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5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俊齐:炉均鸡窝窝窑的坚守者

[复制链接]

7975

主题

8518

稿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5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14 21:03: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广元
文俊齐:炉均鸡窝窝窑的坚守者
    近日,《中国产经新闻》报社记者在炉均鸡窝窝窑的坚守者文俊齐处了解到,“ 炉钧”是仿钧的一种,因在炉型窑中采用还原工艺手段烧制,故称“炉钧”。由清末神垕卢氏钧瓷世家创烧的一种釉色独特的钧瓷,称北方炉钧。景德镇仿烧的钧瓷,称南方炉钧。: X2 W9 L( R: @5 S. c
    炉钧的烧制究竟始于何时,至今还是个谜。据有关史料记载,雍正七年 (1729年)三月,景德镇御器厂,曾派厂署幕友吴尧圃来禹州调查钧窑器釉料配制方法,并有《送吴尧圃之钧州诗》为证。这说明,禹州神垕至迟在清初就应有炉钧的烧制,只是未见记载罢了。
7 v. z+ K0 K5 w, _' l- t/ r    由此一来,北方炉钧的始烧和传承,一直蒙着一层神秘面纱。
; T' O$ h0 _7 B6 H3 O    文俊奇,一个神垕古镇里执着任性的钧瓷匠师,自十六岁起在禹州钧瓷一厂做工,他说在厂里从他一位爷爷那里知道了炉钧的烧制技艺,但他那位爷爷坚决不相信他以后会把炉钧烧出来。后来离厂后的十多年里,文俊奇坚守古法烧制,痴迷于古典炉钧的迷宫之中,一直执着的坚持实现烧制炉钧的梦想,几百次上千次的烧制、失败、烧制、失败,再烧制,黄天不负有心人,2011年前后,文俊奇的炉钧烧制出现转机,终于烧制成功,烧出了古彩斑斓、厚重沉稳、青、绿、红、蓝等奇彩幻化的醉美炉钧,并在2013年的“共筑中国梦-描绘新北京、首届寻找失去的中国陶艺”高峰论坛上一举夺冠,受到有关专家领导的一致好评。! D) _7 O* B" B% E9 p* s
文俊齐(摄影 刘启平)
     碳窑,始创于清朝末年,二十世纪初叶曾风行一时,当时,断烧数百年的钧瓷艺术处于刚恢复的萌芽时期,钧瓷艺人们利用这种小型窑炉,以碳作燃料进行探索试验,因窑炉形状似鸡窝状,又称为“鸡窝窑”。
鸡窝窑(摄影 刘启平)
    在文俊齐大师的小院子里面,有几个不起眼的小火炉,就是传说中的“鸡窝窑”。
    “鸡窝窑”一次只烧几件产品,属于一次加碳,碳尽瓷熟,一瓷一垅(匣钵)。最终为,一垅一器,一器一品,一品一像,绝无相同。正是由于这种近乎苛刻的烧成方法和特殊的工艺,炉钧在烧制过程中非常容易变形、垂釉、窑粘、炸裂等,成品率极低。所有有了“十窑九不成”,甚至“十窑十不成”的说法,可见炉钧的完整成品是多么难得,如果是精品成瓷,更是万里挑一。
传说中的“鸡窝窑”(摄影 刘启平)

; B* W! ~% j  \2 p5 f$ W

/ q8 h! u8 ]' m) t正在工作(摄影 刘启平)
! j& b; g+ ]& f/ H( O
    随着时间的流失,为了经济和生活,很多人钧瓷艺人都选择了“与时俱进”的新型钢板窑炉,但也有像文俊奇大师这样“执拗”的艺人,在传统工艺之路上,一直坚守着那份追求,为“寻找失去的中国陶艺”而不懈的努力着。愿“炉钧之王"的炉钧之路阳光鲜花,愿文俊奇的人生之路辉煌璀璨。(中国产经新闻  记者刘启平)

$ s' f+ t% P. h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8-4 19:13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