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 % p: ^/ t# y# B2 e8 k
取消两融强平安排,允许自行商定补充担保物期限比例等 7月1日晚,继监管层连续公布降低交易费用、短期 公司债发债主体扩容至所有券商以及 两融债权资产证券化放行后,再度公布了经过征求意见并修订完成的《证券公司 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 根据办法规定,监管层将取消有关两融的强制平仓安排,而允许券商同客户自行商定补充担保物的期限、比例等。
; Q- S7 S/ r! w' _: A- k7 W事实上,这一规定的下发或需及时 拯救了部分已出现深跌的融资标的个股。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截至7月1日收盘,已有不少于101只两融标的股半个月累计跌幅已超过或达到40%。 事实上,沪深 两市的场内融资余额已连续第7个交易日缩水,期间融资盘缩水规模已超过2000亿元。 新规或“解救”101只融标股
2 n0 l# D& k. W+ B( }7月1日,沪指再次迎来单日深跌,全天跌幅达-5.23%。
+ f3 S- X4 W- {1 {而与此前调整有所不同,改日下跌更为明显的主板市场则包含了较多的两融标的股,而这亦引发了业内对券商两融风险的更多担忧。, {! g6 Q9 U* N
据福建一家券商营业部负责人透露,根据当前两融市场的常规杠杆,个股累计跌幅超过40%时,通常对应客户的维持担保比例也将低于150%,并进入濒临平仓线的危险境地。
. p. O6 \0 Q+ G* B“据我们的测算,一般个股跌40%左右就会下破警戒线范围,我们将通知客户及时补充保证金。”前述营业部负责人表示,“在40%这个位置,如果再度下跌很可能导致平仓。”5 Z! R7 P+ z# G# ]2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6月15日至7月1日,沪深两市共有101只融资融券标的股累计跌幅已超过或达到40%的危险状态。
; W+ z+ L. G% W2 |' P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截至7月1日的沪指点位略高于6月29日的近期低点,但前述累计“超跌股”的数量已多于彼时;统计显示,截至6月29日收盘,自当月15日以来累计跌幅不少于40%的个股仅有58只,而超过45%的股票仅有5只。
) e0 [9 N. c7 C0 q这也意味着,经过两天的市场震荡,股指虽并未跌破前期低点,但处于比较危险状态中的两融标的个股的数量却放大了近一倍。& ~: C0 v' X9 d' @& z8 X* D
“主要是昨天上涨的主力是 创业板,主板启动不明显,而一些弱势股的回升也不给力。”北京一家大型券商高级策略分析师表示,“今天尾盘主板再次跳水,导致前期跌幅较大的个股再次受累。”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前述101只两融标的股在6月15日至30日期间,累计融资净偿还额约258.32亿元;而截至30日收盘,该部分股票合计融资盘余额约1577.78亿元。
0 r) D1 v; Y, B3 m不过亦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前述101只个股的融资总额较大,但真正于高位融资买入并持有至今的筹码占比“未必很高”。
. W4 }+ k8 A# ~7 o“首先这些融资盘并不都是6月15日之前的高点杀进去的,其次许多之前持有部分跌幅较大个股的融资客户,中途割肉可能性也较大,所以可能存在平仓、爆仓风险的融资规模并不大。”前述营业部负责人称。6 P( b& V* M. Y
两融规模7连降' t2 J0 A2 N9 L3 l1 i* J" D/ Y4 {( x
在更多两融标的股进一步向下深跌的同时, A股场内融资盘的规模也正处于“逐日缩水”状态。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在6月18日达到历史峰值,为2.267万亿;6月19日至6月30日的七个交易日,两融余额呈环比逐日下降趋势,截至6月30日收盘,该余额已降至2.045万亿元。 这也意味着,仅在前述的七个交易日中,沪深两市的场内融资盘就已缩水达2219亿元。$ o" k3 H0 B8 p( F
有分析人士认为,沪深两市融资盘缩水的原因之一,与股指下跌导致市场情绪较为低落有关。& l* o" g! s( D( ]4 k2 O
“调整前,A股的每日融资买入额都能达到2000亿规模,有个别天超过2500亿,但后来每日融资买入额就开始下降了。”前述高级策略分析师称,“调整引发市场观望情绪的加剧,许多人不敢融资买入了。”+ [/ S3 m9 G; p. r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6月2日至15日期间,A股每日融资买入额均超过2000亿元,而6月16日至今,该值均未超过1800亿元,6月23日起更是低至1200亿元一线。
# b& o7 k/ c9 y! c4 R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在A股此轮调整的前期,融资偿还额也出现下降。数据显示,6月18日和24日两个交易日,单日融资偿还额均未超过1500亿元,但在6月26日之后的三个交易日,该值又迅速回到2000亿元之上。, k4 ^/ M9 B, A( Q/ d! f
“刚调整时融资偿还额减少,说明部分融资客户存在不愿割肉平仓的心态。”前述营业部负责人认为,“但后来偿还额的放大,则和一些股票价格撑不住风控线有关,一些客户会选择在被系统强平前主动平仓,这导致近期偿还额的增加。”
7 z0 H9 E6 D% O. v( k/ c x与此同时,融资余额的缩减也和部分两融客户主动降低杠杆的操作不无关联。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出于规避市场震荡所可能带来的短期风险,部分两融客户选择暂时主动降低、或放弃使用融资杠杆。
+ r, Z* ?/ B( O“之前有从券商、朋友、公司低息贷款融钱炒股,近期我把这些借来的部分都斩仓、偿还了。”深圳一位余姓个人投资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在我只拿之前的利润炒了,等形势明朗后再考虑加杠杆。”/ ^/ {0 g0 b m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市场传闻A股下跌背后存在部分机构融券做空的可能,但从交易数据来看,融券余额在前述调整区间并未大幅增长,反而较融资规模呈现更大幅的缩减。7 \, ]; ?+ A0 G& T* \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6月1日13日期间,日均融券余额为85.74亿元;在A股此轮向下调整期间(6月15日至30日),融券余额的日均值仅60.37亿元,环比下降接近30%。3 `; P; C, N2 D
- O! T7 M7 i+ M!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