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新京报(北京)
$ N) G6 K- o: H9 W奉节宝塔坪一处移民统建房社区。1996年至2003年间,奉节在新县城修建移民统建房293栋,20000多套。 新京报记者 安钟汝 摄
0 F4 C F7 m1 O- n3 q4 z/ Q% R) W王老太又来了,每次到移民局,她都指定移民局局长吴应俊亲自接待,每次接待时间,都超过一个小时。& s% F# [ v& u6 A- z% H
吴应俊咕咚咕咚喝了一杯水,“还是反映移民统建房的问题。她在老县城没有产权房,非要住到统建房不走,让分给她一套。”
- z# i0 u! C. v4 ~算上6月初的这次,这是她第102次来了。吴应俊说。但按要求,她的房子是必须要被清退的。
5 i' `& J. P* G' F6 `, K+ {40多岁的吴应俊,可以说是目前奉节最忙碌的公务员之一。去年11月开始,奉节开始启动被非法侵占的统建房清收工作,半年时间,吴应俊说他和同事几乎没有休息日,每天神经绷得紧紧的。
! F; V* ^: @ y/ M8 e2012年,吴应俊调任奉节县移民局局长,第二年奉节就动议清理移民统建房。“感觉每天都在打仗。”吴应俊说,清收涉及目前居住在统建房的近两千户居民,谁都不愿搬,以各种方式软磨硬抗。- I8 A" p% R2 |# f0 S
奉节一位老干部告诉记者,移民统建房问题由来已久,现在已到了尾大不掉的地步。: G, j! e3 t3 _9 A# `* F2 F3 S
“侵占者”' |. }5 ~; u! [" i# ~
“狗都住得,人住不得?”一些居民说,这难免不让人红眼,干脆撬锁住进安置房。# T5 m7 i3 C! h0 x2 |7 m- w# Y
统建房,是指在三峡工程建设期间,为了安置三峡移民而由当地政府利用三峡移民资金修建的安置房。; y* |8 v+ x; T1 k
据了解,奉节县移民统建房建设于1996年至2003年间,共分两期,主要为了安置因三峡蓄水而整体搬迁的老县城移民。在老县城有房产的居民,可以在新县城获得一套相应面积的移民统建房,没有房产的居民,“主要利用廉租房安置。”
1 C; ?# E! z+ X e* X. t奉节在新县城修建了移民统建房293栋,20000多套,面积近91万平米。 H' i( J" Z4 Q9 p2 x5 C# z
吴应俊介绍,当时符合条件的老县城移民都已搬入了统建房,先后共安置移民超过两万户。
3 k4 e; E1 V1 O4 d3 v; J4 I# i" g2014年10月,移民局对移民统建房摸底发现,除去符合条件的移民住房,还剩余2142套,4.5万平米。3 d: @) S$ s% X9 Q3 X- f
“实际上,就是当时盖多了。”当地一位熟悉情况的老干部说,但这盖多了的2142套并没有空置,用吴应俊的话说,“因各种原因,被某些单位和个人侵占。”
) F; z7 w! F/ A( ?/ i' K这些“侵占者”情况不一。$ @( k( _0 W+ u+ F& k! i3 A1 b
陈更、葛海(均为化名)住在三马后山的一处统建房小区。他们坚称自己不是非法侵占,而是合法被安排进来的人。他们的底气来源于一张证明。( X& w: d( }; D, Y+ c* G$ F/ ]
“六年前,移民局把我安排在这里,我有证明。”陈更向新京报记者出示了一张奉节移民局开出的手写便条,便条上详细写着陈更的住处,并且加盖了奉节县移民局的公章。
6 ~- s8 s% q1 [" b( ?+ f' E6 x葛海是奉节中学的一位退休教师,奉节县城搬迁时,没有住房的葛海找到了移民局,要求解决住房问题,移民局就给葛海开了一个条子,将他安排在三马后山32栋一套住房内。# ]: ]. a& G" V2 L% Z$ i3 B
“在奉节移民统建房内,像陈更、葛海这样从移民局拿了条子住进来的人不下800户。”吴应俊承认这些条子确系移民局所开。“为了不影响三峡工程,地方政府就把老县城没有房产的租赁户、棚户区居民临时安排到了剩余的统建房内,这是作为过渡房让他们住的,结果一住进去就不愿意出来了”。
0 V K8 u" K0 `5 Z“最大的问题是把这些人安置到统建房以后,没有做好有效管理,造成了移民统建房的失控,给现在的清收工作造成了困难。”/ u, M6 f7 P! G1 @0 d
