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c8 C8 }0 P+ V
! K; c1 E( S: L- V4 s3 Y1 Q( @2 u小孩的父亲来到派出所将母子两人接回家。
: e2 V: }5 K, t![]()
& m3 |1 u1 I7 X2 X
) @$ W* O0 M; ^6 y民警在和小男孩谈话。
, ^' ?' [! }" q) P8 A* T* q% [6 a 7月2日,记者从宜宾高县公安局获悉,沙河派出所接到村民反映,在凤兴村土地整理项目工程部,有一个中年妇女和一个小孩迷路了,不愿离开项目部,询问她的名字和住址,她说不清楚,东拉西扯,疑似拐卖小孩。3 ~8 X3 m) S6 R9 b" c. Q
值班民警赶到现场后,看见一个穿着脏污、光着脚丫的小男孩站在坝子里,一个满身汗臭,神情漠然的中年妇女坐在凳子上。询问后不能准确说出自己的信息。随后接回派出所,把大人和小孩分开询问,小孩突然说“我不认识她,不晓得她是谁”。
% m1 v7 M6 A( \% j, i0 i 询问辅警称:“当时心里一惊,莫非小孩是被拐卖的?后根据女子提供的模糊的信息,寻找数小时后,发现这名妇女叫杨丽华(化名),是文江镇人,再婚在沙河镇。”
4 P9 d, Y% e# F/ | 目前,在村组干部的协助下,联系上了她的家人。孩子父亲彭贤宇(化名)赶到后,民警驾警车把他们安全地送回了家中,时间已是凌晨。
7 x+ _0 d, ^& w5 F9 n0 T8 J 工地报警4 ]$ @, T& Y1 Y$ O! j
妇女带着小孩赖在项目部不走
# k* N' a! P2 [0 ~. h 中年妇女的年龄和小男孩年龄差一大截,不像是母子。怀疑她是人贩子。7 J# U8 B: A- v4 ]- E
6月25日21时许,凤兴村土地整理项目工程部值班人员,发现有一个中年妇女和一个小孩在项目部场地迷路,就待在项目部不离开,询问她的名字和住址,她说不清楚,东拉西扯的,怀疑是人贩子。" l1 \2 i6 y6 Q
该项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当时已经天黑了,看见一个中年妇女和一个3岁多的小孩赖在项目部不走。询问她情况,她东拉西扯,没有正面回答我们,感觉反应有些迟钝,也不愿意和我们多说话,小孩也没怎么说话。( X( i( p8 H0 Y9 C
该工作人员称:“由于是工地,担心这两人的安全,也不能让他们在项目办公室过夜,最后就只有报警求助。开始以为她是外地人不熟悉环境找不到路,后面就感觉那个妇女反应有些奇怪,她的年龄和小孩的年龄差距太大,就怀疑她是人贩子。”, q/ Y8 j- s+ K% K; X9 Q
值班民警接到警情后,迅速出发赶至项目部。当时看见一个穿着脏污、光着脚丫的小男孩站在坝子里玩耍。附近项目部办公室里一个满身汗臭,神情漠然的中年妇女坐在凳子上。6 v4 g1 C* P& c0 ?! J& X1 y; d; |) |
民警询问
% H% G K- U2 z4 q6 p: ~ 小孩称“我不认识她”. b; Z Q0 B0 ^: F% \
她的举动像人贩子被抓到时的举动。再加上小男孩说不认识她,民警更加认定小孩是被拐卖的,立即对中年妇女进行重点调查。) e N0 f+ c' y$ e+ \
该值班民警回忆,当时询问中年妇女“你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从哪里来的?”,那个中年妇女就回答:“我是石林的、是高县的、福建的”,民警一听就纳闷了。又问她“这个男孩是谁?哪里来的?”妇女回答称“他是我们那里山上的,我们是母子。”/ i9 A3 M9 \, T3 R* v
该民警说:“每次问她都是乱答一气。她的年龄和小男孩年龄差一大截,不像是母子。她的举动像人贩子被抓到时的举动,装聋作哑,装疯卖傻的。当时就决定把她带回派出所,再进一步调查。”
