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连日来,全国多地持续高温。
1 i, ]* r" L- B5 s- |- n3 V, ^* C# c+ @1 v5 O: a; Q! e
在11日的高温“炙烤”中,全国出现40℃以上高温的范围持续增加,6个国家站日最高气温突破6月极值。预计至14日,河北南部、河南、山东、新疆吐鲁番盆地等最高气温可达39~42℃。; v3 Z6 t% d, c
3 L& c7 e0 u8 B- C5 c" I) T
“没有最热,只有更热”,随着中央气象台高温预警持续拉响,网友都在纳闷儿:今年怎么热得这么早、这么猛?
高温是夏季常见的天气现象,当日最高气温超过35℃时即可定义为高温天气,而连续多日的高温则构成高温热浪。% w! }. V+ b8 e, g- o! s- Q
4 Z4 c2 p+ B2 f7 ]7 @
过去两年,我国都度过了热浪袭人的夏季。2022年和2023年夏季,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和次高。, A1 s' ^) i6 r2 R% x6 s& ]1 \; R
) @1 k3 E7 K7 }+ Z: {( [
据《中央气象台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办法》,高温预警分为三个等级,由弱到强分别为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比如当前的橙色预警就意味着,过去48小时已有至少4个省(区、市)大部地区连续出现37℃以上高温,且至少有2个省(区、市)的部分地区连续出现最高气温达39℃及以上高温,且预计仍将持续出现37℃及以上高温天气。1 u1 O/ {; f$ w
( ~ T' _2 D; e$ U3 f7 W `
更需注意的是,去年首个高温橙色预警发布于6月22日18时,2022年则是在6月17日18时。显然,今年的高温橙色预警,比前些年都来得更早,甚至更加猛烈。. k- s/ Y( d) a4 D9 p6 I
" C$ R, J% i. [- z) w) W' K7 \" `
(二)
% B7 T1 {% j L0 t% J! r9 I+ t5 O) h1 P; ~2 v" A
极端高温天气不仅出现在我国,也几乎影响了北半球所有地区,且同样来得更早更强。
: \) p) F. c1 g' d4 x; f2 \9 {- {/ @6 W5 D: y4 S( Q9 I
6月初,美国西南部多州最高气温超过38℃,美国亚利桑那州首府凤凰城6日最高气温达45℃,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7日最高温达48.3℃,均创历史纪录,且高温出现时间比往年早约两周。: C8 b) l! g* s# B" c
' e3 Z3 s; o. T) H, Z2 z# A自3月1日以来,印度已有16344例中暑病例。进入6月后,印度北部各邦和首都新德里高温持续加剧,最高气温已逼近50℃,仅5月31日,就有至少85人死于与炎热有关的疾病。) B% ]6 p$ K; W5 O4 C( q
8 d, L% x+ o `) L+ ?极端高温不但直接危及人体健康,还会加剧干旱、引发山火,给农业生产和城市供电系统带来冲击,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正常运行。
+ {9 r( A8 Y1 t9 U0 g! A0 {
2 Q/ w4 _& o) u. M4 f4月初,泰国、越南和菲律宾等国家部分地区气温超40℃。泰国北部7日最高温达43℃,首都曼谷达39℃,菲律宾超5000所学校通知学生居家学习。
5 X: g0 \" T+ W/ g8 f Z: o' s" S e% G7 i
孟加拉国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4月,该国大部地区白天最高气温突破40℃,从4月20日起,全国学校关闭两周,约3200万学生在家上网课。
, z" R9 E E+ j8 l
2 W D( |8 a/ \$ }5月下旬,巴基斯坦许多城市面临热浪天气,一些地方的气温接近50摄氏度,该国采取紧急措施,一半学生停课一周以减轻热浪的影响。
极端高温频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特殊天气形势的影响,也有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
7 v4 f. F1 ~6 e" d9 U
2 ]6 z7 o7 s4 x' A8 `. O4 D一般而言,高温天气多与高压系统密切相关。当强大的高压系统滞留时,会形成持续性晴好天气,使得高温持续。常见的高压系统为副热带高压和中纬度西风带上的阻塞高压。例如,今年5月下旬至6月初,强大的副热带高压系统笼罩了印度次大陆,也影响到了东南亚。
4 @3 p; f4 ?7 J
