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新社6月29日报道称,在中菲南海冲突持续之际,有商业卫星拍到山东舰离开港口,抵达“菲律宾附近海域”,并称“中方首次派出航母前往菲律宾近海,有威慑之意”。
图为山东舰 资料图$ Q1 G) {0 q* i. G; ?1 H
报道称,商业卫星拍摄的影像显示,离港的山东舰出现在距菲律宾200海里(约360公里)外的海域上,“很可能是为了向菲方提醒,不要觊觎不属于自己的领土,不要再次闯入仁爱礁”。
* U" d: t0 {+ _+ Y, L4 d4 e: Q, q9 m: j8 [& [! B
此前,菲律宾军方宣称中国海警冲撞菲在仁爱礁执行运补任务的船只,造成1名菲船员受伤。美国国务院、国防部官员帮腔指责中方阻止菲方运补行动,称美方依据《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坚定不移支持菲律宾。在这种背景下,有外媒分析认为,山东舰此行是为了威慑菲律宾。
5 I5 `) `6 O; ]/ c# N/ ]& `% S$ q- i
军事专家张军社6月30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山东舰自2019年年底正式入列以来,已经在南海、东海、台湾海峡等多海域进行训练。此次山东舰现身南海是正常的训练。”, ~/ X: K4 Q- S$ V* y( O. @5 k' a
; g, T1 |: q! H$ Z( Q( @2023年,山东舰先后3次前出岛链进行训练。2023年4月山东舰穿越巴士海峡,经过台岛东南海域展开首次西太平洋训练,此后山东舰在9月和10月连续2次前出岛链进行远海训练。一年3次,这创下了中国航母前出岛链远海训练的纪录。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去年就山东舰远航表示:“中国军队将常态组织类似演训活动。”
l9 N0 P8 F2 l$ M# A: P- _1 x+ c/ T' q t) q! l. R8 I
张军社表示,中国航母在南海海域和西太平洋的远海训练均已经实现常态化,这与航母担负的作战任务密不可分。航母负责海上防御,不能总是“宅”在母港中,必须在远海训练中提高航母及航母编队的总体作战能力。“山东舰无论是在南海还是到西太平洋进行常态化训练,都符合国际法和国际通行做法,有利于提高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能力,有利于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7 z+ K7 E9 W6 A5 O, I! c
% D; W: V: I5 N8 I9 t' C针对国际媒体对中国航母动向的高度关注以及作出的猜测性分析,张军社认为,包括航母、万吨大驱等在内的中国海军海上力量的发展以及海上作战能力的提升,可以使中国海军有效地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这对个别针对中国实施侵权挑衅的国家而言,自然是强有力的威慑。对于一些国家在南海海域的侵权挑衅行为,中国军队会坚决捍卫中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 X3 y! Z3 T5 z9 g* x1 \ H' J3 i; h3 m" a5 J. P+ x! o1 b% J
延伸阅读2 F# x& g+ N1 w$ r, k/ F% i! w
, X; P+ A; t2 ~3 U& a0 M7 @菲外交官员接连放风:想和中国谈,就选在7月初
# n3 z3 d) g1 N2 ? a; ]8 o- V, G7 F# I, I
近日,菲律宾再次非法闯入我仁爱礁邻近海域,并蓄意制造碰撞事件,让南海局势再度紧张。; c: v+ @ S( ~2 ]
2 O* M/ {6 r- W/ I
据香港《南华早报》6月28日报道,菲律宾外交部长恩里克·马纳罗(Enrique Manalo)本周在出席参议院听证会时表示,中菲双方可能会就南海争端问题举行会谈,马尼拉方面希望会谈能在7月举行,一个工作小组本月早些时候讨论了这些提议。马纳罗称,在近几个月发生一系列冲突之后,菲律宾致力于与中国合作制定“建立信任的措施”。& o/ B* M1 y% O. ]
& v5 J* r( G! [: ~! u0 W2 Q
当地时间6月26日,菲律宾驻美国大使何塞·罗慕尔德兹(Jose Manuel Romualdez)也同样表示,菲律宾希望“下月初”同中方举行会谈,并补充说:“我认为中国不想发生重大冲突,我们当然也不想发生冲突。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图为菲律宾驻美国大使何塞·罗慕尔德兹中国和菲律宾之间的最近一次高层级会谈,是在今年1月举行的。据外交部网站消息,1月17日,中菲两国在上海召开中菲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BCM)第八次会议。8 e6 r, C( D1 E' `
8 w5 u; b/ f4 u( a4 X6 i然而,此后菲方仍旧在南海地区制造事端,引发了一系列冲突事件的发生。而对于此次菲方官员连续释放“寻求会谈”的风声,中方尚未就这类消息予以证实或回应。8 n! u# h$ {. B. r! I4 l* \9 v
2 x5 @6 ^4 X& d7 O1 _
报道援引观察人士称,中菲如果举行会谈,可能有助于建立双方之间的信任,但也可能不会取得突破进展。
, y7 ]$ e: b% B2 Y8 F