除了这些“条子户”,有的空置统建房是作为临时避灾房使用。
, b+ o8 h5 w6 N9 J9 s- D按照移民局规定,临时避灾房用以安置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居民,一旦灾区秩序恢复,必须上交。
1 k- o5 z. ?- U8 ^5 t/ Z' b+ N2009年,奉节师范附小幼儿园附近一个商业小区发生裂陷,政府把一些居民转移至三马后山一栋统建房内用以过渡。灾情解除以后,一些过渡居民却不愿意搬离。张涛(化名)直到现在还拿着钥匙,搬出之后,把房子作为仓库使用。4 B2 }' t4 q) J3 H+ d
“因为管理混乱,一些没有住房困难甚至和移民沾不上边的人也住了进来。”一位熟悉情况的老干部说。+ w% Q8 A5 q/ _% j' S
来自奉节农村的刘先菊(化名)并没有统建房的入住资格,但2012年,她从片区负责管理空置统建房的胡秋来(化名)手中租到一套两室一厅。第一年房租是2200元,目前房租6000元一年。& W/ Y, V% _2 ^5 B E, O
据社区里的群众介绍,胡秋来掌握着七套剩余统建房,全部用来出租,每套年租金在4000元以上。) G3 b" V+ g8 ?$ Q# Z( K7 s) ?
吴应俊说,政策规定,统建房不能用来出租。胡秋来这样的人,是移民局找的专门负责对空置统建房进行日常管理维护的,都是社区的普通群众,移民局一个月给他们450块钱工资。
! E/ Y: A+ {* G5 B, V) o/ P. x“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监守自盗。”吴应俊说,“他们收的租金,都揣进自己的口袋里了,移民局并没有拿到。”0 c- ]2 h. F8 y' e T. J0 m: E/ w
统建房小区里的住户说,胡秋来还专门腾出一间统建房用来养狗。
" }* x0 V3 X! e: d7 L% z/ F. i“狗都住得,人住不得?”一些居民说,这难免不让人红眼,干脆撬锁住进安置房。半夜的时候,听到门口有呼呼啦啦的声音,第二天,就会看到新邻居。3 V" A5 E) N9 C1 G- A9 U3 a" E
新京报记者根据社区群众提供的地址,多次上门始终未见到胡秋来。
1 n, F* z. o- i C V必须解决的“顽症”
0 i- U4 K0 p6 F1 c* z* v& y6 P记者注意到,奉节县已把清收并合理处置统建房提到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高度。
3 ?& \5 D; m1 ?% Z% ~) @$ k' w2 [在奉节电视台、纸媒、广播、广场大屏幕等媒介上,依法清收被占用统建房已成为近来最热的话题。在奉节手机报上,每天都会发布统建房清收处置进度,城区公告栏、小区内则张贴着有关清收的通告。“看得出这次政府是下决心要解决,动真格的了。”一位当地老干部认为。; A6 l; U# _; P# t2 ~
2013年4月,奉节召开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决定收回被单位和个人占据的剩余移民统建房。2014年7月29日,奉节县召开“三大专项行动”工作会,剩余移民统建房清收处置工作作为三大行动之一正式全面铺开。奉节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统建房清收处置领导小组,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9 F8 B2 w9 J& g
据了解,奉节对被侵占的移民统建房将通过优先购买、公开拍卖、出售给房管所三种方式进行清收处置。. H; a0 j2 f9 k" @4 @* e4 ~, r
记者注意到,奉节县已把清收并合理处置统建房提到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高度。1 s" a ?" D, I* ?0 e) f4 Y
