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我们的生命旅程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梦乡中度过的。
0 a. o7 T" R* Y+ B+ C3 c9 x0 Y1 ?0 G+ z) W
睡眠的质量不仅关乎我们的感觉,它还是衡量生活品质的关键指标,并且对我们的健康和寿命产生深远影响。' v9 u8 R( |+ f- w' ?5 c
+ u/ J) ]6 D- Z2 A$ M
睡眠质量不好与哪些具体疾病有关呢?: V7 {; J7 k1 L( c
) @4 V0 h% E, }- l: v r1.糖尿病% N/ G& D2 H( m3 _8 K- S+ j+ F
5 K( ^7 b R4 }; X3 f" g" c7 u
偶尔睡眠不足对血糖水平的影响微乎其微,但长期睡眠不足可能会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8 M" g! K8 G- P/ P. m( D. f) y0 f" I/ A: |# Z3 g3 Z3 B
研究显示,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糖耐量异常的风险是睡眠充足者的4至5倍,这可能会导致糖尿病的发展。2.心脏病9 n; n3 H3 o8 W! p
3 N$ W# T6 j3 M$ T一项涵盖近50万人的研究发现,将6至9小时定义为“理想睡眠区间”。. w- X! W7 g0 F
! [% b4 w4 {( U在这一区间之外睡眠的受试者,即使排除其他风险因素,睡眠不足或过度睡眠都会增加心脏病的风险。
9 [, o4 P+ B; e9 F8 L
' h; T; x6 x9 a' P" k& |' q3.老年痴呆
5 y9 e' L+ ~) a# a: n7 y j
* e8 l* m4 E( o2 T3 m( t8 U; y" a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此前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长期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的中老年人,其痴呆症的风险增加了30%。
! B: G% [! X/ c. ~# L; |2 ?) u( H Z- b: q1 \" [
此外,美国《睡眠》杂志的一篇文章也指出,入睡困难可能是晚年认知障碍的预警信号。$ r/ {9 g9 c) W
( b" w1 [8 I7 E4.心理疾病; D+ @8 U0 a. R& }8 H
; j# m% b$ R7 S1 B
睡眠时间过短或过长都可能导致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并且长期下去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心理疾病。过度的压力还可能导致脱发(斑秃)。8 [& {- ~7 M3 Y% h4 j+ L& o0 G
- B+ [! S1 I( Q; ?8 c如果你经常感到饥饿、体重增加、冲动、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运动技能减退、频繁生病、视力模糊、皮肤状况恶化或白天打盹,这些都可能是身体在提醒你需要更好地休息。+ b E0 T) U) v" D0 P
2 j" n" \7 N( i调整睡眠质量,中医有方法" R2 r- J0 R5 `- W3 F! H0 U$ A$ G/ h
) y5 e# l/ ~6 H# Q( R按照中医理论,失眠往往与情绪波动有关,与心、肝、肾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4 T0 f* V/ s8 \, B, ]
( Q8 j- x6 m) l" w: c/ _8 N6 Z! J当心气平和、肝气顺畅、肾精充沛时,人们便能享受到平稳的情绪、充沛的活力、愉快的心情以及优质的睡眠。1.按揉穴位
①劳宫穴
; g& ^8 {( E% k3 L2 }7 g+ J0 \' G8 {9 _) s& D n7 t. |! O: O
劳宫穴位于手掌中,第二和第三掌骨之间,靠近第三掌骨的位置。8 t" s1 \! W& J+ A" o7 }1 H: ^
3 E6 V0 D0 u" U4 r1 H" C
当你握拳时,中指尖所触及的区域即是。此穴位能活血化瘀、增强心脏功能、安神定志。按摩劳宫穴可以帮助缓解心律不齐、心悸和失眠等症状。
②涌泉穴
1 i0 _: e3 P7 J. ?; Q
2 C1 P6 O0 o- X6 t- |6 |) a G涌泉穴位于足底,当你屈足时,足心最凹陷的部位即是。& d9 a, \$ f' O) Q
& G8 W! O; {' Z+ [此穴位能醒脑开窍、滋阴降火。按摩涌泉穴有助于缓解头痛、头晕、焦虑和口舌生疮等问题。
③太冲穴4 X* z. E3 c) {& d) E
, x( @% B& K% l0 g) B) O' c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和第二跖骨间的前方凹陷处。0 G6 I ~8 ?0 `3 C4 L @
5 _, @8 b1 C0 C: \4 g0 C6 ^
此穴位能疏肝理气、通经活络、镇静宁神。按摩太冲穴可以改善急躁、易怒、头痛、失眠和多梦等症状。1 G- u& {0 o! r# v! K* W3 m7 _$ @' d# z
4 z; z4 a7 E4 z% @
2.吃药膳
- v6 O) U2 Q+ S! I( o+ d) G
, i" V4 c+ {# g酸枣仁粥
) X g! A6 P, v- u6 V2 g l, n; }6 p! T1 q+ s9 y8 f
原料:此粥出自《饮膳正要》,“酸枣仁(一碗),治虚劳,心烦,不得睡卧。右用水,绞取汁,下米三合煮粥,空腹食之”。现可用15克酸枣仁、10克熟地和150克粳米。2 J; i; d5 z* y& a" p& q$ p9 R: x M
( F$ w$ C# N' {& |+ \2 S7 e0 h做法:将酸枣仁在锅中炒至外皮鼓起,变成浅暗的青褐色或微黄色,然后取出冷却并碾碎。与熟地一起慢煎,去除残渣后取汁过滤。. i! f4 ?; ~) w, N$ P8 m, S
# L, D9 k! {2 `4 Y- I3 d再将粳米洗净后,加入适量清水煮至粥稠,然后加入药汁,沸腾3至5分钟后即可食用。建议温热食用。
- p! d1 z. W6 J$ ^5 L( R8 P/ L7 `5 P8 P/ o- S! H8 s- S" 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