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5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生饭菜打多了没吃完,教官当面吃掉学生的剩饭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7万

稿子

2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62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5-26 10:58:1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 y* W. ~: k1 W( I7 s0 R6 P/ {
学生饭菜打多了没吃完,教官当面吃掉学生的剩饭。
: P* ]6 j# ?2 N; A% ~& ^- S4 m/ M; I0 n$ O6 D

5月21日,在河北廊坊某学校内,一名男学生因为打饭菜的时候打多了,没有吃完,准备拿去倒掉。此时,身边的教官看到了这个情形,走到了孩子跟前把菜盘接了过来,当着孩子的面,一口一夹的把剩下的饭菜全部吃完了。

该校雷老师说:教官自己在用实际行动在告诉孩子,我们要珍惜粮食,打饭菜打够自己的分量就好。不要打的太多,吃不完造成浪费。

无论在学校还是家里或者在外面吃饭,都要懂得珍惜粮食来之不易,我们都要养成珍惜粮食的这种好习惯。我们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于昨天(22日)下午1点07分因为疾病离开了我们,91岁的袁隆平爷爷毕生都在研究水稻农业,这大半生的奉献为我们完全解决了温饱的大问题。造福了我们多代人,更是造福了人类。

你挨过饿吗?有体会过饥饿是什么的心情吗?

在我们爷爷奶奶那一代,忍饥挨饿是常态,粮食也是不够分的。为了吃饭问题甚至还出现过很多奇怪的食物。

比如“双蒸饭”,它的做法就是,用水先把饭蒸熟,然后再用苏打水把饭再蒸一遍,这样米粒就会变得膨胀。给人感觉就是分量变多了,然后就可以分给更多的人吃。但是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自欺欺人的食物,吃了之后不但不能顶饥,而且还会让人很容易得病。


  `# {- F  ~: O0 \' }但是没办法啊,当时的粮食产量就是那么的低,粮食根本不够吃。
% E, t, b" B2 G! [
2 X; @+ n+ A/ X, v* `+ ^' x

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各地还想办法鼓励大家去研究,增加粮食的法子,专业名字就叫“粮食实用增量法”。当时的学者们也是想尽办法各显神通,除了“双蒸法”之外,还发明了“烫面法”、“水磨法”和“三开法”等等。总而言之,大多数学者研究的都是在粮食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后期的烹饪让粮食变多,但是,这些做法最后都失败了。

但是幸运的是,有那么一批人了解到,粮食增产才是问题的关键,并把毕生的精力都放在了粮食增产研发上,其中就有咱们的袁老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的科研,就是为了我们人类不再挨饿,咱们上学的时候也学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2 l* ?. q; T6 ^  H如今,我们都不再为粮食不足而担心,反而觉得现在富足了,觉得粮食来得很容易,不就是花个一百几十块的事吗?去趟超市的事而已,多简单就能得到一大包大米。
  j- w6 m, s7 z, V0 {0 @* x" u$ z5 O) ?6 _' Q

我们如今高产量的粮食,都离不开袁老等一批人穷尽毕生的心血和艰辛才换来的。我们一定要深刻地领悟到,粮食,真的来之不易,不要轻易浪费粮食,不要轻易地浪费他们那辈的“心血”。

教官的做法也很贴切,用自己的行动来向孩子说明,要珍惜粮食。

袁隆平爷爷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我们都应该懂得珍惜他带给我们每一个人的“粮食财富”。

袁老一生不追求豪车豪宅,而是一生朴素,勤俭生活,穿的用的也是非常普通,这也是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榜样。

最后呼吁网友们,珍惜粮食,从我们每一个人开始。

感谢袁老,祝一路走好。


! C# ^6 D1 P3 a9 A& ~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5-14 05:57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