. a: M+ X0 l* @3 [7 s近期我国北方的高温和这一时期特殊的气候背景有关。从5月底到7月中旬,我国主雨带维持在华南到长江中下游区域,尤其是从6月中旬到7月中旬,我国长江中下游区域处于梅雨期,阴雨缠绵长达一个月,使这一地区相对凉爽;而此时的北方天气以晴朗为主,便导致气温超过南方。去年6月下旬到7月中旬,北京、天津、河北等大片地区气温反复超过40℃,今年同期也需要高度关注。
" V% M: T' m/ l; E1 v
5 A. g8 c$ `+ W2 A6 u. {. N+ @南亚和东南亚的高温与此类似,在这片全球最典型的季风区,夏季风一般在6月中旬左右到来,能大幅度缓解高温天气,所以印度最热的时期正是季风到来之前。从5月到6月初,高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稀少、空气干燥,大部分地区气温通常在35-45℃之间,甚至会出现50℃以上极端高温热浪天气。因此,在印度的不少诗歌歌谣里,都能看到赞美、歌颂和期盼这第一场雨的内容。
, L' W2 d; g. C! ?' J$ e5 o* G0 Z" n7 g" h" i
(四)
2 d) [" j1 U" g; D; Y6 N
; n! \+ L) S: t. t6 v( g每一次极端高温虽有其特定的天气条件,但世界范围极端高温天气频繁出现、越来越强,很显然就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体现了。3 _; s* S, G% v6 a$ g9 r* X1 ]+ Q N
5 W* I, k( x7 @* t3 Q2 h9 M据联合国防灾减灾署(UNDRR)发布的《灾害造成的人类损失2000—2019》,20年间全球极端高温事件发生数量同比增加232%。2024年3月,世界气象组织发布了《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2023年无可争议地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近地表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45℃。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这三种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还在持续攀升,二氧化碳的浓度水平比工业化前水平高50%,这一增幅在人类过去数百万年历史中绝无仅有。我们正处于史无前例的全球变暖进程中,没有最热,只有更热。
* v8 @+ _/ c& ^8 B% V9 v" E3 M+ U5 k6 [0 U5 Q5 D2 G: w" t: k1 U
尽管各国加紧协同气候行动,但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行动迟缓,使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还处于历史最高位,未来数十年持续升温已成定局。3 W, r+ |1 r* V5 {( G' j5 K
' w- L! ^: A, {0 v9 l* ~某种程度上,全球变暖使得之前比较罕见的极端高温越来越常见,全球已经普遍进入到高温40℃以上的新情况中。
面对极端高温,需要看得更加长远,行动更为有力。
[, K4 v) E% K" o2 `
/ L) e( W& O/ u7 h. _6 ~首先,确保公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高温天气的监测预报,制定应对极端天气的应急预案,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公众做好防范,提升迅速应对能力。尤其要加强对户外作业人员、老弱病残等重点人群的关注。
6 H& T& A: R+ u) {# E* l, J
: G/ w5 b) F1 m2 v1 ]再者,需要提高全社会的气候变化适应能力。通过加强公众教育,让大家了解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主动采取自我保护措施。本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加速城市水泥和沥青下表面的改造,在城市道路和广场恢复植被和天然地面,增加更多绿化覆盖,利用地表蒸发降温,在公共场所设置更多遮阳设施,改善建筑隔热性能,提高城市的抗热能力和通风能力。
1 ]$ V" }. \" }$ z
$ f6 r5 L) G0 M/ v: j5 X是时候准备好应对一个40℃极端高温的世界了。短期应急措施和长期适应性建设相结合,方能更安然度过酷热夏日。& q, b' _6 k. _5 `: D
) Q5 M, Z7 g2 [' f: V7 M3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