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是基辅政权(对俄罗斯的)大规模挑衅。”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紧急召集政府和强力部门负责人举行会议,商讨俄库尔斯克地区的局势。此前一天,俄罗斯西部库尔斯克州遭到乌军大规模袭击,造成多人伤亡。据俄军称,乌军动用了1000多人,在数十辆坦克和装甲车的支援下,突进了俄罗斯领土。俄媒报道称,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乌军曾派出过小股部队突进俄领土进行“恐怖袭击”,但如此大规模地面部队对俄领土袭击尚属首次。8日,俄国防部称已消灭了大部分进入俄领土的乌军和装备,遏止了乌军进一步深入。不过,西方媒体报道的则是,在基辅发动大规模跨境袭击48小时后,俄军8日仍在库尔斯克与乌军作战,这给俄罗斯“制造了新的压力”。目前,相关各方对乌军此次大规模跨境袭击的目的和作用众说纷纭,但普遍认为这将激起俄方发起更激烈的报复行动。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称,俄军不应“太仁慈”,乌方在库尔斯克地区的“恐怖行动”为俄军“前往基辅及更远的地方提供了正当理由”。
普京举行紧急会议
/ T& H* L% |* G) e 据俄罗斯《消息报》报道,俄总统普京7日举行紧急会议商讨库尔斯克局势和向该地区提供援助等问题。在与政府成员会晤后,普京立即会见了国防部长、安全会议秘书、联邦安全局局长和俄军总参谋长等强力部门负责人,听他们汇报库尔斯克的最新情况。普京表示:“这是基辅政权(对俄罗斯的)大规模挑衅。他们用包括导弹在内的各种武器向民用建筑、住宅和救护车无差别开火。”普京称,他已经和库尔斯克州代理州长斯米尔诺夫进行交谈,并要求各部门向库尔斯克州提供必要的援助和支持,帮助其应对紧急情况。& @/ H, z2 J3 S
. v H6 [& c/ y" S' Z4 N* ~
从媒体发布的会议图片可以看出,从普京到各部门负责人表情十分严肃。在普京召集的会议上,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通过视频报告称,6日5时30分,乌军动用1000人对俄境内发起进攻。俄边境防御部队与增援部队一起行动,在航空兵、导弹部队和炮兵的打击下,乌军在库尔斯克方向向俄罗斯纵深的推进已被阻止。
' w* Y& z; \$ H0 t. G* @( V! n6 e
8 g$ h! `5 Z- u! H7 K# E3 k 俄罗斯库尔斯克州代理州长斯米尔诺夫7日晚宣布,该州从即日起进入紧急状态。斯米尔诺夫称,乌军的袭击造成俄方5名平民死亡,其中包括两名救护车工作人员,至少20人受伤,伤者中有6名儿童。俄联邦国家近卫军新闻处当天称,鉴于乌军袭击库尔斯克州,国家近卫军采取了紧急补充措施,加强了对库尔斯克核电站的安保措施。0 j5 @' W z+ G5 ~2 F" W( h5 E5 }
& \& f" p& L- N: K9 \$ |' ?
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国防部8日公布了库尔斯克的最新局势。俄国防部发布报告称,俄北方集团军部队同联邦安全局一道,继续在紧邻俄乌边境的库尔斯克州两个地区打击乌军。报告称,“过去一天,俄军采取积极行动阻止乌军推进,乌军深入库尔斯克州的企图被遏止。俄军对乌军人员和装备集中区,以及乌军在乌苏梅州的预备部队进行了火力和空中打击。”报告还称,自发动库尔斯克攻势以来,目前乌军已损失660人及82辆装甲车和坦克。$ q) M* {5 m6 @2 N3 x
" t6 T' f1 K% R, R! z. y. F- B 俄卫星通讯社8日称,目前确认的乌克兰军队在库尔斯克州的推进范围和位置表明,乌克兰军队已确认向俄罗斯库尔斯克州推进了约10公里。俄库尔斯克州代理副州长别洛斯托茨基8日表示,该州边境居民点约3000人因乌军袭击撤离,约1500人被转移至临时安置点,俄已设立21个临时安置点,以接收边境居民。
) w. ?* I8 G3 J ^) ^3 V; c/ R8 J1 s2 e6 K8 F! i/ i, Y) v
美方称并不知情
0 r* a% k3 ?$ d7 P* x2 E' Y. t, {, o: r% Q6 B1 V
据俄媒报道,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乌军对俄领土曾有过几次袭击,但都是数十人的小股部队突进俄领土进行“恐怖袭击”,很快就被击溃和消灭。路透社称,这次进攻是冲突爆发至今乌克兰对俄罗斯领土最大规模的地面进攻。
. M; V: Q* ~( |4 ^$ j! X8 I+ A
# ~) l3 O1 o$ C& W' M& a, Q 俄方称已经遏止乌军在俄领土的进一步深入,法新社8日的报道则强调,基辅发动大规模跨境袭击48小时后,俄军8日仍在库尔斯克地区与乌克兰部队作战。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这是乌克兰首次对俄领土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进攻,将给莫斯科“制造新的压力”。
# k. H! u' _% h% r
; W" x: @3 ]5 _( b. q2 G% F2 M 路透社称,8日已是俄军与突入俄领土的乌克兰部队作战的第三天。乌军摧毁了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的边境线,这是对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国家的一次大胆的袭击,这可能迫使莫斯科征召预备役部队。报道称,此次乌军突入俄库尔斯克州的战斗发生在俄乌冲突的关键时间节点,基辅担心特朗普赢得大选后可能取消对乌克兰的支持,乌克兰和俄罗斯目前都渴望在谈判前在战场上获得强有力的地位。% k) F+ m( ]1 q; Q* _. l
