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16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稿和通讯稿的区别

[复制链接]

386

主题

394

稿子

202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1 13:3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广元
3、主体# m4 G( o8 M" H  B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写主体要注意如下几点:+ K  u( Q6 J2 `( ~% d& i
     主干突出。消息的主体是主干,希望海峡两岸实现直接贸易(正题)" I* B. o6 Q: }8 S2 G) K
愿与台经贸主管部门接触协商解决双方贸易中问题(幅题)
1 b) O- x9 d/ R# u! N双行标题。其一,出现正题和眉题。如:% |6 }" Z' C2 `* I, R) t0 F( s
真正幸福要靠自己劳动去创造(眉题)& d7 z, `: y$ Z
杜芸芸将十万元遗产献国家(正题)。
: `. M/ l+ b& V其二,出现正题和副题。如:
# q2 q/ E2 H- s% K, j7 ?: v! I1 S1 d成都电讯局花钱“买”批评(正题). I$ l7 d% d) l0 V" l6 i" j
在报上登“公告”欢迎群众对通讯服务工作进行监督(副题)
6 y9 t4 Y. ~- ^6 O9 j3 ^5 S(2)单行标题。单行标题只有正题。如:( H; j- x  Y$ X, U
接受《朝日新闻》社长采访
/ d/ K- P0 U( i' f% c1 j+ ]" G    消息的标题,力求言简意明,平易亲切,准确新颖,富有吸引力。采用哪种标题,要酌情而定。
* x3 K& O# M/ g     2.导语
7 U" I" s5 y$ |( h- C     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平常所说的消息的结构是“倒金字塔”式,原因就在于此。
* i6 ?( ~  b2 _8 r     导语常采用以下几种写法:叙述式、提问式、描写式、评论式、引用式
, X- K, |& ~) C5 d+ `2 h叙述式。简明扼要地写出主要事实、经验,或对全篇事实材料进行综合概括,揭示主要内容。1 f3 @' }2 b& k( |! Y
提问式。把消息中要解决的问题或要介绍的经验、做法以设问的形式提出,然后再用事实作答。
/ K3 O2 R3 [: ^" a  C3 e描写式。对富有特色的事实或有意义的一个侧面,用简练的笔墨进行形象描绘,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
3 N; e* j& z# F6 ?! ^+ z评论式。是对所报道的事实先作出评论性结论,然后再用具体事实来阐明。
( p/ h1 F' {9 e7 f& K2 u; b, c引用式。引用消息中人物深刻而富有意义的语言作为导语。
) s9 L4 R' X/ b, U0 x3、主体" I3 N' `8 T, p) y' K" U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写主体要注意如下几点:
+ ]+ Z3 T. _2 Y* W  h- T) ~     主干突出。消息的主体是主干,典型材料要用在主干上。要去头绪,减枝蔓,与主题无关的要舍弃,次要材料要简略。
( i' ^9 p& L+ j! z& L" Z     内容充实。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其内容必须具体、充实,这样才有说服力。导语提出什么问题,主体就要回答什么问题,这样才能紧扣中心,突出重点。