4 q- n6 @% s- U8 ^ 记者获悉,到了沙河镇派出所,此时小孩又脏又饿,民警为两人送上吃的。辅警周兴军立刻叫来妻子带孩子上楼洗澡,并找出家中干净的衣服给他换上。还将小孩换下来的衣服洗干净用吹风吹干装在口袋里。民警迅速分组行动,把大人和小孩分开询问了解。民警给小孩买了许多零食,对他进行引导问话,突然小男孩说“我不认识她,不晓得她是谁。”此时办案民警更加认定小孩是被拐卖的,立即对中年妇女进行重点调查。5 O8 C# i; B" D3 _* F- ]& f
随后民警询问妇女,“你到底是哪里人?想清楚再回答我。”“我叫杨天云、杨仕富、杨世贵……巡场的,腾龙的。”民警把名字录入人口信息系统,将整个宜宾市的户籍信息查找后,找到相关对象逐一查看相片比对,没有符合的信息。
/ p$ N0 f/ H5 c7 G 灵机一动, b" l0 |6 |6 |# R {
民警让她写出了名字
" m# j7 T, r1 a' p) G+ q 查阅数百人的信息后,仍然没有进展。民警拿出纸笔,让她写出名字:杨丽华。民警终于从这个名字找到了她的相关户籍信息。8 |- T6 e- D7 u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查阅数百人的信息后,仍然没有进展。这时民警灵机一动,对那个中年妇女说“你认字吗?会写名字吗?”妇女回答会写名字。民警拿出纸笔给她,她在纸上写出“杨丽华(化名)”三个字后,民警再次在人口信息上寻找,宜宾市竟然有五十人叫杨丽华(化名)。逐一比对,终于在网上找到“杨丽华(化名),女,48岁,户籍地址:四川省高县文江镇人”,但是户籍上没有显示小孩信息。
9 n4 ?: C! ~* V6 A# ^6 O3 u3 J; j 小孩是哪里来的呢?民警赶紧联系郊区派出所,郊区派出所值班人员经过调查,反馈回来的信息是,杨丽华再婚到沙河镇,前夫也再婚后去了外地。户口上的3个成年女儿均无联系方式。民警并不灰心,继续通过电话联系与杨丽华同村组的人,终于从一村民口中得知了杨丽华妹妹杨天连(化名)的联系方式,民警拨打了杨天连的电话,通过体貌特征的比对,确认了该女子就是杨丽华,她改嫁到沙河镇芋荷村后又生育了子女。
3 z* A: W. e- q+ ]6 l+ c( O 芋荷村书记介绍,杨丽华的丈夫彭贤宇(化名)正在沙河镇天桥一带找人。民警忙驾车到天桥,找到正在焦急地四处打听杨丽华母子的彭贤宇,将其接到派出所。
" \, x6 Y% {; j' z8 K) T 揭开谜底0 w8 ?, X* r$ g" z2 U& Y& [
母亲少有照顾孩子对她生疏- T. L/ N. d( u/ d% u. {! v
杨丽华有些智障,平时杨丽华少有照顾儿子,所以儿子对她有些生疏。
# \1 D4 D& c- M 记者看见,彭贤宇刚一下车,小孩立刻扑在他怀里叫道“爸爸,抱我”,民警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4 a& ]/ B9 B& O5 n' b5 K
彭贤宇说:“那天杨丽华带着儿子去姑妈家走亲戚。晚上吃饭后,带着儿子出去散步后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迷路后一直走到凤兴村土地整理项目工程部。杨丽华有些智力障碍,儿子不认杨丽华,是因为杨丽华少有照顾儿子,所以儿子对杨丽华有些生疏。”
& n2 k: `- b. a( p$ {; k8 e 当时已经凌晨,办完手续后,彭贤宇一家三口没有钱回家,民警赶紧从钱包里拿出钱塞到彭贤宇的上衣兜里,让他坐面包车回家,并且嘱咐路上注意安全。随后将彭贤宇一家人送出派出所。
Q7 O4 u. v7 V6 I2 ]* H* X. M) W 彭贤宇是一个老实本份的农民,民警给了钱,他也舍不得坐车。出于安全考虑,派出所民警最后开车将其一家三口送回家。
# u8 @6 b" ?% p, Q3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