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7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中女生VS职高女生,1张图看出区别,家长破防:现实得让人心疼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稿子

2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580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4-10 11:39: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都说高考的人生命运的分水岭,可若是学生连平等地站在人生分水岭上的资格都没有,又何来改变人生这一说呢?实际上自从中考分流政策落实之后,全国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招生比例维持在5:5左右,这个看似平常的数字,实际上划分了两条截然不同的成长轨道。
外界对于高考的重视,也间接导致中考作为另一道分水岭,其重要性往往被人们低估,而在中考分流的教育政策加持下,一半学生踏上高中的求学之路,一半学生只能进入职高提前学习谋生的技能,几张中考的试卷,已经将孩子们的人生割裂开来,他们走向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家长们对职高的态度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是孩子错过了高考这样好的机会,另一方面职高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氛围也令人担忧,可纵使家长们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可当看到这张高中女生VS职高女生的对比图后还是无法避免的破防:只因这种对比现实得让人心疼。 在传统观念中,高考的是最重要的人生大考,各家媒体对于高考的宣传力度也远大于中考,殊不知正是这样的认知偏差导致许多学生和家长对初中阶段的学习准备不足,错失了重要的发展机会,中考分流下错失的机会,不仅仅是参与高考的资格,更是发展的限制和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翻阅网上关于高中生和职高生的报道不难发现二者之间的差异,高中生能凭借媒体走红的,不是运动会上举牌女生的出众气质,就是高中生参加重要竞赛后取得好成绩、被提前保送名校的志得意满。 但无论是哪种场景,高中生脸上始终洋溢着的是青春的笑容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职高生手中拿着螺丝刀等工具,在灰尘扑扑的工厂车间练习着专业技能,同样的年纪,却已经注定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
当坐在教室里的时候,高中的同学们正在奋笔疾书,为了高考的最终决战争分夺秒的努力着,而职高的同学们则趴在课桌上呼呼大睡,对于他们而言,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知识成了催眠的音符,而他们似乎对于这些未曾掌握过的知识早已不再抱有任何期待。 高中生和职高生的强烈对比,体现出了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教育方向的本质差异。普通高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升学能力,为高等教育做准备;而职业高中则着重培养实践技能,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就业市场,不同教育方向的差异铸就了两条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职高学生的教育和发展得到重视,教育工作者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唯一值得慰藉的是,教育资源配置正在发生变化,国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提升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同时,职业院校的升学渠道也在不断拓宽,学生通过努力依然有机会继续提升自我,这些改变都在为职高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而就业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随着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人才越来越受欢迎,职业教育的学生如果能够精进技术,同样可以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但无论是职业高中还是普通高中,学习态度都会决定一个人的发展高度,无论选择哪种教育路径,持续学习的能力都至关重要,在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只有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个人价值的提升。
虽然职高教学模式和就业前景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学生的家长们,都不该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教育分流往往会给学生们带来巨大的心理落差,尤其是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可能产生自卑感,教育工作者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抓住现有的机会,才是续写人生绚烂篇章的基础和保障。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 w; t" `# U9 _0 i7 y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5-11 12:14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