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中国网江西和南昌市网信办共推“中国梦·美丽南昌”大型活动,并且联合中央驻赣媒体、省、市媒体七家一起广泛宣传南昌各方面的成就,同时邀请全国网友见证南昌的人文之美、生态之美、建设之美、生活之美、创业之美、未来之美,感受美丽南昌的动人魅力。
. t% O& v* Q" J5 Y+ V 人文之美:寻找身边的英雄大型活动典型人物——揭保如 有人说,中国的企业家,大都是富人,不是贵人,大都不太受人尊敬,既富又贵的企业家太少了。南昌有一位企业家,对企业只管方向和文化,热心投入社会的公益事业。18年来,他扶贫济困一直致力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以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公益活动,资助贫困学生817人次,捐款捐物肆百万余元,让许多贫困学子圆了读书梦。在网上,他被亲切地称为“人民群众身边的英雄”。
2 D8 r+ T6 F; Z, I- M! X 他就是江西省丰和营造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揭保如,一位既富又贵的企业家。他用行动诠释:企业家如何从富到贵?因为,企业家要从富到贵,是人生的一种升华。
; m1 A+ i/ D# n! H人生的歌者 “价值留芳世,厚德载千秋”。江西省丰和营造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揭保如这句对人生体悟的话,在南昌航空大学讲课时被学生们作为格言广为流传。这句满含哲理和寓意的话,不仅蕴藏着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而且绽放出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一种不辱使命的气概。也是企业家揭先生自强不息,回报社会,敢于担当的真实写照。. W4 z, d. C I; L
江西省丰和营造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揭保如 22年来,江西省丰和营造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揭保如先生将一个一穷二白的建筑企业由小到大做得风生水起,成为业界的一面旗帜。如今公司注册资本三亿元,拥有5家子公司、22个驻省内外分支机构,工程业务遍及全国,年施工能力达30亿元,是南昌市建筑业综合实力30强企业,江西省建筑行业综合实力50强企业; 18年来,他扶贫济困一直致力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以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公益活动,资助贫困学生817人次,捐款捐物肆百万余元,让许多贫困学子圆了读书梦,用勇于奉献的胸怀谱写了一曲爱心飞扬的赞歌。
J( u0 v2 Q9 {% b$ U H' k揭保如董事长授业解惑 许多人见到揭保如先生,让人颇为惊讶,眼前这位朴实无华厚重平和的和蔼者,叫人难以相信他就是丰和营造集团的掌舵人,因为他的模样分明就是一位邻家大叔!正是他的随和和平凡使人倍感亲切,愿意敞开心扉与之交往。痴迷建筑科研的他儒雅的气质里弥漫着文化的气息,即兴而赋的才华更是他诗人本真的再现。他爱收藏,好艺术,对传统文化的钟情使他内涵丰富。与揭保如先生聊天是件很愉快的事,他诙谐幽默的语言充满着智慧的魅力,总是让人在不经意中笑口常开。虽然他年过花甲,但敏捷的思维让人从他身上能感受到青春的活力。通过对揭保如先生的采访,方知他的人生其实就是一首响亮的担当歌,唱着责任、唱入境界、唱响丰和!6 l2 F; v; y2 X" |% i" ?3 h
爱心的奉献 2010年扶贫助学照片 《营造者之歌》唱道:“知恩图报,热心公益,古老遗训,世纪传承。中华美德一定要发扬光大......。”就像歌中唱道的那样,知恩图报回报社会既是美好的传统,也是揭保如先生发展企业的根本。他说,企业在追求经济利润的同时,也要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扶贫助学就是揭保如先生大爱的展现。) @! @0 j2 B+ Z- S4 |& I. }. @* S
2011.8.15资助清华大学学子 在艺术上,揭保如先生2013年先后捐款100多万元赞助40多位书画艺术家赴英国、爱尔兰、等欧洲十多个国家采风写生,以及赴台湾进行艺术交流。并捐资40万元,举办“水墨鄱湖·秀美江西——全国当代名家中国画作品展”。还赞助20万元举办了“丰和杯”南昌市首届中小学汉家书写大赛。揭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对贫困学生的资助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而对文化的扶持才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公益。”
: b& K3 ?( ^( ?8 M( a% Z$ y2 p5 D) m2013年扶贫助学照片 2013年10月,揭保如先生还将自己收藏的67件名家书画作品在艺术馆进行慈善拍卖,所得善款119.9万元全部捐献给助学基金会。2015年6月,他又在艺术馆组织了一批价值百余万元艺术品进行了慈善拍卖,并将所得全部捐给了关注留守儿童公益电影《戴荷叶帽子的孩子》的拍摄。 " B, K% j" T! a% |5 B