" {9 M: j% M0 y( r% A6 O“目前,很难说(会谈)能否取得重大成果,这主要取决于双方能否就控制海上分歧达成某种共识。”中国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丁铎认为,中菲都希望努力缓和局势,因为目前的局势“过热”。
6 C$ {# L7 ~9 x& V% ?0 R8 U E) Y' b# t8 R: L, Z8 \4 \ Z
“菲律宾不希望与中国发生大规模冲突,甚至是战争。”丁铎补充并警告说,中方也希望“管控分歧,缓和局势,维护和平与稳定”,但目前“缺乏共识和互信”,会谈得作用可能“有助于增进互信,保持(会谈)机制的运转”。
# C$ I7 `9 s3 J8 B. E8 }+ U1 L
1 c/ X- a7 V% T& f- z( M9 s$ G丁铎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中菲之间的协商机制被菲方用作为一种‘缓和手段’,以推迟(冲突),为下一步行动争取时间。”他表示,菲律宾武装部队现在可能希望有时间来适应当前南海地区的情况。
在中国仁爱礁坐滩的菲方船只“马德雷山号”(资料图)自马科斯上台执政以来,菲律宾一直想加强与长期盟友美国的军事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的多个场合,无论是美国总统拜登,还是其政府官员,均提及《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并为菲律宾“壮胆”。1 q! n6 z; `2 A6 i4 q5 e0 i
3 J% R% J+ z& `0 Q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公共政策与全球事务项目助理教授骆明辉(Dylan Loh)表示,尽管华盛顿方面“欢迎菲律宾向美国倾斜”,但其实也注意到了更广泛的地区敏感性。' c6 o, E: T8 z6 l/ O: Y
% `6 R8 e- V9 Y3 ?* O( Z* X“我认为,美国肯定会欢迎任何能够减少局势进一步恶化风险的谈判,当然不希望看到南海的冲突,(因为)这可能最终把美国自己卷入其中。”骆明辉表示。
, u" ^+ F+ ~6 e g1 `, _; p7 C2 t1 M/ u
而美国驻中国大使伯恩斯上周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也称,尽管中美现在处于“充满争议的竞争”关系中,但两国正在更频繁地联系,以避免在南海可能爆发的冲突。“因为我们最不希望发生意外、误判或导致冲突。”
8 h* z9 X5 f" R# S5 g2 F7 T1 i
0 @- K5 k8 G3 y5 y" V' o6月17日,菲律宾再次非法闯入我仁爱礁邻近海域,并且蓄意制造碰撞事件。事后,菲方一份声明显示,由于中国海警船只的“干扰”,菲在仁爱礁非法“坐滩”的“57号”军舰例行轮换和补给任务受到“妨碍”,菲方船只受损。菲方还在声明中对中国海警的执法横加指控,污蔑中方的执法行为是“非法的、攻击性的、鲁莽的”。
' y. V" v. }# [( k; `* z* Q& c$ u
. p' p+ J+ ~8 H% `; C据微信公众号“中国海警”6月17日消息,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甘羽就菲律宾侵闯仁爱礁发表谈话说,6月17日,菲律宾违背承诺,派出1艘运补船、2艘充气艇非法闯入中国南沙群岛仁爱礁邻近海域,企图向非法“坐滩”军舰运送物资。期间,菲运补船危险接近、蓄意碰撞中方正常航行的船只。中国海警对菲船艇依法采取警告拦阻、登临检查、强制驱离等管制措施,处置合理合法、专业规范。我们再次正告菲方:任何形式的侵权挑衅都徒劳无益,中国海警全时戒备、严阵以待,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 [6 u l: w+ e9 i& C! @* x' r9 m8 k0 B7 Y/ o2 Y2 C3 j3 c6 b4 P
6月19日,中方公布了中国海警首次对菲运补船只进行登临检查的画面。
中国海警对菲运补船只进行登临检查(视频截图)
6 D8 T, x/ ]: x. e" w, q
' X- C/ e5 f Y/ O' t: T6月2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重申,菲方说法完全是颠倒黑白,倒打一耙。仁爱礁是中国南沙群岛的一部分,是中国领土。菲律宾未经中方允许非法侵闯仁爱礁海域,违反国际法,违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精神,纯属无理挑衅。) H% m7 ]9 b: Z- U! v) A
$ @% J) C' J/ ?! H8 ~/ U+ Y
“更何况,菲方此次行动根本不是什么人道主义物资补给。菲方船只不仅夹带建筑材料,还偷运武器装备,故意冲撞中方船只,菲人员还对中方执法人员泼水、投掷物品等,有关做法明显加剧海上紧张局势、严重威胁中方人员和船只安全。中方依法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主权合法合理,专业克制,无可非议。”
* ~" K N2 i* L+ _( O( y3 y9 r( m% @, Y# ^8 L2 [2 g+ U
“中方将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敦促菲方立即停止海上侵权挑衅,否则后果自负。”+ m/ \2 x: b! b4 c1 l5 N# W8 c" j
: T, o% g Y: R* o0 P.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