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t/ @* }# f+ _7 d( i( ^5 q) B" d, R+ v
3 R8 { V5 l+ E( I p. H) Y2025年3月10日,备受关注的“大竹县7·29酒精爆炸事故”民事赔偿纠纷案二审在大竹县人民法院第九法庭开庭审理。上诉人夏丙琼、莫正东因不服一审判决,主张《人民调解协议》存在“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显失公平”及“限制信访权利”等无效情形,与被上诉人展开激烈辩论。
; R+ d& p) ?7 G+ z+ x$ L事故背景与一审判决' J+ z! N( B+ M# c; v S/ }! Q
2023年7月29日,大竹县竹阳街道老刘家家庭农场发生酒精燃爆事故,造成至少7人烧伤,直接经济损失51.45万元。涉事企业被认定存在违规储存酒精、消防设施缺失等重大过失,但调查报告迟至2024年7月才公开,引发公众对政府监管效能的质疑。 2023年11月,大竹县市场监管局组织签订《人民调解协议》,约定涉事企业承担赔偿责任。然而,协议未披露企业违规事实、未考虑受害者长期治疗需求,并限制信访权利,成为二审核心争议点。
J' Z6 R5 M4 ~8 J; J; @4 j* D( O. P4 r& y 二审焦点:调解协议合法性之争
+ Z' d8 A. W" U) V1 x 庭审中,上诉方指出,《人民调解协议》涉嫌违反《宪法》《民法典》《人民调解法》等法律法规,要求法院认定其无效。上诉方代理人强调,协议签订时事故调查报告尚未形成,且存在多个“一次性支付”条款,损害受害者权益。被上诉方则主张协议有效,认为系受害人女儿自愿签署。值得注意的是,庭审期间曾出现录音录像设备故障,经达州中院领导督促后恢复正常,该细节引发对司法程序透明度的讨论。
' e5 Q5 i q2 _$ a( S% b
) q: X7 I; D6 P: k% b
社会影响与司法意义7 J$ @3 y0 n2 r% p% Q6 N( X: ^: O6 a5 f
本案不仅是民事赔偿纠纷,更折射出安全生产责任与司法公信力的双重议题。若协议被认定无效,可能推动事故调解程序改革,避免“以调代罚”现象。受害者家属呼吁司法机关严格审查协议合法性,并敦促检察机关介入监督调查与追责流程。
! D8 o" V6 s& t i w' X) ]! f 此次二审结果或将重塑中小微企业安全生产责任标准,为同类事故司法处理提供重要参考。正如上诉方代理人在庭审中所言:“我们追求的不仅是赔偿,更是对法治精神的坚守。”案件进展将持续引发社会关注。% l6 P5 y d0 r5 h0 G/ j
(注:具体法律争议以法院最终裁决为准。)# k+ a5 j- h/ x3 o
% L3 \3 }+ a) R" D' E2 w0 w3 v7 y- h*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