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17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大保安高考第一人”张俊成,如今在干什么?

[复制链接]

7万

主题

7万

稿子

2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65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6-14 11:52:5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高考落下帷幕,6月11日,张俊成匆匆从山西长治赶往了厦门,洽谈一个校企合作的项目。张俊成是长治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的校长,他还有另一个更为知名的身份“北大保安高考第一人”。
+ j; |  f1 W. I
9 D9 R  v9 Z8 m, N张俊成出生于1976年,山西长治人,1995年,身为北京大学保安的他参加了成人高考,并被北京大学法律系(专科)录取,自此他从一名普通保安化身草根励志的模范。随后的这些年里,又有多名北大保安参加高考。 在北大做保安时的张俊成。受访者供图6 Z' K" n* F# F5 M8 V& C

; T/ I. Z' K5 r. L1 \大学毕业后,张俊成回到家乡当起了老师,直到2015年,张俊成与他人一起创办了长治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并担任校长。虽然是职业学校,但张俊成一直鼓励学生们积极参加高考,他保持了多年的送考习惯,“放下思想包袱,充满高考自信,以平常的心态去面对高考,这是我最重要的嘱咐。”今年,张俊成又把100余名学生送入了高考考场。
' c, |8 l' F6 D, E) s
* Y( v8 T3 I& D- `0 _) ~对于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张俊成来说,高考对他的意义似乎被放大了,如今他依然坚信知识改变命运,他告诉自己的学生,走进高考的考场就是一种胜利。11日晚,新黄河记者专访了张俊成。, x, o5 v$ E! l3 A

  \2 K1 s+ V1 ]7 K  z& c$ I" G两场毕业典礼1 v  C! c. a7 }; e5 ?5 t

8 b6 x, v% O) @5 I1 R送考是学校的传统,作为校长,张俊成送考时的嘱托几乎每年都差不多,“放下包袱,充满自信”是他最常用的词。2 [& ~+ k5 X& Z1 l+ X# V9 E3 J% u
  v" B( ~5 x$ K
因为张俊成知道自己学校的学生跟其他学校的高考生不一样,职业学校学生们的成绩往往被贴上“差生”的标签。但张俊成不希望孩子们背负这种标签,“孩子们的成绩和基础确实差些,但在我心中他们都是宝贝。”他说,考300分和考700分的都是好孩子,把学生们送进高考考场,高考后还能有一定的结果,“升专也好,升本也好,我觉得我挺开心的,挺欣慰的。” 张俊成。受访者供图- O: X& ^/ Z5 V/ ?7 C
% h" F" }3 {3 y+ T
在张俊成的理解中,高考不是多了一条路,而是不经历高考或者不接受大学教育,对未来发展会增加不确定。“尽管上了大学以后也可能会与预期的想法有偏差、有距离,但考上大学经历了大学教育和不经历大学教育完全不一样。”在他的观念中,不要觉得考不上,要通过这个平台往上晋升自己。
# P- y5 U; t$ m; Q# u0 }/ D
2 M7 {/ F: K3 I+ w  C. k4 J" ?4 ~* ^3 q距离张俊成办学校,已经过去9年时间,有不少学生考上了大学并顺利毕业。张俊成向新黄河记者分享了多年前一个女孩的故事,“上高一的时候她上了半学期就要出去打工,她说‘老班’你给我个机会,我去闯一闯、试一试,像你一样,我说行,去吧。结果没有半年,到高二的时候她就回来了,但高二后半学期她又要出去,我说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三个月后她又回来了,她说‘老班’我发誓再也不出去了,一定要好好把书读完,考个大学。”) q4 ]/ t* u7 s9 {& m: I0 `6 A$ f1 Y

