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14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炒股风刮进大学:有人上课时看盘 本钱多来自家长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6万

稿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27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2 09:4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来源: 新华网
+ i) X+ C$ p+ p6 j, y. D, ?4 }# O! |% W4 q“我觉得起码有一半的人,是因为现在牛市,随便买哪只股票都能赚钱,就进来的。”
3 k0 n3 ~+ k) W( [" S2 Y“同学们都是因为牛市入场,都很激进,投机心理很重,个个都奔着钱。”
, |+ d9 x9 W! L, F“我真的不认为投入这么多精力在炒股上,是一件好事。”, ^0 x% X* g% ?! Y7 ?- M& Q
张凯终于没hold住,一猛子扎进了股市。仗着在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学了3年的“武艺”,张凯说,在股市里“至少赚几顿饭钱”。眼下,像张凯一样想在股市里经历一下风浪的大学生不在少数。
: \- y9 a6 I" O3 S8 A$ ^近日,《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针对大学生炒股现象进行了调查。参与调查的人员中,有31%的大学生在炒股,其中26%的炒股学生投入了5万元以上。另外,记者发现,有些高中生也正在利用手机上的模拟炒股APP,进入股市摸爬滚打。
; D) L& v3 P' q- R$ E2 V学生炒股,本钱从哪儿来?爸妈知道吗?对学习到底有没有影响?他们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了吗?1 ?/ G. l1 _1 N
本钱多来自家长9 ]5 q! M0 U* `
禁不住诱惑决定炒股后,正在对外经贸大学读大三的柯永跟家里申请了一万块。妈妈二话没说就把钱打过来了。现在两个月过去了,盈利20%。其中两次补仓,资金都是妈妈主动给柯永的。
$ f* Q) E. d! }5 `“都是我给我妈做风险教育,跟她说: 股市有风险,不能再这么玩儿了。 可我话还没说完,她钱已经打过来了……”对于在家做全职太太的妈妈来说,学国际贸易的儿子就是自己最值得信任的私人基金经理。3 A$ b" s/ B# i: @
根据《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的统计,76%的大学生炒股本金来自于父母,83.5%的学生父母知道并且支持孩子炒股。不过,比起指望着孩子赚钱,更多家长把这笔钱当成给孩子投资理财的学费。
5 j; {6 J5 l8 U) @  M( z, m南葛投进股市的一万块,也是妈妈给的。不同的是,南葛的妈妈也曾炒股,经历过2007年前后股市那一波由牛转熊的起伏。当学金融的南葛跟她申请一笔钱炒股时,她明确地告诉19岁的儿子:“既然学这个专业,进去经历感受一下是可以的。”; B% o3 e  b7 m0 y
有些同学正是因为父母从事相关行业,从小受到熏陶,才早早接触股票,其中不乏中学生。高峰的爸爸在银行工作,他就读的高中坐落在北京金融街当中。浸淫在这种环境里,尽管还在读高二,但高峰已立志未来从事金融方面的工作。) V- j- D( S7 T( I- l3 [: _
4月开始,班上流行起一个新的“游戏”——模拟炒股。只要下载一个APP,并注册登录,就能获得100万元的虚拟炒股资金。模拟盘和股票实盘完全同步,操作也一样。22人的班里,包括高峰在内,有小一半同学在玩。
. x* `* ~" v: g爸爸得知高峰开始模拟炒股之后,不仅没加阻拦,茶余饭后还会给儿子推荐股票。爷儿俩一起分析行情时,高爸爸难免会产生薪尽火传的满足感。
4 D' N5 e9 h  W3 J- d  Z同班的包磊比高峰早“开户”一个礼拜。自从“炒股”以后,包磊说他对新闻的关注格外多了起来。每天必看《新闻联播》,尤其关注领导人出访信息。“一带一路”“P2P”等热词,这群中学生“股民”们都是从概念股认知的。. M8 U, ?% P+ Z9 p
