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迷惘是什么状态 & |' j: ?9 F, c4 G q1 Z
3 z* i6 c7 ]& E: f, g& h c+ _ 如同惧怕失态一样,人们惧怕着迷惘。因此他需要一个黑白分明的世界,为了解除灰色,模糊不清或模棱两可所带来的焦虑,他宁肯得到错误或不完整的答案。2 q$ v7 L( L' D& [$ z ]2 F$ b
% W( @: _8 X: J' ?: t 这种对迷悯,对矛盾的惧怕是与他早期的生活环境分不开的,那环境迫使他有决断能力,有主动精神,思维严谨,头脑清晰。这样的头脑很难同时接受那些模棱两可的,矛盾中的事物。
% `, i* m/ H0 v' F+ _$ ?- m! F ' P2 Q1 w" P, j0 {0 X$ I
他需要鲜明的界线:好或是坏;对或是错;道德或是非道德;疯狂或是理智;友人或是敌人。这使他难以在生活中取一种变通坦诚的态度。对他来说,不存在有什么过渡区。例如,根据他对正义的传统观念,一个人不是清白无辜,便是罪责难逃,不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夹在这二者之间。任何行为都应是泾渭分明。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会存在相反的、矛盾的因此,这事实令他不快。
0 y- |, ] ~( y( X6 B
$ [$ U- L/ V: H, Z7 ?" Z 无法忍受迷惘与矛盾,人的情绪会受到直接影响。逐渐地人变得刻板,僵硬,这形成一种世风,要么统治别人,要么被人统治;要么强大欺人,要么软弱可欺。这使他无法愉快地,充分地表现自己,--时而以一种方式,时而以另一种方式。因为一旦闯入“禁区“,比如说,表现了依赖性,他马上会感到不适和焦虑。: Q: U4 c1 D: o$ R8 O9 X& e* p* \
% x/ k: F$ [2 M' V5 W
迷悯之所以令人困惑,是因为人不能一眼就看请构成它的各个不协调的部份。“我并不感到迷悯,“一个学生说道,“这就是我!“从表面上看来,这就是我这句话并没说错,就像一桶牛奶一般。牛奶就是牛奶,难道不是吗?
* M! B! |/ k; z" S8 O' l % Q5 s% b) ~3 ]5 r! R4 ^ U$ X
人可能在未来的人生中都生活在迷惘中。这个 世界的纷争能否找到简单的解决办法是个令人怀疑的问题,而不管男人对掌握自己的人生感觉有无把握,人们的命运有一部分并不由自己控制。
|" v4 O. a h 8 d! U# |* w& S3 V
从清晨到晚上,当男人试着做如何度过这一天的决定时,接连输进的资料会在他们脑海里引发起一场思想上的纷争。从他们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开始,到疲倦在回到被窝里为止,有各种不同的事情需要他们做决定。( T& n, U" t4 G
除掉外界因素,在男人内心深处,他们还和一些更令他们不安的不确定感在挣扎着,这些不确定感包括他们的健康、年龄、生活的保障及我们存在的意义。通常,男人不会把这种感受向人倾吐。这只是一种日复一日向男人身体里每一个细胞侵袭的程序,使男人宝贵的精力被浪费在不能促进人类福祉或维护人们生命的思维里。/ D; h+ Q7 V5 Q5 T7 g
: u8 j6 g, d% V& [5 C: q( k
有些人由于无法接受不确定感是现时人生必有的现象,因此渴望回到“美好的往日“里去,在那个时候,一块钱就是一块钱,一个男人就是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就是一个女人,而一支烟才花5分钱。诚然,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促使许多崭新而令人惊吓的问题产生,但就像某个人所说的一样,“很多事情在汽车时代的确比手推车时代更容易出差错,但这个事实并不表示我们就得回到手推车时代去。“0 e! q2 I3 S/ N& X6 ~/ k
9 O7 S' _2 [. o- H E% u2 _4 c
不论有多困难,大多数的人仍试图替自己内心的混乱找出解决之道来,原因是人的心灵无法永远忍受抵触。
" R, e6 h: G: N: p1 {% `: X. O1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