( O' N8 N% m/ _. x, y, Y/ ^3 R; y后来,女孩考上了专科,然后专升本、本升研,还在北京工作安了家。在张俊成看来,这样的成功是通过高考换来的。他说自己一直极力鼓励孩子们要去读书,“先读完书再说,哪怕是个大专,也要鼓励他们去上”。
9 s( ?( m- S* p# M1 e2 K9 d  l. Q
0 B* D& X' ~- }8 ?# O$ c一直以来,张俊成坚持亲自送考、陪考,他认为这是特别有意义的事,而且能得到学生们的认可也让他很感动。“进入了高考考场,他们就很厉害,不管考上还是考不上,不管未来的路有多远多久,至少他们现在是成功了。”1 Q% q& |3 }9 X$ M- J

7 _# L0 c  j, v+ _. B5 i# t目前,长治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有1500余名在校生,今年的毕业生近600人,近几日张俊成已经在着手安排全体毕业生们的毕业典礼。但其实,张俊成在高考之前已经为对口高考的学生们单独组织了一个毕业典礼,“为什么要单搞这个毕业典礼?因为我们感谢这些孩子们坚持下来。”张俊成说,奋斗的青春总会有机会。: o* B. `- ^: @6 ^, m5 a

9 m6 h2 m4 i" z; @未名湖畔的“一对一教育”
5 D( ?3 U$ y# a! v; B# }, F) X8 M3 C5 r4 t% K5 n2 ]+ M
“努力和奋斗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吗?不是的,但只要奋斗了,就能给自己一个交代。”这些年,张俊成经常被全国多个地方的学校和单位邀请去演讲,特别是在高考前夕,他会讲自己对教育的感悟和理念,以及北京大学对他一生的影响。
0 c$ l- c! d5 k0 L6 x
( o5 n4 V, d4 _6 Q几位北大教授对张俊成的影响深远,被他认为是自己人生的恩师。时间回到1994年,北京大学德语系教授、翻译家张玉书多次让张俊成陪着去未名湖遛弯,张俊成事后才知道张玉书教授是利用自己下班时间看到他在学习,想帮他一对一辅导。彼时的张俊成还有些蒙,“一个教授让我去陪他遛弯,估计是要保护他安全,那是当时我的认知。”张俊成告诉新黄河记者,遛弯的时候,张玉书教授天天给他讲黑格尔、叔本华、尼采,“我在心里没敢问,自己在纳闷,给我讲这干吗,我听不懂,我也不知道他们是谁。”0 {( i! P( R' e0 @
* M& z$ V* H4 C8 n- G$ f
但这位教授并没有在意张俊成听没听懂,依然持续不断跟他讲哲学,直到张玉书的太太向张俊成点破,他才恍然大悟,“北大教授的安全还用我来保护吗?是张教授每天看到我在学校西门学习记笔记,觉得挺上进的,所以利用遛弯的时间给我上了他的哲学课。”也是后来,张俊成才知道,张玉书作为博士生导师,带博士生时最少也是带两个人,而只有张俊成是一对一教学。就这样,未名湖畔一场特殊的哲学课一上就是一年,“我明白以后更下功夫了,就认真听了。” 在北大时的张俊成。受访者供图
& [0 ]4 L( C; C0 Q3 f1 Z3 z. F. e* a  W
张俊成在北京大学的贵人不止于此,英语系的教授曹燕知道他在学英语后,为他办了两张免费的英语听课证;教授章学诚得知张俊成要上法律专业,帮他联系了法律系旁听。这些帮助,为张俊成顺利参加成人高考,并考上北京大学法律系(专科)多了一份筹码,同时也多了一份对教育的理解。* p# {* Z- _1 r. Q0 n6 l* X7 J( ^

