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 d, h" l |4 u( A$ r) e
) D$ B# ?; B# r) q
4月份的一天,已怀孕近7个月的张女士一家与朋友一起来到野外烧烤。大家开心的喝茶、烤串,而另一边酒精炉在烧水,不远处放着一桶酒精。 照片中的大家都很开心,谁也没有意识到危险正在靠近。中午12点20左右, 温度正高,离火源较近桶装的酒精瞬间爆炸。 . D4 v$ D/ V) j6 Y9 D' z6 g, T( v
- l8 N1 M9 F; L: B
: @5 l9 ?8 M9 Y' j/ E; O. c
8 R; i- A5 b% ]% b% G2 E 淡蓝色的火苗瞬间点燃了全身,张女士不停地大喊。本可以打滚自救,可由于怀有身孕,张女士为了保护肚子里的宝宝,只能任火苗蔓延。而家人和朋友 也只能选择用水去泼灭火苗,这样的选择,也导致张女士全身烧伤面积高达65%。而在此后的治疗中,更是承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痛苦。 4 _# |9 W+ u6 l
: }1 ^4 Q& g3 \. {" J( W
7 n: |- ~4 A8 X" Q一次又一次的选择,都是为了肚子里的孩子,这也是母爱的伟大。
% x. Q2 F( x/ }+ T% E% n! F* P9 ?+ Z% S6 C) T
* w9 D8 ?4 J1 T* A6 I9 ~
' Z+ ~; y9 q- y9 ]% a( `/ ^
* e! k' C) T6 G+ ~' ?
7 u# j- f1 J) }6 J! ]
9 _! F- U/ {7 V( L# q
1 [6 j: l) \7 v' H" P3 q+ X. q 记者了解到,每年夏天,医院都会来一些因自主烧烤操作不当而被烧伤的病人。 2014年,义乌苏溪镇一女大学生因在烧烤店吃火锅被重度烧伤的事件更是引发全民的关注。 . L/ ~2 x$ t& r' G6 y
# N9 \2 t ^5 ^& o; M+ w
以酒精为助燃原料的烧烤、火锅,主要使用液体酒精。在使用时如果操作不当,极易出现事故。而人们往往在点不着火时着急,而忘了酒精遇明火会爆燃的隐患。 酒精着火该咋办? 1伤者该如何自救? 被烧伤后,第一要紧的事情,当然是灭火。伤者正确的应对措施应当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立即脱去衣物。衣物沾上酒精,已经成为燃烧物,以最快速度去除衣物,脱离热源,可以最大限度的减轻损伤和后果。 第二,避免高声喊叫。在头面部已经被火焰包围的情况下,喊叫会引起严重呼吸道烧伤。而呼吸道烧伤,是烧伤患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 第三,设法灭火。如果周围有水桶等可用于灭火的东西最好。如果没有,应当就地打滚压灭火焰或至少压制火势,减轻损伤。 2现场人员应该如何施救? 出现突发事件,保证自己安全当然是优先考虑的。但在保证自己安全前提下,努力救助伤者是义不容辞的事情。作为同伴和当事人,更应该积极救助伤者而不是一跑了之。 救助伤员,第一要务同样是灭火。应当立即寻求一切可行手段尽快扑灭火挽救伤者。 灭火措施可以因地制宜。如果附近有水桶,哪怕是一桶脏水,也会起到挽救生命的作用。其他的,灭火器,拖地的拖把,厚的布垫,等等,都可以用来扑 灭火焰。甚至,哪怕你拿桌上的饮料或者找个大桶冰红茶之类浇一下,都能很大程度上减轻损伤,增加患者存活机会。在灭火之后或同时,尽快拨打120求救。 网友热评: @姑凉不要笑:女本柔弱,为母则刚 @MorningSun-猫咪:妈妈好伟大。怎能用言语表达出? @55uu悠女子:看了最后一张图片的字,真的快流出泪了,唉,希望以后孩子一定要懂事,孝敬自己的妈妈 @曾家二妹Zz: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 准妈妈好样的!! @小吉米的夏天:但愿母子平平安安的 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所以严谨野外烧烤,不但污染环境还会带来安全隐患。 @灵卡:为啥要去烧烤?这对孕妇来说,本来就是不适合参加的。希望宝宝平安健康出生! @缘起的风:真的,女人一旦有了宝宝真的就你都不知道自己哪儿来的能量和勇气 @快懒死的兔兔:三大老爷们坐那抽烟喝酒,一个孕妇穿串干活烤肉伺候着,再说正常人家看到孕妇坐下风口了怎么会在上风口抽烟啊?女的挺可怜,为母则强,可惜背后大概是嫁了活死人吧 @筱燕-baby:宝宝怎么样了?作为孕妇,我能体会准妈妈的心情。不过我觉得孕妇还是少参与这些户外活动,夏天天气炎热,外出活动容易中暑,准妈妈还是多为自己和宝宝的健康多多考虑吧。另外怀孕之后我就几乎没吃烧烤,因为肠胃不好怕拉肚子。 @GY_EveZ:我害怕的是等宝宝出生了,她的家里人会开始嫌弃她,可能是我思想太阴暗了吧。愿世界温柔待你 @我的psp大概是炸了:所以说是三个男的看着让一个大肚子孕妇去伺候他们仨?还有安全常识真的有待普及 母爱真的很伟大,希望她早日康复,孩子健康成长。另外小编也提醒大家酒精是危险品,千万要远离啊。 : F5 @ ?$ t2 j" i+ e, J- {/ f%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