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18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川攀枝花一家4口疑误食“鹅膏菌”中毒 一人已不幸身亡

[复制链接]

7万

主题

7万

稿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489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6-27 11:24:0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6月19日,家住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草场镇的一户村民,疑因误食了有毒的“鹅膏菌”,一家4口人均出现中毒症状,病情加重后,相继转入重症监护室抢救。几天时间,医院连下多张病重(危)通知书。* M) f% O3 U( }; g% t. ?
7 F8 U$ F; ~& W6 h
  事发后,患者家人小彭通过网络筹款平台求助,希望筹集善款用于救治家人。
, J. W4 k" m% {" l5 a8 i3 Z/ R! F+ f
" ]3 W# f5 c9 k9 G  6月26日下午,小彭在平台更新家人动态,他的外公已于6月25日晚不幸离世,弟弟已转院至四川省人民医院救治,父母亲仍昏迷,未脱离生命危险。截至当天下午18时许,已经有超2万人次进行了爱心捐款,筹集金额超40万元。
: y3 \3 S# O+ H$ U' {/ O. A4 Q' p7 M8 e- G
  误食有毒野生菌
% r: O: C" E4 R6 m# v8 P
  G! Q# t/ Q# ^/ H+ \. z% N; o  一家4口全部进了ICU
8 ?( k2 r3 {% ~0 B; E+ p% f: Z$ J: `- S: M5 X5 Q1 j: k
  在网络筹款平台上,一则《米易草场一家4口病危,大二学子ICU外求救命》的求助,牵动着众多网友的心。求助发起者小彭是一名大二学生,家住攀枝花市米易县草场镇克朗村。
9 e$ _5 w& r" d, Y# ^( K
6 L/ w, o& @- Z4 u  据小彭介绍,6月19日,小彭的母亲与弟弟前往离家不远的山上采蘑菇,“误将有毒的鹅膏菌当成白罗伞带回家中”。当天中午,其父亲、母亲、弟弟与前来走亲戚的外公,4人均食用了捡回的菌子。) j1 ^* Y5 i( H
9 @; k& W& J  @% a% B) c
  6月20日凌晨,4人出现中毒迹象,立马前往米易县人民医院进行了洗胃等治疗,并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血液透析。因病情加重,4人于6月21日、22日,陆续转入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抢救。( j* |( C& T9 W1 g7 q
7 I5 \7 P! b6 D8 ?- h1 y
  据小彭提供的资料,截至6月23日,其家人已被下发多份病危(重)通知书。4人的病情诊断均显示,为蕈类中毒(白罗伞及杂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与急性肝功能衰竭等症状。 其余3人未脱离生命危险
4 h; R1 K8 `! r6 N0 z/ l7 r! m* Q) W, A& W; g
  6月26日,小彭在网上更新了家人的最新动态:外公已于6月25日不幸离世,父母亲和弟弟仍未脱离生命危险,“目前仍神志昏迷”,治疗费用已花费30余万元。- d# {% @: |2 u

- {- ~, i, R! d* N& ^6 ]  “弟弟肝脏损害严重,现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做人工肝治疗,后续等待进行肝移植,整体花费至少100万,现申请提额至100万。”目前,小彭已募集超过40万元善款,爱心捐赠还在继续。' i# Q8 [2 _+ _5 w* v: G1 |
+ v2 d0 O' _2 \( o5 G& [  D* q: K
  家人生命垂危,高昂的治疗费用让还是学生的小彭难以应对,“家中面对这样的情况,希望大家能帮帮我,救救我的家人!”
& o: s, J9 l8 ^- v/ `! }! C& u3 ^# s% A, g7 v% G, J" }3 {
  多种野生菌含有剧毒
/ N& D) l' W, g1 @! W/ ]+ E. E# A) A. w: v' `* M3 {% R
  当地提醒切勿随意食用
# x7 e8 M* F0 |4 J7 E; D# l- n) o, V* }& d- o
  6月以来,四川攀西地区和云南多地迎来雨季,又到了一年一度吃野生菌的季节。吃菌子是当地的传统,不少市民喜欢到山间采摘野生菌,市场上也有品种繁多的野生菌在售卖。
' u2 `6 S2 ^! y/ s0 P( f! ~$ y$ i8 G7 Z$ o6 w! {1 G4 D
  野生菌虽然美味,但其中有毒的种类也很多,每年都有不少误食后中毒的事例,严重的可致命。5 v7 N/ _: }, `/ }, k5 Y% ~

0 B# H$ F+ ^& v* r  例如,此次疑似导致4人中毒的鹅膏菌,是常见的毒蘑菇类型之一,其形态特点可以总结为“穿靴戴帽”,即头上戴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脚上穿靴(菌拖),这类蘑菇大多有毒甚至有剧毒。
8 Z5 V" n: E; s# V# ?% ]
. ~7 g+ y" j+ K7 O  据专家介绍,高温加热、彻底煮熟可以预防绝大多数由细菌、寄生虫等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但是,毒蘑菇中毒几乎是因化学毒素引起的,而许多毒素的化学结构,比如鹅膏毒素都相当稳定,高温或油炸都不能将其破坏,如果野生蘑菇中混有毒蘑菇,这种办法是不能避免中毒的。5 C/ e" h2 S) }0 U1 |: d
. R7 Z" F& H' U3 ^" A5 k
  急性肝损伤型的毒蘑菇中毒,在经历2至3天的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后,症状会开始缓解或消失(假愈期),病人会感觉自己已经痊愈,因此放松警惕。但此时,肝脏损伤已经开始,并进入迅速发展(进入脏器损害期),出现肝功能不全、肝衰竭,继而全身多器官衰竭,严重情况会导致死亡。
# ]6 K4 K# z' F& f+ P- H( H1 D" _
+ N! A3 V# @  \1 `& _8 g- p# l  目前,攀枝花市卫健委、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各区县相关部门以及各乡镇、村组,已经展开密集宣传,告知采食野生菌的风险,提醒市民切勿随意食用不认识的野生菌。若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医。6 s1 T! \8 M  N6 `3 q/ G
' X) W' }# a, Y+ q  ~- j) H& w
新浪微博 QQ空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11-22 10:53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