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知名美妆品牌花洛莉亚发布的新款唇蜜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争议。其外观设计、宣传片等,被指有擦边嫌疑。部分网友认为,品牌宣传海报的拍摄角度、唇蜜的外观设计以及文案表达过于暧昧,有擦边之嫌。) \ o: y1 s/ t/ c0 U* s1 i8 Z3 m) F
. y" p5 I' G+ u. q& z2 C
9月3日,记者搜索花洛莉亚官方旗舰店,发现了受争议的相关宣传海报,该女性模特清纯幼态,戴着蕾丝手套,姿势是双膝跪地,所营造出的“软色情”之感引发争议。, C! J9 _ [4 O! o A; g2 c0 }
4 Y4 L0 ~$ N: h+ U9 ^: f
同时,在其官方微博主页,也发现了其中一张备受争议的宣传图。该图片所展示的唇蜜刷头形状,让网友表示有擦边嫌疑。
近日,知名美妆品牌花洛莉亚发布的新款唇蜜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争议。其外观设计、宣传片等,被指有擦边嫌疑。部分网友认为,品牌宣传海报的拍摄角度、唇蜜的外观设计以及文案表达过于暧昧,有擦边之嫌。
+ V+ u" c, w* B* ~9 K& L) W$ S& }3 m; z6 m' ?1 T
9月3日,记者搜索花洛莉亚官方旗舰店,发现了受争议的相关宣传海报,该女性模特清纯幼态,戴着蕾丝手套,姿势是双膝跪地,所营造出的“软色情”之感引发争议。
1 C0 O% g U0 d, L
& w+ f. n! o, n4 p, P Y9 j7 Y- [同时,在其官方微博主页,也发现了其中一张备受争议的宣传图。该图片所展示的唇蜜刷头形状,让网友表示有擦边嫌疑。
被质疑“擦边”的品牌口红色号命名来源:电商平台截图
7 T2 K3 U5 A! j# \
. x* t; b+ c! y( x5 A$ }对于网友的质疑,花洛莉亚电商官方旗舰店客服回应:“暂时不清楚,会把问题提交给专员核实。”截至发稿时间,品牌官方尚未正式发表声明回应。 S: p9 a6 @7 t, H0 g% v0 ]
) V" L! {2 k8 b2 w: g* E
品牌自己可能都没想到,本来想在新品宣传上玩一下视觉和创意的刺激,却引发了如此“刺激”的舆论反噬。从宣传片的拍摄角度、唇蜜的外观设计到文案表达,乃至产品色号的命名,都透露出一种过于暧昧、甚至低俗的气息。虽然这些设计、命名,非要解释成可爱、少女化,也能自圆其说,但这么多符号化因素叠加在一起,体现的是品牌试图“擦边”的宣传策略。很明显,这种“创意”踩了雷点,失了调性,让美妆的主要消费群体——年轻女性,感到极为不满和不适。4 T% g( v7 U% s" o) l: d* E8 r# W
6 M+ |& v2 B4 X6 M( e" D
近年来,多个品牌因为其广告或产品设计被认为具有擦边、低俗或不尊重女性的意图,而遭遇公众激烈批评,引发舆论风波。不久前,喜茶推出的联名新品“小奶栀”,就被不少网友认为发音有擦边嫌疑,之后品牌默默地将名字改掉;此前,某国产女性卫生护理品牌发布的一则安心裤广告中,女模特下半身仅穿着安心裤,且拍摄角度被指宛若偷拍,被指涉嫌不尊重和侮辱女性……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可以说不胜枚举。
" }) C, }2 p! ?, @. Z! |- ?. [5 _5 {5 w
令人不解的是,很多品牌的主要消费者明明是女性,却依然在营销中犯下“冒犯女性”的致命错误,让人感到很疑惑:这样的营销是怎么想出来的?又是怎么通过公司审核的呢?难道整个公司就没人懂得和在乎女性群体的想法吗?只能说,比起“尊贵的客户”,这些品牌可能更在乎一时的流量。这种营销方式,特别像一些缺乏修养的人在酒桌上随口说出的“荤段子”,将女性作为调侃和凝视的对象,自以为幽默有趣,却不知已让听者感到被冒犯,也让自己显得很没品。5 v5 s& X6 n+ i" ?2 p
e& [; {' n5 c1 h# h9 n7 o
“擦边”行为虽然目前在法律上尚无明确定义,但却为大众所极度反感和抵制。品牌“擦边”营销,不仅是对女性的不尊重,也是对自身形象的极大损害。如果一个品牌的营销方法,不但不能让人产生好感度和购买欲,反而让人感到厌恶和反感,那么其营销无疑是糟糕的,失败的。在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不当的营销行为会对品牌造成多么严重的损失,恐怕难以估量。
4 `7 k5 u% W6 m# B4 C$ f" r# v4 s5 C
- [' ]5 Z" M) M' T0 I. f品牌想做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创意营销,确实不容易,但这绝不是借机就讲“荤段子”的借口。尤其是以女性为主要客户群体的品牌,缺乏对女性的了解和尊重,基本就离“翻车”不远了,试图通过博眼球、打擦边球来吸引流量,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尴尬的品牌危机之中。, M2 ]0 \! \" b' K8 H+ C# o
% E' }3 h+ c' i' n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对网络“擦边”行为的限制也越来越严格。《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明文禁止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制作、复制、发布宣扬低俗、庸俗、媚俗内容、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的不良信息。广告法也明确规定,广告不得妨碍社会公共管理规范或违背社会良好风尚。这些法律法规为规范和引导品牌营销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品牌应当自觉遵守这些规定,坚守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尊重消费者的感受和需求。低俗软色情营销不能成为“流量密码”,自诩高明的“荤段子式”营销当休矣!: I. T# Z% {3 N$ N8 v
+ T. N( o& Z2 `& i1 X- p! E-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