$ }  I8 o# C% Z* t+ r* M0 K

  结 构严谨,层次分明。要恰当地划分段落,有条不紊地展开叙述,安排层次有以下几种顺序:一是时间顺序,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束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二是逻 辑顺序,就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来安排层次;三是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相结合,这样写严密而有条理,活泼而不紊乱。希望海峡两岸实现直接贸易(正题)' Y$ u6 J% v$ d" @4 G# o
愿与台经贸主管部门接触协商解决双方贸易中问题(幅题)
4 e% j# C6 a; ^2 |% F6 D4 b) e' e双行标题。其一,出现正题和眉题。如:
" y* H4 f' \* S# H真正幸福要靠自己劳动去创造(眉题)# X6 [$ t- L" W; I# `
杜芸芸将十万元遗产献国家(正题)。
2 d5 @, H& k" |: u其二,出现正题和副题。如:
- c. n2 F, l/ L) c+ l4 B成都电讯局花钱“买”批评(正题)
- E  w; R3 L: q+ E+ h在报上登“公告”欢迎群众对通讯服务工作进行监督(副题)
9 A* z5 q& i+ T6 h7 R(2)单行标题。单行标题只有正题。如:0 x$ J# E) n; L- r$ m4 a
接受《朝日新闻》社长采访
. }" L$ g* I# o  {6 ?' h! Q( F* C    消息的标题,力求言简意明,平易亲切,准确新颖,富有吸引力。采用哪种标题,要酌情而定。
+ x; ^- u6 {; A# a6 A3 s2 k     2.导语$ c7 e& v$ N. M8 _+ f; ?
     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平常所说的消息的结构是“倒金字塔”式,原因就在于此。
0 q( v" K0 C) _6 w     导语常采用以下几种写法:叙述式、提问式、描写式、评论式、引用式
9 |; ~: N* F& F1 @( r2 M$ k. G叙述式。简明扼要地写出主要事实、经验,或对全篇事实材料进行综合概括,揭示主要内容。( Z3 L- _3 q, @2 V* Q
提问式。把消息中要解决的问题或要介绍的经验、做法以设问的形式提出,然后再用事实作答。
  a: s, T$ ?: j/ n, J8 G7 _描写式。对富有特色的事实或有意义的一个侧面,用简练的笔墨进行形象描绘,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 n0 V& z; ?0 S: o* L6 R* ~0 p7 M
评论式。是对所报道的事实先作出评论性结论,然后再用具体事实来阐明。
$ F5 g% C. d; o, _引用式。引用消息中人物深刻而富有意义的语言作为导语。
& p8 Y; C& r# `0 [3、主体, Q' Y' S3 m- @  ~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写主体要注意如下几点:; c3 G0 ^9 Z! M, S
     主干突出。消息的主体是主干,典型材料要用在主干上。要去头绪,减枝蔓,与主题无关的要舍弃,次要材料要简略。
9 g! L+ C0 k( Y( s     内容充实。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其内容必须具体、充实,这样才有说服力。导语提出什么问题,主体就要回答什么问题,这样才能紧扣中心,突出重点。
0 U! S) y. n0 ?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要恰当地划分段落,有条不紊地展开叙述,安排层次有以下几种顺序:一是时间顺序,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束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二是 逻辑顺序,就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来安排层次;三是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相结合,这样写严密而有条理,活泼而不紊乱。典型材料要用在主干上。要去头绪,减枝 蔓,与主题无关的要舍弃,次要材料要简略。  g% r8 R7 E  T4 F# l
     内容充实。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其内容必须具体、充实,这样才有说服力。导语提出什么问题,主体就要回答什么问题,这样才能紧扣中心,突出重点。7 v+ a1 b  E4 J) e& |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要恰当地划分段落,有条不紊地展开叙述,安排层次有以下几种顺序:一是时间顺序,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束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二是 逻辑顺序,就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来安排层次;三是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相结合,这样写严密而有条理,活泼而不紊乱。

怎么写通讯稿,新闻稿和采访稿?这三种分别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6 V  @3 o) {1 @) i0 [3 Q3 R, t% {
用较多的时间寻找线索、收集资料,并拟订一个完善的采访提纲
# g  G' S- l5 s$ X- b4 o  P7 m
" ]) c9 u, r  O一 般的新闻报道也很重视采访的前期工作,记者应该善于研究分析资料,并以此为据写出采访提纲。但这种资料分析是有限的,采访提纲也是粗略的。因为一般新闻采 访最主要的目的是得到一个相对独立的事实。所以,只要记者精于提问,往往就会有收获。然而,单个的、相对独立事实的深度对于深度报道是不够的。在 Why(原因)和How(怎么样)上的探究,使背景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成为深度报道采访前期工作中新闻工作者耗费大量精力的地方。! M3 F3 C+ \9 S6 O
首先,通过对社 会现实状态和发展变化的研究分析,找准受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能否准确、敏锐、富有远见地选择报道题材直接关系到深度报道的成功与否。这就要求记 者对现实生活要有敏锐的嗅觉,对社会动态有明智的把握。《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是以深度报道见长的专栏,那些看似冷点的新闻事件,却正是一段时间内社会 热点、难点问题的“冰山一角”,新闻记者通过艰苦的调查研究在凌乱琐碎的线索中找到适宜的报道题材。7 H/ B# j2 x# l+ C. R, f9 P
其次,作好背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新闻事件 的背景大致包括:补充性的历史资料、展示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资料、提供人物必要经历的资料、数据性的事实等,收集并分析这些背景材料对深度报道采访的前期准 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报道的全过程也有深远的推动作用,包括帮助记者获得采访机会、迅速进入采访角色和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为了能 独家采访基辛格博士,就在准备了大量相关背景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基辛格博士的性格特点,然后直接打电话同基辛格的办公室联系采访事宜,还当面向办公室工 作人员阐述了基辛格接受采访的种种好处,最终使基辛格接受了独家访问。
  X( ?: j# `/ m# c6 t最后,拟订一个全面的、深入的、思路清晰的采访提纲。采访提纲是记者逻辑 思维和思考问题层次的体现,一个好的采访提纲,能够帮助记者坚定信心,临阵不乱、掌握采访的主动权,使采访得到完善的结果。杜骏飞在《深度报道原理》一书 中提到,美国内华达新闻学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在拟定采访提纲方面推出了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他提醒记者在设 计提问时应该涉及到下列一些具体的问题:; Q, N6 `: E4 [* Q1 `+ I
目标———你们(或组织)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2 m' Y0 ]! a3 o; x; n( f- d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的阻力是什么?7 o" d# h" g2 Z! T; n9 a
解决———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是否有解决矛盾的计划?! F8 p: s+ }5 M5 A) ?8 _8 H
开始———这一设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根据谁的意见提出的?' m4 s- c  I4 x; b9 `/ g# t8 |
当然,采访提纲的拟订还和记者本人的采访习惯、交流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但确保问题的独特、准确、连贯、创意、引人入胜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8 p  o( M  S/ {9 u$ Z/ w+ Y3 S) Q9 h8 |& v9 d% [
归根结底,一次采访无非是一场生动活泼而富于思想的交谈,具体的提问技巧包括:
0 D% T5 V% N( |1 `( L4 O, s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1 g$ c, v: h* u8 B! j7 T$ _& L
2、 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深度报道的提问有许多尖锐的问题,有时难免让记者碰壁,采访对象要么 拘谨不安,支支吾吾,谈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辞,加以敷衍。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 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细节。+ c+ G4 Z# r. b! f& b
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在诱导性提问中,采访对象得有较好的敏感性,并 肯于争辩,而记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或措辞来引诱对方作肯定性回答。诱导性提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融 洽关系的程度。因为诱导性提问容易使谈话达到互不相让的地步,但只要融洽关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话。