今年1月29日出版的夔门报登载文章说,多年来,因管理缺位,奉节县剩余移民统建房大量被擅自占用,导致移民资产流失毁损,此行为无视党纪政纪国法,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违背了社会公平正义,破坏了正常移民工作秩序。为此,群众怨声载道、深恶痛绝,部分县人大代表和县政协委员通过议案和提案也在反映,大声疾呼要彻底清理统建房。面对如此困难复杂的局面,县委县政府下定决心要彻底清收、合理处置统建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正本清源。: W" n2 O0 ]+ f. ?# j2 G6 g
重庆市移民局副局长彭亮也表示了对奉节的支持。他告诉新京报记者,对移民统建房的清理工作由重庆市移民局推动,各地方移民局具体执行,此次下决心彻底解决这个顽症。
6 n2 G/ ?; M4 ?" N& _3 U& ]吴应俊承认,对拒不配合清收工作的“侵占者”,实施过断水、断电、断气等强制措施。据当地媒体报道,在第一批清收中,对强占多套统建房的居民,由公安刑事拘留非法出售统建房的2人,起诉至法院2户,发送律师函65份。对多次上门无法找到住户的335户,由街道办、移民局、公安局、公证处一起对该房屋清收封存,对房内物品按无主财物依法处置。
# m# S7 @/ n: u. Y# v1 |“优先购买权”1 [% P2 s% O6 ~7 }4 |* F: e
一位居民举例说,他目前居住的统建房每平米买的话3200元,而位于新县城较为中心位置的高档楼盘滨江国际,才卖四千多元。* _( S4 W( L3 M5 k' D
对统建房的侵占者,吴应俊将其分为四类。
# r3 b& \ Z3 Q一类是承认自己侵占了统建房,但愿意出钱购买,就让他们优先购买;一类是无人户,本来有住房,却又撬了锁,在侵占的房子里堆放杂物;第三类是无房户,因为搬出统建房,无处可住,就占着不愿意搬离;第四类是问题户,这些人有的和移民政策沾边,或是在老县城就存在房屋产权纠纷的,也不愿意搬离。
# D+ E* C3 ]. }对于第一、二类,移民局已经强行清收,吴应俊告诉新京报记者,这类侵占者清收出400多户。# Y9 P x6 z) x
“最难解决的是第三类和第四类”。“他们有实际的住房困难和问题,但是根据有关移民资产管理政策,又不得不清收。”1 d$ T$ c" m3 F2 k3 F; q
吴应俊告诉记者,为了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目前非法居住在统建房里的群体可以优先购买。居民一次性付清购房款优惠10%。* c5 v( {; y: V
然而,对于这个“优先购买权”,大多数人并不买账。一位居民举例说,他目前居住的统建房每平米买的话3200元,而位于新县城较为中心位置的高档楼盘滨江国际,才卖四千多元。
5 K# R5 z! A2 G Z“不愿意买,又不愿意搬离。就成了钉子户。”吴应俊也很纠结,“截止到5月初,清理拍卖统建房不到800套。”而对比上面要求的2142套的任务,完成了还不到一半。+ Z8 _0 M! t& U4 v. Q
重庆市移民局副局长彭亮告诉记者,对于剩余统建房,拍卖后剩余部分将交给房管所,作为廉租房出租给有住房困难的群众。1 h" D6 S, g; F9 c- N' s/ ], q' V
按当地媒体登载的数据,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全县剩余移民统建房公开处置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优先购买、公开处置、出售给房管所三种方式合计出售统建房730套、3.17万平方米,成交金额达9638万元。其中,通过公开拍卖成交的346套统建房评估价为3624万元,拍卖成交价为5076万元。% Y+ T5 J; j2 v' `# R
吴应俊告诉新京报记者,第四批统建房清收拍卖工作已于6月6日启动并公示。3 |% a! X, N7 Z7 [: A S8 R% _9 c
尽管工作很难推进,但吴应俊表示,“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移民统建房清收工作。”2 Q2 r" R- r6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