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无论你是否来过这座佛家仙山,如今这里又多了一条引你探访的理由。山中一座大相无形的建筑“风铃宫”内,一部大型情景剧正在日日上演——一次布施,一次普度,一次欢聚,一次离别,都在于舞台上的此时此刻。 " K! `4 T2 w) \, A! W1 {! e
![]()
一个可以聆听,可以与之对话的建筑——风铃宫,风声响起,有如诵经之声。五台山又多了一处不得不去的景点。 一出受高僧加持的度人戏梦 提到五台山,有多少人心向往之,又有多少人嗤之以鼻?十一黄金周,又曝出关于这里的负面消息——有游客还未上山,就在山脚下被假和尚骗了捐。仙山之上,得道高僧也难免沦为到此一游式的背景,在镜头前显示出局促的笑容。只是这种中国式旅游的无奈,怨不得俗人,更怨不得佛。5 i3 b- K: H2 o" g
想要解脱,想得自由,想净化自己腐朽的心灵,登山入寺求见高僧之前,不如先求见自己。王潮歌导演的新戏《又见五台山》,取名“又见”不是在和你套近乎,一百年的雨雪、五百年的苍松、一千年的经卷、两千年的五台山,这些你肯定见过,也许是在今生,也许是在前世。1 q3 y9 H k+ C9 v7 K- z
剧院特殊的入场式中,以真人实境回顾了人的一生,巧妙地告诉观者,生命的长度,不过一念之间,人们从舞台穿过入座,犹如穿过自己的人生。演出中,360度不断旋转的舞台令人惊奇不已,有时候佛在高处,有时候人在画中。舞台的语言、情境的营造,将佛教的典故与依规演绎得如高山流水一般沁人心脾。至少在王潮歌的戏梦之中,每个观者的心灵都变得纯净如初。
( f+ \/ n1 {# q" l* p' }, T6 ?* M$ j; x: |3 o% v0 k5 c
0 B5 Q9 u( ~' d% X
一座在佛前无形消隐的风铃宫
/ F$ }9 d% N. G7 v3 O- O! {/ T ^( \' e9 M3 B+ }
五台山数百里之外的平遥古城,还有王潮歌“又见”系列的另一部情境剧《又见平遥》正在上演。《又见平遥》中,王潮歌创新性地放弃了舞台与观众席的分野,让观众走在剧中,走近演员身边。从与张艺谋合作的《印象刘三姐》一路走来,王潮歌在中国留下了十数真人实境演出,不仅是一戏一格,而且是一出戏便出一次大格,头顶“中国最具创新精神导演”的光环,王潮歌对自己没有半分怜悯和宽容,为了一个创意的突破,常常几昼夜不眠不休,有时咬着后槽牙问自己一句:“潮歌,你究竟为什么?”没有答案,便接着拼下去。为了说佛而不露怯,王潮歌反复诵读华严经,最终戏中的解读,得到了高僧的首肯。9 n, s1 I i# }' K1 U
与自己较劲儿之余,王导也落下个与别人死磕的坏名声。为《又见五台山》特别修建的剧院——风铃宫就是与人死磕的硕果,当初她对这座剧场的要求是:一个没有形状,正在消隐的建筑;一个可以聆听,可以与之对话的建筑。如此要求,一时间无人敢应,最后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朱小地呈上了草拟的方案。如今这栋建筑,就如一部展开的经卷,七个经折形成的空间渐次展开,上面镌刻着《华严经》,外墙挂满风铃之后,随风轻响,犹如诵经之声雨润入心。因为执着与用心,风铃宫拔地而起,五台山便又多了一处不得不去的景点。& z, P; c' V! J k* @/ c
" v, O @ m! k, e% |( a9 I: p( m
0 a! j d. B& t4 y9 z/ g) S4 V: k, K: g9 A v
3 c6 e$ l, @& F8 G9 M1 R
, E9 S7 Q# j" x& A周边逛逛8 |/ r' T! R- r2 e* {9 i$ F7 r
菩萨顶:位于山西五台山的灵鹫峰上,金碧辉煌,具有皇家宫殿的风骨,是五台山最大的喇嘛寺院,也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历史中,菩萨顶的地位越发尊崇,清末年间已然成为皇家寺庙。108级石阶仿若天梯直架,传说爬上这108级石阶,就能把108种烦恼踩在脚下。
8 m% b Q% M! B7 c
9 e; O( ^- @8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