|
传播网讯 10月15日,一场模拟在电力、网络、道路“三断”极端条件下展开的应急保障演练,在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紧张上演。本次演练由广元市应急管理局保障中心联合旺苍县应急管理局共同实施,旨在通过实战化背景,全面检验和提升市、县两级在重大灾害事故中的应急联动与综合保障能力。2 s& t2 N- ~) t) F v1 g
演练模拟旺苍县北部山区遭遇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道路大面积坍塌损毁,导致电力中断、网络瘫痪、车辆无法通行,救援人员行进困难的极端险境。面对“三断”困境,核心挑战直指如何为灾害救援现场快速建立基础办公、夜间照明、特别是稳定可靠的融合通信保障。
4 Y$ ?/ o2 T9 O% N/ ^: D 灾情就是命令。县、镇两级应急力量闻令而动,迅速响应,分工协作。先遣人员背负核心装备徒步向灾害现场挺进。下午5时30分,无人机率先升空,对预定区域进行精细化侦察。仅用五分钟,一个地势略高、排水良好且远离危险源的安全点位被精准锁定,并通过卫星电话实时报请指挥组核准。4 c0 U( E$ ]% Y+ d# h
指令一经下达,应急队员们立即挥动兵工铲、十字镐,在警戒哨的守护下,快速清理、平整场地。铺设防雨布隔绝地气后,指挥帐篷与设备专用帐篷迅速拔地而起。会议桌椅、电脑、打印机被快速架设安装,并成功接入广元应急综合信息平台,通讯录、资料箱、预案手册等办公物资整齐码放。在安全距离外启动的应急电源,通过电缆将稳定电力输送至指挥中枢。
9 \3 K$ g& @2 _' W1 x, T 在迅速建成的临时指挥所内,通信保障是关键一环。通信员沉稳操作,“卫星猫”率先开通,互联网信号指示灯稳定闪烁,前方电脑成功与后方指挥系统建立连接。与此同时,卫星电话中传来市局指挥中心清晰的呼叫声:“信号良好!”无线自组网设备同步快速部署,构筑起指挥所周边无形的通信盾牌;对讲机频道内,各小组呼号声此起彼伏,联络顺畅。从启动到全面联通,卫星宽带、卫星语音、无线自组网、超短波四条通信链路在短短二十分钟内实现高效融合,彻底打破了“信息孤岛”。
# | ~! |; c% I' r! v6 @3 {$ a 无人机再次升空,对灾害核心区进行多角度扫描。高清影像与监测数据通过稳定的卫星链路实时回传至指挥所。工作人员熟练操作广元应急综合信息平台的GIS系统,将前方捕捉的滑坡体范围、道路阻断点等关键信息,与激光测距、气象监测等数据深度融合,一张精准、直观的现场态势图在大屏幕上快速生成,为指挥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s, T$ p% t& \; f! b* n/ }6 s
基于实时生成的态势图,前方工作人员迅速将现场情况发往后方指挥部。前后方指挥部实现了面对面的音视频实时通联,指令清晰、准确传达,指挥效率大幅提升。
4 Y- E! q2 @6 T# T% w3 n 夜幕降临后,野外应急照明灯塔在指挥所外围关键点位架设完毕,为持续进行的通信测试与单兵作业提供了坚实的照明保障,确保了夜间应急工作的不间断。% G% E3 a3 I5 n% ]& X% n1 v& R
“现场办公、信息报送、通信保障、综合保障……此次演练进一步检验了装备性能,磨合了市县应急保障工作机制,达到了预期效果。”广元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演练复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联勤保障工作,切实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和水平。”( }6 o5 w2 M% I" N7 }& U8 \
从信息隔绝到八方联通,一个集指挥、办公、通信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临时指挥所在极端条件下快速建成,不仅充分检验了应急队伍在复杂环境下的快速响应与实战能力,更彰显了高效、可靠的应急通信体系在抢险救灾中的“生命线”作用。(刘永生 史玉洁 罗言佳). G% c0 T7 R+ B3 M1 l' y7 O
5 X+ ^, v% F9 T1 _9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