4、 适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 间。聪明的记者一般不会打断采访对象的话,这样可能得到直接询问得不到的情况。故意地不露声色,有时同样有效。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说: “我发现,在电视采访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问一个漂亮的问题,等对方回答完毕你再沉默三、四秒钟,仿佛你还在期待着他更多的回答。你知道会怎样吗?对方会感 到有点窘促而向你谈出更多的东西。”
* x6 v" d& A* H; n8 ~: I善于观察与倾听,捕捉采访问答中所不能显现的事实。艾丰提醒所有的记者“在采访时别忘了带上眼睛和耳朵”。我们强调观察和倾听是因为深度报道采访需要记者全身心地投入,许多鲜为人知的原因和珍贵的新闻事实,都是记者调动所有感官包括心灵去感知到的。
( T+ k' G% F- d2 n  G9 K# m: ](1)选择正确的视角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这个视角可能是指宏观的,把握事物相互关联的全局视角;也可能是指记者个人情感、思想的视角;还可能是指在现场观察时的微观视角。总之,正确的视角加上细致的观察,会让记者获得准确的、直接的、富有特征的资料。8 E4 g$ P4 H0 \# r& f
(2) 做一个有心的听众,邝云妙在《当代新闻采访学》中提出:一名记者,特别是一名老练的记者,应该是最善于倾听的人,而不是喋喋不休的人。的确,善于倾听的记 者往往更容易有丰厚的收获,也更容易与采访对象沟通。稍纵即逝的新闻线索,谈话对象的弦外之音,都会因为你的有心倾听而被发掘,对新闻事实的领悟或许就会 更接近其本来面目。
; {+ I( ?) G, P1 v  M. m2 r4 [0 q" t3 f+ m( |# w
采访具体要求:  H5 B& N' @& E9 o5 x

: y* {0 n) q$ U/ h7 x! h" O" |: J1.时间、地址的预约;# z- \6 S6 C' a1 ?) h" l9 L. [

1 @% a3 U7 A8 V2.如有变动,第二方案的制定;
  |, s9 I, Q! T: ]: j, o7 Q$ u, `7 K$ D6 d8 c3 |4 R/ ]
3.采访内容的拟定,包括问题的准备;
9 v  G; b2 J1 r# `8 ]  G( O& H( {
; w* J1 z& B) ~' z/ P4.事前对采访对象的背景了解和资料收集;4 N2 P/ n' Q. C, m+ n" L& N1 P

) ?- A4 z7 k3 T8 K! z, b5.事前对中大历史(包括康乐园和石牌)要有一定了解;
* }1 ^- f* f! I7 Z% t: A' q
- E1 y8 y/ V( m6.对于是否可录音和照相要事先询问被采访者;
/ _& e, u9 p. I, I& a/ S0 a5 s0 i
7.采访进行时对主题的把握(尽量不要离题)、时间的控制;
) Q1 j0 s( `: {8 Q3 W1 h7 W  o% ~9 S1 D
8.采访时要与被采访者形成互动;
% N- a/ Y8 X8 P: Z
8 O! t6 e# A0 Z9 D) {9.采访时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语速、说话的清晰和明了;
4 b. }3 \3 q3 ^; T# L: \6 R/ L8 n& @1 C9 M0 [8 K" c: Q
10.采访时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提问,绝对避免主观编造和添加;( ]# C% U. |5 e' R" X

* X. M7 B+ t% v0 U8 o! `- z" O11.采访后可询问是否可以提供相关资料;
0 q. L" x' ?: j. f
  J7 {# e# `; I* }1 L/ j12.赠送一定的礼品表示感谢;1 U, x2 u  o4 _1 W
9 H6 e2 H1 f6 n1 a: e1 B
13.将完成的采访稿寄回给被采访人,请其过目并可适当让其修改;
/ b8 [' }6 v# u* J& a
1 }6 O& B) ^+ b14.将最终出版物寄送一份给被采访人并再次表示感谢。


5 U. {" O! m4 P3 D6 S  _) n- Z( @7 e7 O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10-13 11:07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