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送保健品的事不少市民都听过甚至经历过,而这份免费的“馅饼”背后却藏着一个“洗脑”骗局。只要被忽悠使用上保健品,骗子就用小礼品套住你,最后用交会员费就能免费半年使用保健品谎言,骗取市民钱财。
& v# @5 ]6 l. Q j% ?儿子不给买保健品,老人竟以死相逼
8 W4 q2 u3 s+ d/ \3 M, N1 L10月24日晚,秦淮分局双塘派出所接到市民胡先生报警称,自己的老父亲要跳楼自杀,而自杀的原因竟然是没有给他钱去买保健品。2 H3 j) M0 a5 ], [6 l+ a1 z: w! u
民警立即赶到了报警人所在的小区,见到了在家中的报警人,此时胡先生正一脸无奈的看着骑在阳台上的父亲。他告诉民警他的父亲一个人住,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迷上了保健品,把退休工资全部用来买保健品不说,还经常找胡先生要钱买。; v( Y2 q! N' ]9 k! x
一开始胡先生也没在意,但随着家里的保健品越来越多,胡先生意识到了不对。这些保健品的价格从一开始几百元一个疗程,一直涨到数千元一个疗程。看着父亲好好的人一天要吃7、8粒,他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
9 V+ y8 C8 @# y7 z4 J% d; t- T! D! i终于这次父亲再次找胡先生要钱被他给拒绝了,让胡先生没想到的是,为了买这些保健品父亲居然骑上了阳台以死相逼。民警在了解这种情况后,让胡先生先稳住他的父亲,答应他的要求,等他父亲下来了,再由民警来找他的父亲谈话。见到胡先生松了口,答应给自己买保健品,原本骑在阳台边上的老父亲终于自己爬了下来。4 x! H9 O( s8 A( ^! w
民警将老人扶到房间后,民警和老人进行了半个多小时的谈话,这才知道了老人购买保健品的真相。1 N0 k8 y/ x; y, `* T
免费讲座大多是对老人的“洗脑”骗局
- q' j' k9 n0 G% [9 u/ s1 ]! i原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老人得知有一个免费的健康讲座在自己家附近举办,就抱着凑热闹的心态去听了。课堂上老师一个劲地说,人老了就要好好保护自己,自己亲戚就是因为生了病没钱吃药死了,说得声泪俱下,胡老爷子唏嘘不已。
+ Z. R) Q% b% C+ ?4 J0 `4 T3 B/ h就在这次保健会结束后,商家给每个老人都免费发了一个疗程的保健品,让老人们免费试吃,如果觉得效果好,可以继续找自己买。因为是免费的胡老爷子也没多想,领了一盒拿到家里开始服用。
7 o2 D# l9 d+ p6 r# K9 g& o+ a南京周边经常会有这样的讲座,老爷子突然就开始关心起这些讲座,而且还找到了不少志同道合的老伙伴。老爷子去这样的讲座越来越多,不管多远都要赶过去。一开始还能免费拿保健品,后来成为会员后,交少量会费就能领到半年的保健品。此后,这些保健品功效悄悄“升级”,一开始讲师说,这保健品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后来就成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老爷子对此深信不疑。7 } L s4 T* M, B& a+ g; c% [) A( }
民警问老爷子为什么痴迷保健品,老人说,因为我看到不少吃这个治好病的人。民警和老人解释,这些被治好病的都是托,什么病历报告证明,国家发的专利书都是假的。民警向老人讲起了近几年来悄然兴起的保健品诈骗事例,两相印证后胡老爷子才意识到自己被“洗脑”了。面对家里还剩余不少的保健品,胡老爷子后悔不已。
" t$ X5 M. ~# |1 G3 b记者调查>>>* Y Z2 B4 t% r+ u' Z4 r; } P
销售员暗地里夸大功效,但收集证据难, I( T: n+ N3 s4 N; `* I
记者从秦淮警方了解到,像胡老爷子这样的事情不是个例。为何这种行为很难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理呢?; Q4 m. b& ]' B6 [
原来,工商部门打击违法推销保健品主要看是否存在涉嫌虚假宣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无照经营等行为,但一些商家有正规手续,说明书、宣传单上并不存在夸大宣传,销售人员是暗地里向老年人夸大功效,收集证据非常难。- i7 U6 y' e& X* F# Y! @
同时,不少购买这些保健品的老人有“孤独心理”,缺少家人的陪伴,所以特别渴望有一样东西能来维系自己的健康,也就对保健品产生了依赖感。 4 A/ b z2 B8 d# D% C. h5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