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播网客户端 (综合)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正式发布,全称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文件要求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w7 |/ }# X- B1 I% F2 j) q7 c# z
中央一号文件: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
# N5 v2 E+ [" Q0 B5 @ 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管好用好农村资源资产。扎实做好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探索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的有效实现形式。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健全收益分配和权益保护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对集体收入提硬性目标,严控集体经营风险和债务。持续深化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专项治理。推进新增耕地规范管理和合理利用。
8 l9 |/ O9 r- w1 {: B, Y0 M 据央视新闻报道,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解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要用“改革”这个法宝来破解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难题和挑战,从而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改革的重点,首要就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三块地”(承包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上要进一步下功夫。
8 m, N- o, g9 W2 ]% Q: V" t' g! I 其中,“宅基地”,就是农民合法取得的住房,可以通过入股合作等方式进行盘活利用,但是在宅基地的改革过程中,要注意守住红线和底线。城里人下乡到农村买宅基地这个口子不能开,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这个口子也不能开,这样的底线要守住。
' o: Z+ b* Q+ t$ ?3 X+ \ 今年将有哪些农业补贴?怎样拓宽增收渠道?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如何提升?记者梳理发现,文件重点提到以下6类群体。
/ U' l7 u$ r( v @庄稼人:各项补贴政策关乎真金白银
# r4 @2 \) c5 Y$ _' E8 P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其中除了包括我国已连续21年在稻谷主产区执行的最低收购价政策外,还将继续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政策,稳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
5 j0 U/ Q# N4 A+ l" J2 O( k4 C5 b 同时,文件提出要降低产粮大县农业保险县级保费补贴承担比例,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鼓励地方开展粮油种植专项贷款贴息试点。健全粮食主产区奖补激励制度,加大对产粮大县支持。
' | i Z/ }+ L8 ~- Z9 G) Z6 I4 n 值得关注的还有,今年我国将启动实施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做好资金筹集和分配。这代表着在中央的纵向直接补贴之外,来自粮食主销区的真金白银补偿,也将让抓粮、种粮的产粮省份获得更多收益,这些收益最终也将回馈到种粮人手中。
7 ]! K( A0 B' ? @在乡创业者:新产业新业态将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 k8 c4 f( ~8 p" P' P; Z- W 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第三个章节,要求助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其中多项举措将惠及在乡创业者。例如,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方面,文件要求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提升乡村旅游特色化、精品化、规范化水平。5 ]0 [( s4 B. k0 y4 ]( g
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方面,文件提到要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将联农带农作为政策倾斜的重要依据。引导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农户等紧密联合与合作,通过保底分红、入股参股、服务带动等方式,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 \* b' {% D2 C( P' e5 u& n: l' i 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方面,文件还指出要引导农民发展适合家庭经营的产业项目,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记者注意到,“民宿经济”这一新词汇是首次亮相中央一号文件。1 H1 f% L, ]! T E* a
@农民工朋友:大龄就业受扶持,工资支付有保障
+ S$ N: w! W: s5 G( }) a 进入21世纪后,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及“农民工”的次数有109次,几乎每一份一号文件都会关注到农民工朋友。202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再次提到,要加强大龄农民工就业扶持。大龄农民工第一次被文件关注是在2024年,文件指出,要做好大龄农民工就业扶持。今年的文件延续此前精神,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F U$ {7 j* z# X# B
此外,文件还要求,推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和有效运转,依法纠治各类欠薪问题。记者了解到,我国中央一号文件自2008年起,首次提到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建立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2020年5月1日《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正式实施。最近几年来,多地已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全覆盖。
6 i/ ~% P; B0 x, V c @乡村医患:身体健康也能“被奖励”
0 Z8 X' D6 p4 l 在医疗方面,文件提到要提高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具体来说,文件要求以人员下沉为重点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中心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推动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传染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和爱国卫生运动。7 i# F! |% }' n) W3 J
特别要提到的是,文件要求健全基本医保参保长效机制,对连续参保和当年零报销的农村居民,提高次年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这或许代表着,在激励参保,增强保险基金稳定性的同时,一方面农村人口的“健康”也可被“奖励”,有助于疾病的预防,另一方面也能强化大病风险的分担,降低农民因突发高额医疗费用陷入贫困的风险,保障了大病治疗需求。4 ]0 s1 n% U0 D0 }
@乡村师生:学生营养问题时隔五年再被强调
# L9 [# ~* Q0 g" S, l# G* `- s 在教育方面,文件要求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和消防、安全等管理水平,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全面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确保食品安全和资金规范使用。这也是自2019年后,乡村学生营养问题再受文件关注。( ^* {4 `! p7 u, o; Q4 d2 I6 Z
具体到人才培养上,文件提到,提升涉农职业教育水平,鼓励职业学校与农业企业等组建产教联合体。扎实推进“三支一扶”计划、科技特派员、特岗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
0 X2 W3 o) j+ s) Z) W% \ 此外,在城乡融合的背景下,文件也有要求,进一步提高农业转移人口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这也反映了我国对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视,降低入学门槛,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 N5 z0 U6 N8 T2 b
@农业转移人口:稳定就业者纳入城市住房保障范围" [1 l1 G8 G- ?5 @4 i& l% N
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最后一个小标题,提到要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这也是农业转移人口首次以单一小标题的形式受到文件关注。4 e. d8 z4 i1 }- k& Z
文件指出,要推动转移支付、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完善全国公开统一的户籍管理政务服务平台,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城市逐步将稳定就业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市住房保障政策范围。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探索建立自愿有偿退出的办法。# Q7 u: W- Q4 Y) ^7 p( S4 \& e2 E
文件还提到,要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事实上,在一号文件正式对外发布前,今年1月初,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正式公布,其中就提到健全全国统一的社保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对于农业转移人口来说,这无疑将扩大就业选择,享受同等社会保障水平,更好地融入城市。
% X" S: u. g! z' u0 W9 I( M( `* }+ g; T-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