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学者曾把南海比喻成“亚洲的地中海”,以此来强调南海对亚洲乃至世界的重要性。位于南海中沙群岛的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至少在元朝就已发现黄岩岛,并最早将其列入中国版图,实施主权管辖。一段时间以来,域外势力的介入导致南海局势复杂化。在此背景下,中国海警在该海域开展常态化巡航值守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肩负的责任也愈加重大。) G8 j$ [+ M& j; I) F* b
8 q, ^% f- c3 H) L* [( u
中国海警局直属第三局海陵舰8月底刚刚结束本轮在黄岩岛的巡航值守任务,多位守岛卫士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享了在南海的生动故事,这些鲜活的个体共同凝聚成了海陵舰的魂魄。他们纷纷表示:“当舰船驶入浩瀚的南海,站上甲板,碧海晴天下,犹如蓝海宝石般的黄岩岛浮现在眼前,那种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每一天、每一次看到这样的场景,心中总会翻滚着一个念头:这片属于我们的蓝色疆土,必须守护、守住!”# {9 C/ n, t9 o5 I x
! ^( j$ L/ T% F& i常年出海的海警,也要和晕船作斗争: h6 w8 s; O" d4 y ~ y
: T# B8 I8 j. ?
海警舰艇多以岛礁命名,海陵舰则因南海岛礁海陵岛而得名。海陵舰舰长陆猛团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该舰的主要职责包括开展海上维权执法行动,应对外国船只的侵权骚扰,宣示主权。除此之外,打击海上走私贩毒等违法犯罪行为、保护海上石油平台、海底光缆安全、处置海洋污染物也属于海警的职责范畴。
" a, R8 H0 Y+ F3 l; V* `) y( C* _6 B* \1 u! v8 f, i) G( ^* d; _
陆猛团表示,海警在戍卫海疆的同时,还要规范现场渔船作业秩序,为出海的中国渔船和渔民保驾护航,维护海上渔业生产安全与稳定。中国渔船遇到紧急事件或需要救助时,可拨打海上报警电话95110。大到船只不慎漏水、起火,小到渔民头疼脑热需要送药送医,中国海警总能第一时间提供帮助。
图为海陵舰在黄岩岛及其附近海域巡航值守。(中国海警局供图)1 \- w6 T4 h& q) M
" T) _3 X# E8 t在发现并驱离侵权船只的过程中,保持专业、克制、规范,依法依规处理问题是所有海警执法员秉持的原则,但真正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海陵舰执法员吴家旭对记者说:“有时外籍侵权船只故意寻衅滋事,甚至采取横插船头、恶意顶撞等危险动作。就好比有坏人在自家门前‘搞事情’,心里特窝火。舰上很多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年轻气盛,很想上去‘硬刚’,但我们不会那样做。”
: u8 K" b2 x2 D5 g- B m/ S9 N' t
v6 n; Z+ P' B/ e; x“身着执法服,我们代表的是中国海警。每个人都有情绪,可绝不能被情绪冲昏头脑。”吴家旭说,“我们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冷静,遇到外籍侵权船只,严格按照相关规定,通过无线电喊话向对方发出警告等方式驱离。”不过,海陵舰上有一个拳击沙包,执法员有时会把沙包当作侵权的外国船只,上去狠揍几拳。
; y% f) A, _4 a# B, P# g' E. L) i3 ?. L
在紧张的工作中,海警们还需要和晕船作斗争。外界或许不解,常年出海的海警,怎么可能晕船?陆猛团表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海警也是“肉身”,多数人的身体已经较为适应海上生活,但遇到台风、潮涌等恶劣天气时,晕船也在所难免。高达数米的巨浪不断拍打驾驶舱的玻璃,舰船横摇度数甚至超过30度,桌上的物品噼里啪啦地摔在地上,走起路来像是“太空漫步”,即便是躺在床上不动,也得不时起身呕吐。
q. o& j5 z4 S
$ M+ S6 M+ e3 \# j“让人感动的是,舰上的执法员从未因晕船而耽误工作。”陆猛团说,“有人含着酸梅、陈皮缓解症状,有人口袋里揣着塑料袋,忍不住的时候吐一下……无论多苦多难,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也是我们海警的一种精神。”; r5 p2 h( N A; j) `1 N- z/ D
( m5 R5 |& b# L. q7 _8 B. O
“养警千日,用警千日”, A1 z; |) m5 ]5 l- [8 k
1 }1 U" U2 s: w" ?6 [& w$ }, S