0 D0 f  x5 P- `0 Z$ q6 L4 `后来的故事脉络是张俊成被各大媒体关注并报道,他的标签成为了“北大保安高考第一人”。谈起这些年的关注,张俊成坦言,在之前某个阶段心里拥有一种澎湃的情绪,比如比别人强,成了新闻公众人物。不过他后来也意识到他被选中也是偶然,“这并不是我给我自己的标签,只是我的努力被公开罢了,别人的努力可能没有去公开、去报道,没有被大家认识和知道,其实大家都是英雄,一直在成功的路上迈进,只不过我作为一个草根可能引起了一些关注。”
! W0 ^8 u( t% @! ]9 _, i2 ]7 Z# ~1 E6 {, {& d
依然信奉:知识改变命运( n; f; S! [$ ^- ^0 g- B6 Z
4 T. P- U( H$ w& ?% S
“知识改变命运”成了张俊成人生的真实写照。“我总觉得知识改变命运这是硬道理。再奋斗再努力,没有学历支撑,没有文化底蕴作支撑,没有社会阅历和见识作支撑是不行的。”
3 ~  N1 Q3 c& M  Y( w; O( l
& e" s5 f8 Z- v0 b0 N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张俊成回到山西长治当了老师,但媒体的关注并不少,他还一度拒绝了很多采访。“因为当时我觉得,作为一个普通老师一直弄这个没有意义,干点实事比较好,然后就拒绝了很多采访。”直到后来,有一位朋友说自己拒绝采访是错误行为,对方告诉他,学校办得好,只能影响学校的一千多人,但借助自己的经历和故事能影响和鼓舞很多人,甚至对方说他这是对社会不负责任。张俊成听进去了这些劝导,觉得是有道理的。4 [* O* i; l0 \6 I

/ R" o5 d& }4 C. V张俊成的微信头像是书法体的“天道酬勤”,他相信教育的力量。接受采访、免费演讲,包括自己办学校、做教育,张俊成认为这也是在践行社会责任,“也源于我的北大恩师们,带给我的所谓的北大精神,用爱和责任去托起孩子的明天。”他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需要有情怀的。”
- f/ K+ _- B( B5 m) Q) i& \, s- R8 D5 x# ^+ O7 ~* ~) q
张俊成说,在他做教育过程中认识到,作为老师应该有三种身份,首先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其次是父亲,从情感上来讲,要把每一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来带,课堂要严格,生活要关心,解决他们实际的困难,心理上要给他们解码;第三个是要和他们交朋友,平常在课堂上有威严,学生都听老师的。下课了,打乒乓球、打羽毛球、下象棋,学生们可以赢老师,这是一种平等感。0 {) L. `/ k2 s  r2 m
5 s. a) [$ H. g# L- G
“做人、做事、做学问,这是有先后顺序的,每个孩子的某个方面都可能有闪光点,那么都可以挖掘。”在学校里,张俊成还概括了教育三部曲,作为校长,“教育的根本在于树人”。另一个层面,他认为自己所担负的是责任和使命,“包括外出讲课作报告我也是免费的,我觉得要去做些事,通过我个人成长经历能够哪怕影响一个人或两个人,也算对社会的一种贡献,或者是完成我的一种使命。” 张俊成外出演讲。受访者供图
3 i( K  ]9 w( u- Q) l2 [  k, B- h
不过,张俊成在对自己的评判上,他觉得这不算什么成功。“因为比起我的恩师们,以及为国家作出贡献的、获得科学技术奖的那些人,我做的和人家比就是九牛一毛,但是不管是怎么样,总还是作了一点小贡献,所以说这不叫成功,只能说我一直在向成功迈进,我是这样理解。”
9 {  J* h3 q' E5 n9 l# w% M+ w  p, m; h1 Y/ M3 l
在过往的采访中,张俊成也提到希望能建立一所民办大学,当新黄河记者问起此事时,他说:“我们也在努力,需要稳步求进,这个梦想一直在。”
( J& z6 p5 U1 q2 Z9 @* o8 g& ~3 A: E; R, q0 V; |3 ~: Q1 X4 Y
如今,作为一校之长,他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也伴随着巨大的压力,必须确保孩子们安全健康快乐。因为是寄宿制学校,张俊成平时都住在学校,工作之余,他还是喜欢通过各个平台去听课,他说:继续做一个学生,挺好。
' A& C5 H$ m# Y9 z8 L# e5 ~; G  N7 t4 b% v& M) h! d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7-22 15:22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