2013年扶贫助学照片 2015年6月28日上午,65名家庭贫困的孩子,在丰和营造集团举办的扶贫助学捐款发放仪式上,从揭保如先生手里接过每人1000元的爱心助学金,孩子们的脸上都绽放着灿烂的笑容。给贫困孩子送爱心,是“丰和营造”延续了18年的传统,每年的6月18日左右,都会有一批孩子在这里领取助学捐款,实现继续读书深造的梦想。许多被扶助的贫困学生已陆续考入国家重点大学。% p0 v% @0 `/ I. C O
2014扶贫助学照片 说起“6·18”的来历,揭保如先生笑着说:“其实这天是公司晋升贰级资质的纪念日。与其拿笔钱出来给员工发纪念品,聚餐庆祝一番,不如拿出钱来回报社会,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带着这样的想法,自这天起建立了“6·18”扶贫助学日。从1998年起到2015年,整整坚持了18年。每年他不仅自己带头捐款,还号召员工自愿捐献爱心。+ D( G$ A; H, `8 O
2014扶贫助学照片 18年来,有817名贫困生因此受益,“丰和营造”,单是扶贫助学捐款,就发放了80多万元。为了将这种爱心持续的传承下去,公司于去年和南昌晚报联合成立了“江西省南晚丰和慈善基金会”,启动资金达227.6万元。此外,在社会各种公益事业中都能看到揭保如先生的身影,面对地震、缺医少药等情况,他都会慷慨解囊,力所能及地捐款资助。“帮助别人是我们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是我想要在企业延续的传统,我会用自己的智慧和道德去开拓市场,发展企业,也会继续回报社会。”揭保如先生如是说。正是他耀眼的爱心,他的“人民代表资助失学儿童”事迹,被全国人大编入《中国人大代表风采录》大型丛书中。
6 ^7 ?9 M( e2 G$ T2 q) y |2015年扶贫助学照片 “学知思应用,科技助发展。财富靠创造,责任铭心间。价值留芳世,厚德载千秋。知足保康宁,爱拼才会赢。”从丰和营造集团的格言中,仿佛再次触摸到了揭保如先生的铁肩担当,这位十年磨砺,二十载拼搏的人大代表、劳动模范、行业标兵、优秀企业家、高级工程师,他用一颗平凡的心,书写着自己非凡的人生,诠释着一个男人的责任、境界、修养和奉献。 3 n C1 n7 V9 i; E( @$ {
责任的光辉 揭保如先生是一位富有责任感的人,这不仅表现在他作为企业家对集团的负责,对员工的负责,而且还表现在他作为一名市民,对社会的关心,对城市的关心。正是他的“有心”,在城市中发现什么情况,看到什么问题,都会写信向有关部门反映,给我们生活的城市带来不小的变化。6 ?0 S/ c! `: ~/ n5 @* Z) d
议案手稿 1994年11月,他在老福山等公交,无意中发现立交桥下的一个立柱顶端与桥面铰接处有很多不规则的裂缝,仔细看后,接连三根立柱都有,而且缝隙在四到八厘米。作为建筑专业人士的他,深知这存在着严重的事故隐患,如不采取补修措施,裂缝会越来越大,顶柱早晚会倾斜导致桥面跨蹋,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当即观察画图纸,用挂号信寄给了当时的市长洪大城。洪市长收到信后,立即召集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市建管局的总工程师到实地进行测定,研究制定了补救方案,迅速实施桥墩加固,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 ~! G& m. ^3 t0 T' |3 j 2010年的一天,他从昌北机场坐飞机去上海,飞机刚起飞,他偶然从窗口望见昌北机场周边有四五处烟囱正在冒着浓浓黑烟。“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机场周边环境和飞行安全,也给南昌‘花园城市’的形象带来影响。”他想,治理昌北机场周边不雅环境刻不容缓,这些不雅建筑物应当拆除。他当即打开提包找笔,发现忘带了,便向空姐借来一支笔,把飞机上航空清洁袋拆开,起草了一份《关于尽快治理昌北机场周边视野内不雅环境的建议》。从上海回来,他将打好的建议用挂号信寄出。很快,有关部门就对昌北机场周边采取了相应的整改措施。9 ^ \8 A! M4 c: V3 `
2012年10月的一天,他漫步八一大桥,发现裸露的桥墩底下的桩柱都能看见,为了了解详情,他租船前往桥下实地察看,然而看到的实情让人触目惊心。于是,他将存在隐患的桥墩一一拍下,并连同写好的《关于八一大桥安全隐患实地勘察情况的汇报》一同寄给了时任市委书记王文涛。他的汇报引起了领导的高度重视,使大桥得到了安全的修复。
0 l* [- j; D: Q2 d% H/ R' ^证书墙 20多年来,揭保如先生秉着一颗公民的责任心,向中央、省、市等领导和有关部门写了许多的建议和提案,由于这些建议和提案源于生活和工作,又切入要害,大多都被采纳。( { a- u& J3 T9 c6 Y
记者手记, W7 x. Q P# E/ t4 w
采访揭保如先生,让我们感觉到如沐春风。揭保如先生的谈笑风生、和蔼可亲、内里的运筹帷幄,让我们感觉到这才是人物。他的事迹足以谱写成乐章,让我们欢唱流传。这样的人生,足矣!(中国网江西频道 记者 熊睿)
# T$ n5 `5 O. `/ g. i(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