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12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肉买回家用自来水冲洗 可别这么干了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6万

稿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274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09:19: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不少人都习惯把买回来的鲜肉放在水龙头下冲一冲,然后再切成小块进行储存。表面上看,鲜肉是洗干净了,可是,这样做会污染厨房环境,甚至有可能会让自己病从口入。近日,记者来到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对此进行了相关实验。* t" _! x' h: Q. z. k- a* s
% M6 s+ i: S; L' I+ Q+ t
调查:七成读者先洗后储存
" P; ]0 u. O4 z2 k1 N8 |. ?
) g" U+ j8 H9 q# F读者李女士习惯一次采买不少肉,到家后先把肉洗洗,然后再将其分成按顿食用的小份进行储存。在洗肉时,她习惯将肉拿到水龙头下冲洗,然后再放到案板上切块。而像李女士这样习惯将买来的肉先洗后储存的人并不在少数,记者随即调查了10名读者,发现有7人和李女士一样

[url=][/url]
. S" ^  u  J- m( L5 c' @) ]

对于这样的洗肉习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卫生部曾在其官方网站上提醒,生肉买回来后,不要在水龙头下冲洗。如果用水龙头冲洗生肉,不但不能杀死上面的细菌,四处飞溅的水花还会让细菌污染厨房——水槽、案板、料理台、菜刀……只要水花可能溅到的地方,细菌就可能传播过去。如果下次再洗水果等生吃的食物时,可能就会有细菌污染,产生食品安全隐患。8 q" Y0 G5 }' h2 R0 F5 ~0 ~

* o7 E' a+ `( L5 G& p6 }( N4 _实验:细菌数量增长近600倍
* P  ?1 c/ `- e# t& j1 }6 c  Z$ R9 _# n$ f, ?; c
那么,生肉上面真的会有这样的污染隐患吗?记者带着一块从超市里购买的排酸生肉和一个不锈钢盆,来到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GB/T18204.4-2013)中关于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的检测项目,实验人员先对不锈钢盆进行采样处理。随后,实验人员将生肉放进盆内,接上水进行洗涤。在将肉洗完后,实验人员倒净不锈钢盆中的水,在先前采样的位置处进行采样。

在采完样品后,实验人员又分别用清水和洗涤灵对不锈钢盆进行冲洗,再次采样。每次采样面积均为25平方厘米
1 t9 J* e% P7 L" o$ Q" n( }* S/ ]4 D6 Z) l0 {- g
经过24小时的细菌培养
,记者看到,在洗肉前,附着在不锈钢盆上的菌落只有每25平方厘米60 CFU(菌落数量单位),而沾过生肉后,菌落数量立即翻了近600倍,用清水清洗不锈钢盆后,菌落数量降低到每25平方厘米400 CFU。用洗涤灵清洗后,菌落数降到了每25平方厘米10 CFU以下。

[url=][/url]

1 I) d+ S" T# R8 C

建议:直接切块储存避免二次污染
( R1 ?: i( j, @8 r1 _2 }2 M: m, ?% g0 n% q0 {6 L8 M+ c
据了解,生肉在生产加工及食品流通等环节中极易受到污染,从而滋生大量的细菌,比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醋酸杆菌、假单胞菌等,如果不慎吃到肚子里,达到一定数量时还会引起腹泻、发烧、肠炎等症状。
$ l. y/ Q. |1 j& E
% B' y& S1 h* h" q* N0 s9 ]1 H9 o6 x因此,专家也建议,在买来生肉后,如果一顿吃不了,可以将肉直接切好后储存,这样极大限度减少了二次污染的可能

3 s" V* U, y* T# k- i: w4 p0 H
0 R5 m7 f2 F; \9 |

; W- x2 i% x" t3 |  n  `# }- j$ k8 v* v& h, |
% b. e2 J1 M+ b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9-2 04:35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