身为班长的包磊告诉《新华每日电讯》记者,以前的课间,同学们凑在一起,聊的多是作业、游戏、球赛,现在这些高中生们课间一起盯盘,午休时聊股票行情。以前大家比游戏装备,现在他们比股票收益率。. @3 R; M0 O# {8 \  k3 j
为求职做准备
4 G. q9 R& ]- X3 K3 J8 V大学生也有用模拟盘炒股的。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系大三有一门名为“证券投资分析”的课程。模拟炒股是课程内容的一部分,结果将会计入课程期末成绩的25%左右。
* h6 _4 p7 w, ]) t2 ]4 p这门课程的老师,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的教授严渝军对《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说,从去年底这波牛市开始,选课同学就明显多了起来,“尤其是这一两个月,晚上面对全校各专业都开放的两节公选课,来听课、蹭课的同学挤得教室都坐不下了。”
% o# d2 F1 r' F" R梁瑞说她感觉正是因为上了这门课,周围同学进入实盘炒股的人才多了起来。“反正炒模拟盘也是要看盘的,就实盘和模拟盘一起炒。”梁瑞在模拟盘的收益率已经达到了30%,也准备进军实盘。
/ N3 `5 z% U7 O1 ^“毕竟模拟盘和实盘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承受的心理压力和风险预期有很大的差别,我还是希望能够真实地体验一把。”梁瑞现在课余在花旗银行实习,未来也打算在金融投资领域找工作,她觉得早点开始炒股,也是她为投身职场所做的准备。# m. T7 v4 L: K* s5 ^! h. H
和梁瑞有相似想法的同学,多数是经济金融等相关专业的。传统的文史哲或数理化等专业的同学对炒股的兴趣远没那么浓厚。南京大学英语系的刘慧对《新华每日电讯》说,“我们外语学院并没有听说谁在炒股。”山东大学数学系的赵龙师则表示:“我每天作业都做不完,课表也是满的,根本就没空炒股……”
" X$ h& |( q% x4 C/ ?1 H相对于名校,来自二本、三本,大专和民办大学的同学们,对炒股的热情反而更高。宁波大红鹰学院新闻系的刘小溪告诉《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炒股是她为自己找出路的一种办法。“我念的这个专业,名校研究生毕业都不好找工作,更别提我们这些民办大学生了。炒股的话,运气好能赚点小钱,运气不好多少也能了解一下其他行业的情况,为换方向找工作做个铺垫。”2 u2 ?* D& w$ m
不像投资像赌博) p5 f8 |! p. a: k
在严渝军老师看来,学生们进入股市实盘体验一下,未尝不是一件学以致用的好事。他希望同学们能在炒股过程中培养出自己的一套逻辑分析方法,可是课后学生发邮件向他提出的问题,还是主要集中在荐股和盈亏上。
5 x* J: P* q4 a3 ]# ~' M他建议“同学们应该在知道怎么选股、怎么选择时机,基本面和技术层面的分析都掌握了以后,再真实地操作。”可是并非所有同学进入股票实盘交易之前,都做好了这些准备。
8 O; Q/ R4 r2 P' v; w. c- R+ Y7 Y会计专业的栾苗说她“不太懂,各种线也不会看”,就是跟着同学里的“股神”炒,人家买什么她也跟着买什么
% W3 O0 b. \7 D) x; ^* ?+ h在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就读的张旭倒是会看各种走势线。他感觉这和他们工科生会接触的一些工程机械原理挺像,寝室里几个同学热情都很高。至于基本面、公司成长性的分析,“我们都不太care(关心),反正现在的股市也不是真正的价值投资。”
7 \6 _+ k  S1 T7 _3 Q3 g8 f柯永曾上过名为“股票市场分析”的课,但觉得帮助不大。虽然为了写论文,他也查过一些资料,看了点技术指标,会画几条辅助线,“然而并没有什么用。那些理论,放在股市上看,有的说得通,有的说不通。”和许多接受采访的同学一样,他认为“炒股主要还是靠消息,更像是在赌博”。
