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5日下午3时许,山西运城德孝苑养老院登记处迎来一位身着深色外套的中年男子。他双手郑重捧着一个四方纸盒,在留下“希望老人们感受到社会的牵挂”这句话后,便悄然转身离去。工作人员打开纸盒发现,一个长方形镜框内整整齐齐陈列着两套极具纪念意义的邮票——2018年发行的《国际老年人日》特种邮票版张与1999年《国际老年人年》四方联邮票。这份跨越时空的特殊礼物,在养老院内激起了关于社会敬老文化的温暖涟漪。 据养老院院长马海菊介绍,捐赠者自称“普通市民”,表示从网络获悉养老院正在征集与老年人相关的老物件,便特意送来这两套邮票。其中,2018-18号《国际老年人日》版票整张12枚,由中国邮政于2018年10月1日为纪念第28个“国际老年人日”特别发行。邮票采用胶雕套印工艺,主图以一对白发老夫妇相携而立的剪影为中心,四周围绕着打太极拳、园艺护理、康复医疗、志愿服务等场景的圆形图案,既展现了老年人安享晚年的幸福图景,又暗含“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社会期待,其承载的文化价值远超经济意义。 而另一套1999年发行的《国际老年人年》邮票四方联,虽发行年代较早,却同样凝聚着时代对老龄群体的关注。两套邮票在镜框中并置陈列,仿佛完成了一场跨越19年的敬老对话。 “邮票是历史的微缩胶卷。”资深邮票收藏家袁先生介绍,1999年国际老年人年与2018年国际老年人日的邮票发行,恰好对应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的两个关键节点。前者是我国首次以国家名义响应国际老龄行动,后者则体现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深化。匿名捐赠者的善举,恰与邮票主题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彰显着敬老文化在民间的传承。 在养老院活动室内,一位老人用放大镜反复端详着邮票:“你看这对老夫妻头挨头的模样,多像我和老伴以前的照片。”从事了40年教育工作的他,指着邮票中志愿者服务的图案感慨:“现在院里经常有年轻人来教我们用智能手机,这不就和邮票里画的一样吗?” 目前,德孝苑养老院已将这套邮票陈列在“时光记忆角”,院长马海菊表示:“捐赠者的善意提醒我们,敬老不是节日的仪式,而是渗透在日常的关怀。我们将把邮票背后的温情,转化为更贴心的服务。” 方寸邮票,承载大爱。当1999年的初心与2018年的期待在德孝苑相遇,这份匿名捐赠的礼物,不仅成为连接两代人敬老情怀的纽带,更在初冬的运城传递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永恒温暖。 - ?2 F3 v0 A8 j$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