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6日消息,近日,有消息称,有房地产中介打出房贷“返点”口号,为购房者返佣。同时,部分银行在放贷和市场份额有限的压力下,选择与中介合作,给购房者“返点”。
& k3 l1 \ n* Z( l0 s6 A, E
5 Y2 ~% s; X8 O" G+ |据媒体报道,不同地区、不同银行以及不同时间节点的“返点”比例均有不同,通常在季末点数会上浮。有来自上海的购房者称,办理了100万元二手房按揭业务后银行返点5克金条;还有部分银行给出了千九(0.9%,即每贷款100万可返9000元)的报价。
; S V8 ?. \) k) r5 \6 g: S7 T
$ z$ V- d W3 G5 ^. k) i# ^2 M# m# {其中,部分不良中介甚至以帮助贷款人的名义,联合起来伪造资料骗取银行贷款。在此背景下,上海、江苏等地叫停房贷“返点”。
上海某住宅区房贷“返点”现象有所抬头$ ]5 Q2 J8 [1 a
3 ^) J0 n- V+ E
上海、江苏已叫停" k- B& B+ v- u8 t# q
# _( Q$ Q% X& J. P有中介透露,此前半年多,“返点”最高曾经达到过1%(商贷金额),而最近的比例是4‰,其中一半金额需要开发票,由银行账户打到中介公司账户,这需要中介公司和银行签协议;另一半是银行信贷员直接给现金。
2 }7 L# M4 G4 A4 L' `9 {! o# L( K3 [1 v4 i/ q
目前,银行“返佣”成为业内普遍存在的现象。甚至在社交媒体上,不少购房者绕过中介,发帖寻找可以提供“返点”的银行。6 O+ r2 {5 U6 B7 K0 X
& n( o A9 l' q4 p! ]+ V8月23日晚,有市场消息称,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银行业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自律的通知,叫停房贷“返点”,存量业务需7日内整改完成。通知称,自8月16日起,各会员单位严禁向房屋合作机构等支付佣金。目前,已有银行确认收到该通知。
' n, J0 y3 `" w0 B2 Q1 \* W0 _. l2 k1 x% a: J/ ]$ Y: {
一名中介机构员工称,“贷款返佣金在行业内很常见,不然那么多贷款公司怎么活。上海一般是千分之五左右,小银行返佣比例更高,大银行管得严格一些。”
8 z* p( g" w7 M* x
: F! d& d, [2 y* ^- C' l1 _$ e7月末,江苏银行业协会发布印发《关于禁止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返佣共同维护银行业公平竞争秩序的倡议》,其中倡议银行严格规范与房屋机构的合作行为。不以任何形式向房地产开发商、房地产销售机构、房产中介机构等任何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第三方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个人住房贷款客户支付佣金或权益。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转账、现金支付、购物卡、储值卡券、加油卡等各类行为。
; W# f; ?& Z8 U6 ^5 S, H8 Y& j3 H" V- \
有江苏银行业人士证实了上述文件的真实性。江苏省银行业协会除了发出倡议,还要求每一家会员单位都签承诺书,之后如果违反承诺,协会可以采取自律行动。
6 U3 P1 N& |7 k; v8 F/ V" e( V" q. ^; v: |
有中介伪造资料骗贷款! |% ?% @6 S% {+ F7 u* [
& r+ _/ B2 _4 g% c1 A: ^0 [背后暗藏风险1 c9 |. y/ X# J
1 x- r, @% _1 P- K N O( \7 x
房贷“返点”背后,暗藏着巨大风险。, p* g. G0 @1 H5 w
! \3 a) [1 \& J0 \
有国有行人士提醒,贷款中介相对比较混乱,在目前楼市环境下,正常合规的业务少了,为了生存,他们可能就会动一些歪心思,最关键的是一些不良中介对银行贷款审批流程很熟悉,甚至会以帮助贷款人的名义,联合起来伪造资料骗取银行贷款。常见的如伪造收入证明、交易流水或工作单位信息等等。
8 K& u* v( G; s8 u( I8 w: e: p+ |! G+ Q1 N
该人士表示:“甚至有贷款公司员工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诱导消费者高息借款,这不仅给客户带来风险,有的客户被骗后还到监管机构投诉银行,也给银行带来了消保麻烦。”
1 V( U( D# t, J6 `2 q# i- H4 U8 X L$ x; |; K
房企人士也认为,不管是二手房交易还是新房的返点,对于整体购房金额来说都是小数目,购房者切忌因小失大。
( q2 _- @/ y% T1 B2 M
7 J2 z3 ?2 |, U& i. Q房贷“返点”现象为何抬头?' U c3 m' Z. M7 |2 P9 ?& s
4 }/ P8 G9 s0 g) d; c2 }& O/ E事实上,房贷“返点”已不是新现象。
) U* r+ a9 [! A: M' n& o& `; g, ^- M9 j7 f" h: r+ j
有业内资深人士表示,所谓房贷“返点”是指银行为了争抢房贷业务市场份额,向提供房贷业务的相关中介机构提供的一种佣金,此前并不会直接返给客户。现在,已有购房者绕过中介,直接与银行合作,并将“返点”经历分享在社交平台上,备受关注。* G+ }& N2 P, [& V4 `% L! S) U
8 G- E3 \+ U) p# ~& ?- x5 y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解释,出现房贷“返点”现象,本质上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房贷规模不断缩减;二是贷款利率不断下行,银行业净息差不断走低并伴随放贷压力增大。
& I' t4 l. q: [- |0 j& T% _! L; o% g9 q
“一方面,部分银行为了争取客户,非理性过高提升‘返点’比例,可能导致市场出现潜在风险。同时由于返点比例高,也会直接挤占银行利润空间,导致净息差不断减少,不利于银行长期运营。另一方面,不排除部分中介可能会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例如协助客户提供虚假材料,增加了银行的房贷风险,银行也可能会忽视对贷款质量的把控,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进而增加金融风险。”张波称。3 P1 k2 d, P! o! H
- A" a0 P! J/ t) z9 m: g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关荣雪指出,房贷返点可能是开发商和中介为了吸引客户、提高销售业绩而采取的策略,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激烈或者房地产市场低迷时,返点可以作为一种促销手段。另一方面,这种行为可能在一些地方或机构的监管盲区或者执行力度不够的情况下得以持续,银行方可能由于市场竞争压力、合规执行力度不一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默许或参与返点行为。开发商和中介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增加销售量,而银行的动机可能包括提高贷款业务量、促进特定产品销售等。返点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市场交易,会扰乱市场秩序,导致“内卷式”恶性竞争。
# r: X" P( Q: j/ a& X
0 A+ W$ M( s. `;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