% a9 V; r8 `1 l: Q& b 据乌克兰“国家”网报道,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波多利亚克8日声称,乌克兰武装部队向俄库尔斯克地区发起进攻,是为了加强基辅在未来谈判中的地位。他说,俄方丧失领土、人员和装备将对基辅与俄方的谈判产生积极影响。“除了感到恐惧,他们还会有什么反应?没有。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的任何妥协都会被俄罗斯视为软弱。只有当他们明白(军事行动)不是按照他们的剧本进行时,才能等待和获得一些东西。”/ Q+ `9 S6 j/ c; i
* \0 | @/ R$ K) }- j& J! D 对乌军突入俄领土发动袭击,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当地时间7日在记者会上表示,美国在乌克兰发起此次行动前并不知情,但乌克兰不事先通知美国的情况并不罕见,“这是他们正在进行的战争。”他称,乌军进入俄库尔斯克是乌方“主权决定”,乌自行决定如何开展行动。美国政府没有收到提前通知,美方“正打算与乌克兰取得联系,以更全面地了解事情的进展”。
5 H5 Z+ i6 R6 C9 W9 [
- C: d2 D+ `2 k r( T; j- B 欧盟委员会外交事务发言人斯塔诺当天也称,乌拥有“合法自卫权”,欧盟依然“完全支持乌克兰抵御俄罗斯的权利和恢复主权及领土完整的努力”。
0 I. P" ?8 `5 j$ H. l: L% d3 {% ]
6 ^$ n) l6 \& H/ H( F- j 俄方:从现在开始“不应有任何禁忌”& n0 B7 C3 K& f. v! q# _5 E
c: p( l7 v0 W0 h- O' `' R
乌军这次“大胆的行动”和美欧表态激怒了俄罗斯。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8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乌克兰在库尔斯克地区实施恐怖行动的原因和目标,包括企图用他们正在消耗的残余力量来打动他们的主人,以获得新的金钱和武器支援,试图通过将我们的部分力量转移到库尔斯克和别尔哥罗德来削弱我们在主要战线上的部署,以及在信息空间将失败暂时转化为胜利。”
3 F8 ]' s. {3 S* X: j9 d/ \, ]* z4 I: g# V# Z4 V/ X+ o1 o
梅德韦杰夫强调,俄有必要从该事件中吸取深刻教训。他称,从现在开始“不应有任何禁忌”,“俄军不应该停滞不前、寻求缓冲区,而是应该继续前进直至进入乌克兰腹地,甚至是基辅或者更远地方”。" r- ~+ {: A% Y( { e' [
* ~" v3 }& y: N: R& k 对于美欧纵容乌军进攻俄领土,俄驻美大使安东诺夫8日称,美国针对乌当局在俄领土所实施挑衅性行径的公开声明“令人愤慨”。他说,乌当局的行动是“明显的恐怖主义行为”,美国应该停止向乌当局提供武器,并制止乌军行动。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当天也谴责称:“所有这些血腥罪行都是在西方沉默的背景下发生的,西方(此举)是为了继续为其基辅傀儡作掩护。”
9 r, Y! T8 e: M5 |* ]& T. m5 g9 j6 K! c2 x. W, a
乌克兰Strana.ua新闻网8日称,乌军在俄库尔斯克州的行动,表明乌可以对俄境内发动攻击,从而提振乌社会和西方伙伴士气,同时打击俄方士气。报道称,乌军此次进攻的另一个目的是牵制俄军在前线其他方向的部队,减轻乌军防御压力。此外,乌军可能还意在控制库尔斯克核电站,这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利品”,可在谈判中作为对扎波罗热核电站的“交换筹码”。
6 `0 R4 ]9 t* O; N& Z5 H
U# @9 X1 u( y; f6 W 俄罗斯“军事观察网”8日分析称,不排除乌军借此次行动将美国更深拖入战局的可能性。在美国大选给援乌前景带来不确定性以及西方逼乌进行和谈的压力下,乌军可能借此次冒险攻势进一步升级冲突,以促使西方国家更多押注和投入援乌,加大援乌的力度。 . x$ Z9 E, S2 ~: s' X( P
. E" c, S# h2 L- m2 j0 R CNN称,随着俄军在乌东前线持续缓慢地向前推进,乌军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这次袭击可能是乌克兰企图引诱俄罗斯把兵力转移到其他地区的一次行动。此外,鉴于近来前线传来的大量负面信息,乌克兰组织这次行动也可能是为了提振部队和平民的士气。不过,报道称,尽管乌军这次行动可能是俄乌冲突中一次重大进展,但它的直接影响却是有限的。与此同时,俄军正一步步向乌东战略重镇波克罗夫斯克推进,威胁着乌军关键的补给线。同时,俄军在另一个方向上离乌东重要城市托雷茨克也越来越近。0 y, g: f4 ^" m: y, \) ~
! w8 R7 X! P2 P! I/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