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K6 E4 n F7 V) h2 h+ w! P- W舒圣祥. N' ^$ Q6 A' c9 V6 Z/ s
14年前,河南姑娘王娜娜被人冒名顶替上大学,冒名者把她的命运推向了另一条轨道。14年后,已是两个孩子妈妈的王娜娜,接到了来自洛阳理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她即将成为该校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
/ G; L5 j+ Q* }, g! f" @4 C" r时隔14年,34岁的王娜娜再次参加高考,并且终于圆了大学梦。王娜娜的故事,去年还是一个不幸的悲剧,今年则多少带了点励志的色彩。想想看,真不容易啊,离开学校那么多年,还能再次参加高考,并且再次考上大学。: d2 R" G5 J2 d* A. f5 h2 p9 s7 G
王娜娜事件引发舆论关注之后,假的“王娜娜”学籍被注销,同时被商水县教育体育局解聘,9名责任人受到处分,这是相关部门给王娜娜的一个交代。而选择再次参加高考,并且被大学录取,大概是王娜娜自己要给自己的一个交代吧。! ^2 Q! C. N( }; w/ {1 ~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弗罗斯特的这首《林中路》,道出了人生的偶然和未知。无论如何,只要做出选择的是自己,就应该勇于承担后果;可问题是,王娜娜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别人的冒名顶替,改变了她的人生。6 U7 v* o) m/ ^! |8 T) B
高考对于国人的意义不言而喻。如果说世界本来就不公平,高考应该算是其中最公平的。农村学生想要走出去,这是看上去还算宽阔的唯一道路。不光是王娜娜,我们所有人,如果遭遇冒名顶替,失去上大学的机会,事后也都忍不住要想:假如当初我顺利上了大学,现在该是什么样子?是不是过着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 ?$ P+ a/ j+ y- @; k拿着别人的录取通知书,居然能通过入学审核、学籍登记乃至顺利毕业,这样的荒唐事背后是一系列的漏洞,以及一系列被改写的人生。从罗彩霞到王娜娜,谁也不知道还有多少被冒名顶替的无辜考生。济南大学当年在2007级新生中,一次性就发现了21名涉嫌冒名顶替者,由此不难想像,这个数据在全国可能会有多大。
0 A o7 E9 [ v% N5 {5 X0 ?5 y0 U. B( l+ v相比于高考移民与高考舞弊,冒名顶替上大学,简直堪称终南捷径。它让我们看到,只要拥有足够能量的权力,一切设计严密的制度堡垒,都像是纸糊的玩意儿。同样荒谬的是,高考成绩再差的学生,只要骗到录取通知书,就一定能够顺利毕业,冒名顶替者只要进得去,就不用怕出不来。搞不清楚,某些高校的毕业证,到底分量几何。
, f: m" k$ x w3 O% C* ?+ C) g" ?6 Q谁都知道,人生是没有假设的,错过了也就错过了,失去了也就失去了。哪怕王娜娜凭借自己的努力终于再次考上大学,上大学的意义对她来说,也跟当初完全不一样了。王娜娜终于上了大学,所有人都替她高兴,但是追问一点都没少,因为这不是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制度设计的事。千万不要再让更多人,继续承受王娜娜的不幸命运了。" v/ B r. U8 h9 O5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