“老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对于中国海警而言,却是‘养警千日,用警千日’。”陆猛团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事实上,没有一本教科书可以预测海上可能遇见的所有情况,更不可能提供完全适用的解决方案。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锤炼执法技能,提高业务水平,做好万全准备。”
图为执法中的中国海警。(中国海警局供图)
, W! ]2 f, P4 G% f
* a0 s/ e/ D1 @% P, Z在海上执法,无论是登临检查、调查取证,还是人员换乘、物资过驳,小巧灵活的执法小艇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小艇驾驶员李发文平时不善言辞,可当他驾驶小艇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任务时,展现出的飒爽英姿为他赢得“海上刘翔”的绰号。6 c: K% |4 L L6 Q: g- G; ^
* D: M9 `6 }- [) j. R) h/ ^“仪表盘、方向盘、操纵杆,就是我的‘武器’,狭小的驾驶位可以激发出巨大的能量。”李发文对《环球时报》记者说,“风平浪静时驾驶小艇看似轻松,但我丝毫不敢懈怠。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我也无心欣赏美景,必须时刻集中注意力精准控制速度和方向。暴风雨来袭时才是真正的考验。我要不断调整方向,凭借熟练的技巧和顽强的意志与狂风巨浪搏斗,让小艇在惊涛骇浪中像跨栏般奋勇前行。”
) a. Y3 u! M: w; V6 U1 U& i$ R2 P+ Y2 m5 i$ ^
“看罗盘、望星象、辨海流、斗风暴”是古代渔民出海的必备技能。保障舰艇航行安全的纪家俊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虽然电罗经、磁罗经、六分仪等航海仪器已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应用,但一名合格的海警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纪家俊向记者介绍了一些基本气象规律,以南海为例,一般每年5月至8月刮西南风,浪涌通常为东北流;10月至次年4月刮东北风,浪涌也随之转变为西南流。海面泛起“白头浪”,则是海况不好的征兆。: J* [3 K+ b( H$ m9 }# E5 e
" x: d6 r$ V) Y
纪家俊补充称,巡航值守期间,舰艇上也会组织执法员集体学习,讨论研究相关案例,模拟演练现场登临执法流程,还组织了《海警法》暨《海警机构行政执法程序规定》知识竞赛,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执法员的业务能力。" w9 k( i+ G+ m U2 X5 U$ p# a
( @4 ]5 C( F* D6 J“00后”执法员:海警工作和警匪片里不一样& J. O* t) y/ }# j7 M& @
1 U6 P; ?% g! V# n( i2 k
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00后”的加入为海警队伍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今年24岁的大连小伙韩德华从小在海边长大,对大海有着深厚的感情。大学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海警执法员,现在负责海陵舰上的雷达操作。韩德华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雷达就好比舰艇的“眼睛”,可以实时监测舰船的运动轨迹,保证航行安全,发挥海上导航的作用。
E5 e- y9 H2 {" Z5 S( G
) p- E) Y- V, l“刚开始对海警工作不大适应,主要是跟想象的不一样。”韩德华坦言,“小时候在警匪片里看到警察在枪林弹雨中抓坏人,心想海警作为海上警察,执行任务肯定也特别帅气。虽然在海上缉私案件中也可能遇到类似电影里的场景,但岗位不同,职责也不同,我的工作里没有那么多的‘打打杀杀’。”
* o$ A1 C/ N. @" r. w/ E9 o9 q2 k6 [6 e$ A) V
“后来我想明白了,和平年代,做好本职工作,一次次平凡的坚守就能串联出一种不平凡。”韩德华说,“现在除了日常的雷达操作,我还和同事一起积极维修舰船,不让一颗螺丝钉松动,时刻让装备保持最佳性能,让自己保持最佳状态。这就是我们‘00后’保家卫国的方式,也是我们对祖国的深情告白。”
图为执法员进行实操练习。(中国海警局供图)3 z1 w) M# J5 U" l- r3 p
" a6 S( `2 V$ M
