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b9 J) Y. W1 q( s+ z
“好的。”马兴松先生说道:“个人认为,做慈善公益一定要有持之以恒、无私奉献的精神。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精神导向和正确认知,它更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和经济发展的体现。其次,发展慈善公益事业要从教育和政策两个方面着手,要从娃娃抓起。以教育的形式来鼓励慈善,以政策和立法来规范慈善。7 q @5 f: ~4 A
这就是我早年兴办并资助新民华中、峨仑华中、临溪华小等多所学校的意义所在和初衷。”马先生,做了大半辈子的慈善事业,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如何让慈善公益事业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有没有感觉到压力和厌倦?”记者提问。+ x( n5 `+ z; V
“有一定的压力,但是不会感到厌倦。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要有责任有担当。慈善公益事业乐善于民,造福人类。长期做慈善只会让人心里满怀慈悲仁爱,身心愉悦。越付出,就越能体现出一个人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其实,明修善社更像是一个大家庭,领导就像父母。父母以身作则,身体力行,那么,这个大家庭中的成员就会长期受到熏陶,就会有所作为。家父是明修善社第一任社长,传到我这里已经是第三任。父亲生前善德行医,施济于人的传统美德决定着我一生的走向。并且,我的子女们也是感同身受,影响至深。”马兴松先生微笑回答。* }, x: v+ O' O. }$ P( p6 a
所谓小善蕴真情,众爱彰和谐。行善在心底,人间才会有大爱,人生才会更精彩。1 C' b0 I2 A% b+ i& V, P( E- J
作为慈善公益事业的领军人物,马兴松先生领导的明修善社为社会弱势群体或个体一次次“慷慨解囊,一次次雪中送炭,一次次的无偿付出”,充分说明了该组织强大的号召力,和马兴松先生极具人格魅力的领导风采。 : Z G) s6 i5 w/ \$ Y2022年是艰苦奋斗的一年,也是明修善社凝心聚力,共创和谐的一年。历年来,明修善社救济贫困弱势群体、个体和疫情患者的种种善举早已渗透民心,影响至深。这是大马民众的幸运,也是整个社会的幸运。新年伊始,马兴松先生祝愿大家都有一个美好崭新的开始,同时他也表示,明修善社将继续发扬“以人为本,慈悲为怀”的社会互助精神,为慈善公益事业倾情奉献余力。4 r5 i- B. O. r3 f% K8 U/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