# R6 V% q+ U- E2 x: u( N" R* S很少有人考虑亏损5 |+ m6 Y; B# }' ~( b% o" \5 g+ d
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很少有大学生会去想亏了怎么办。各校各专业的同学面对这个问题,无一例外都会说同一句话:“现在这行情,就算亏,也亏不到哪里去。”, {7 a' Z! a8 Z/ W3 n- _4 S
“我觉得起码有一半的人,是因为现在牛市,随便买哪只股票都能赚钱,就进来的。”梁瑞说。她的感觉和《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所做调查的结果相符,有51%的同学直言不讳自己炒股的目的“就是想趁牛市捞一笔”。3 O# C. k! A( J+ A  O9 d
和社会上股民常调侃的“侠之大者,为国接盘”不同,不少大学生深信国家对股市的调控能力。虽然也说不出明确的判断依据,但不少同学都相信牛市会持续到今年年底。一位受访的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学还诗意地认为:“股市会站上前所未有的1万点高峰,届时我将一览众山小”。
( P, k. s! t# F9 l1 _) B即使是“并不太懂”就把两三万块投入股市的栾苗,也看得出创业板早已脱离价值的疯狂,但她还是坚信自己“肯定不会被套。就算有泡沫、有风险,但是国家会控制的。国家是不会让股民去兜底的。”
, p  J4 r: ~- v1 ~- I# I& m$ E和她相似,经历了5月28、29大盘连续两日的“跳水”,之前赚得都赔回去了,北京工商大学环境科学系的孙迪也仍然“感觉国家不会任由大盘这么崩下去。”" s0 }4 t( q  T! O
毕业于北大经济学院金融系的季天鹤告诉《新华每日电讯》记者,他上大学期间,正好赶上上一波牛市,当时校园里洋溢着一模一样的炒股热情。现在回想起来,毕业后一直在金融领域工作的季天鹤觉得“当时还是不懂。虽然自以为懂得挺多,但当年我作为一个大三学生所能掌握的知识还是太少,老师虽然会提醒,但学校面对本科生的课程设置里,也没有一门关于风险控制的课。”7 \: g% P3 D: X( ?) ^
资本市场是残酷的9 P4 g: p) E' s8 [
日前有江苏的媒体报道说,南京某大学男生寝室的夜聊话题中,“股票”已经超越“女生”,排名第一。这种情况在各地高校里也都差不多。, t+ K" J5 {9 I2 M( U. t
一些同学因为炒股连作息都扳过来了。张凯隔壁寝室有个同学经常熬夜到天明然后睡一上午。自从开始炒股,这个同学每天早上8点半准会起来,等着9点半开盘。梁瑞的室友此前微博只关注明星八卦,现在则开始关注“大智慧通讯社”等炒股信息,“而且她真的是为了看盘,完全不听课。”; G- G: q1 ]- t- u
在北京电影学院数字电影专业的李申看来,“大爷大妈还有各种小白散户跑步入场就是危险的信号。”他已经把在股市赚的钱拿出来创业了。可最近一两个月,仍然总有同学问他“该怎么开户”“买哪只股票好”,李申的回答一概是:“劝你别玩儿。”
9 I% c; _3 \9 k' T从10岁开始,他就以家长的名义,把压岁钱投入股市,现在22岁的他已经是个资深股民了。中学时代就经历过2008年开始的那轮熊市,李申直到去年才收回本来,早就充分领略到了资本市场的残酷。
" L" V' K0 |& H& I0 O; n+ r" T# ^南葛也打算清仓了。他说炒股还是太消耗精力。上午九点半开盘的时间通常都在上专业课,只要掏出手机来看股票。“没有半小时肯定打不住。再一抬头,老师在讲什么已经跟不上了……”. P$ X4 S' Q. D, g! `) Q0 X
“自从开始炒股,我感觉校园生活就变得不美好了。”梁瑞的朋友圈里每天都能刷到股票信息,微信群里也都是七嘴八舌的讨论,让她避之不及。
; h4 _. ?6 n: e* D$ W& F“同学们都是因为牛市入场,都很激进,投机心理很重,个个都奔着钱。”梁瑞说,这种浮躁的氛围她入学3年以来头一次感受得这么明显。“我真的不认为投入这么多精力在炒股上,是一件好事。”(文中受访学生均为化名)
! h$ T9 S+ J2 L& ~3 I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4-6-2 07:30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038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