同样24岁的陈仕瀚小名“阿蛮”,来自海南一个小渔村。阿蛮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村里世世代代以捕鱼为生,过去有不少人葬身大海,亲人们就扎一个草人,沾上海水的味道,再把草人当作活人的尸身一样下葬,那种生离死别的场景令人心酸。也正因如此,守护渔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海警,是最受当地人尊敬的职业之一。大学毕业后,阿蛮终于圆了“海警梦”。
' G5 t( X, N# Q: ?0 N9 t5 V" I- C2 Y( h. J9 d4 G7 O2 G. S9 g
经过培训,阿蛮现在是海陵舰炊事班的一员,负责全舰人从早上到夜间的一日四餐。“其实一开始我是有点自卑的。”阿蛮不好意思地对记者说,“虽说都是海警,但起初我总感觉自己就是厨子,没有执法员威风。”
6 j/ t+ _4 E! m. T7 q$ E0 y( S
% Z9 Z( e( [) e- {; o陆猛团察觉后,主动找到阿蛮谈心,告诉他全舰是一个整体,每个人各有分工,每个岗位都不可或缺,没有什么所谓的高低贵贱、威不威风。阿蛮的厨艺没得说,肠粉、烧鹅、担担面……只要想吃,就没有他搞不定的,获得大家一致好评。舰长的鼓励和同事的认可化解了阿蛮当初的“小纠结”,“听说我是值守黄岩岛的海警,村里人都为我自豪,我现在是‘全村的骄傲!’”阿蛮笑呵呵地说。: K& x% B$ Z5 r
& A4 `9 n; c+ o' S( U
带着全家福从各个角度跟南海“合影”
% [. }/ f6 p$ w
: W! `, |6 y; H% E, g% M一年365天,最多的时候,海陵舰有超过200天航行在南海的角角落落执行任务。每当夜幕降临,远方的家人永远是海警心中最深的牵挂。在本轮黄岩岛的巡航值守中,好几位执法员的妻子都怀有身孕,挺着孕肚独自待产,还反过来安慰心生愧疚的他们:“集中精力做好工作,家里的事不用操心。”
& U3 C/ P6 P8 A( i- J3 v* f# r* C" N: Q' G/ ^. `
韩德华对记者说,父母为了不让他担心,每次打电话都是“报喜不报忧”。直到有一次,妈妈无意中说起,每当在网上看到出海船只遇到大风大浪,她的心都揪着,整夜睡不着觉,担心他的安危又不敢跟他说。韩德华告诉妈妈,舰船有科学的方法避台风、躲海浪,不会和大自然“硬刚”,让妈妈放心。
; O$ G( k2 j. x5 v+ l5 j* I% ]% @
! F5 m" T5 V) o9 m在动力保障系统执法员郑景夫的手机里,存有很多这样的照片:他随身带着一张全家福从各个角度跟南海“合影”。有的是在甲板上,有的是透过舷窗,有时在日出,有时在日落,有时在雨中,有时在晴空下……“这样我能感觉到,家人就在我身边。”郑景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守护好祖国疆土,才能守护好家人。当身处这片蓝色大海,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守护!守住!”
图为执法员进行集体学习。(中国海警局供图)0 c; ?) A+ u% K( i0 t
! y% j @3 s' R! M
为缓解执法员的思乡之情,海陵舰上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甲板是一座“天然广场”,一到晚上热闹非凡。八块腹肌的韩德华是舰上的“健身教练”,自己练也带着别人练,哑铃、杠铃轮番上阵,全舰成员一起“雕刻肌肉”。平时不苟言笑的吴家旭是舰上的“领操员”,音乐声一响,健身操跳起,旺盛的生命力便扑面而来。阿蛮则喜欢“挑战跑步机”,据说他能用跑步机最高限速连跑数小时不停歇,为了不让跑步机“折寿”,不得不每跑一小时就让跑步机休息10分钟。5 y- `2 H% B1 E. ^
- i* u) r9 Z, L5 ]“海陵之声”也在本轮航次中正式开播,这是一档晚餐前播放的广播节目,大家可以自由投稿,写诗、写散文、分享暖心故事、交流心得体会、介绍家乡美食美景……& n5 ^; l& h0 ]0 M
* c) `5 d& g+ h6 ^
纪家俊最近在读一本关于西藏的书,他有一个心愿:去西藏看看!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海陵舰上挂有一幅大型中国地图,闲暇时大家会围着地图交流去过的地方。很多海警都有一个心愿:常年守护蓝色疆土的他们,希望去登高山、走边疆,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用双脚丈量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7 Q- Z: ~+ o5 l9 y* i
. t2 b9 n/ J* ~' v3 w P海洋梦映照中国梦。日月星辰,蓝色疆土,海陵舰在短暂休整之后,又将和故事中那些可爱的中国海警一起,重新起航,继续共同守护这片海。
7 t8 l& u0 D$ S7 g( {
6 W s4 y/ C: c1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