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 X n% @6 i7 h! N$ _制造舆论0 b2 S# |9 G4 X: m- ?1 a
- p4 v, d. s8 a" y2 E' i5 H# s Q: ^; l* e! Z 8月6日早晨,就在迦南酒吧出事的第二天,人们一上班就看到了关于那几名公职人员和记者、画家在该酒吧“闹事”的一段600字左右“控诉文字”的朋友圈、微信群疯转。文字里除了详细介绍了其中三名公职人员的姓名、单位、职务,写得一字不差,还用了“特别嚣张”、“特别恶劣”、“威胁警察”、“目空一切”等10多个有损他人形象的成语,将几个栩栩如生的“官场恶棍”呈现在网友面前。这段文字还把几名公职人员的行为上升到了宜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高度,甚至谈到了依法治市、民营经济发展等问题,要求公安重处。奇怪的是,这段文字却没有介绍另两位——电视台记者和画家的名字和身份。“单从这一点看,这段控诉文字是经过精心策划和打磨的,目的就是要迅速制造声势,通过舆论压力逼迫警方对五人作出严肃处理。因为记者和画家都是职业人,平日受人尊敬,他们不敢公布,否则引发不了舆情。”有网友分析。与此同时,刘大桥和画家张某在迦南酒吧对着酒店年轻老板泼水、肢体接触的几秒钟短视频开始在宜宾泡菜坛网络、朋友圈、微信群等出现。有细心的网友发现,这些视频全部经过了精心剪辑和特效制作,看起来很暴力,而且省略了“事发原因”部分,只保留了刘大桥泼水、张画家肢体接触部分。但是,更多的网友来不及细看和分析,就义愤填膺地争相转发,很快家喻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