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5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吃了30多年的毛家水饺,它变了!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6万

稿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274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9 10:31: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河西出发赶往新模范马路站已是上午10点,1号口出来扫到两辆报废的小黄车后心塞无比。拥挤的街道上打车无果的我,骑上小黄时已是饥肠辘辘。

顺着新模范马路一直往前骑,在右手边看到一个高高的牌坊,顺着牌坊拐进去,就到了令吃货们闻风丧胆的——三牌楼大街。二话不说,直奔在“鼓北”人民心里,秒杀M记、潘老板的春苗炸鸡。

两块盐酥鸡下口,香酥美味,但回味之后的油腻感,让没吃早饭的我有点迷失和惆怅。一抬头,看到街对面鼓北饺子界的天王——毛家水饺,决定去吃盘饺子,压一压胃里黑暗幽深的无底洞。

毛家水饺变了?嗯。

一走进店里,眼前扑面而来的清新感让我顿时打了个激灵。几个月前还是那个破旧的旮旯小店:昏暗的灯光,玻璃上的“福”字剪纸,被烟熏得黑黄的墙壁,凹凸不平的水泥地以及长年累月使用下来变得油腻的铁皮桌,竟然都消失不见了。

代替它们的是温暖柔和的灯光,木质的桌椅,平整光洁的地面,清新白净的墙壁以及非常fashion的木牌菜单设计,看得我一脸懵逼。老板娘笑吟吟地告诉我:新店刚刚装修好,10月28日刚刚营业。

稍稍适应之后,我开始打量变得“洋气”之后的毛家水饺。

店面做了装修升级,店里的东西却一点都没涨价。放眼望过去,除了15/份的油渣,竟然没有一样超过10块钱的,就连蟹黄水饺也才7元/两。

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之后,我开始琢磨点吃的。最爱的水饺口味要数香菇玉米、韭菜肉馅和鲜肉馅的。作为一个肉食动物,我点了一碗小馄饨,一两鲜肉锅贴和一两鲜肉水饺。老三样,每样都要尝尝老味道还在不在。

在收银台点完要吃的食物,收银发给我3张对应的小牌牌,就和80年代食堂的饭票儿一个样!据说,毛家水饺每年的“饭票”都不一样,突然很想知道,曾经缺席的那些年的小牌牌都长啥样呢?

点完单,我正要拿掏钱包,收银说现在可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了。店里还安装了客如云,直接扫码支付,方便快捷地感觉像取电影票一样。我说,没想到现在这么先进啊?老板娘一脸堆笑:当然啊!既然装修了,就要一步到位。

锅贴在一进门的窗口位置,靠自己取,其他的乖乖等着阿姨端上来。还没到饭点,店里的客人络绎不绝,座位一直没有空着。人们毫不介意拼桌,在这里本就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30多年,店里的托盘大爷早就练就了一身“轻功水上漂”的本事,无论店里多么拥挤,一只手托盘,气定神闲,脚下生风地在人群中自在穿梭。

记得第一次见到毛家水饺,是和南财的朋友在这条街上吃饭。他家晚上的人气爆棚,排队直接到了门外,成功吸引了我的目光。朋友一副见过大世面的样子对我科普,他家24小时营业,零点排队也不用惊讶!

对于南邮、南财、南工大等学校的人来说,毛家水饺伴随着他们整个大学时光。一晃几十年过去,毛家水饺的“邻居们”经过无数次变换,不知道什么时候旁边开起了coco奶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两家店中间那家只有几平米的,学生们淘碟的音像店突然关闭了。

吃饺子买碟的时已经远去,毛家水饺似乎也想着做出一些改变,悄悄翻新了店面。但30年的老味道,最经典的老三样,没有变。

还是原来的手艺+原来的味道

等待的时间,我看了一眼邻桌一对情侣点的菜:两份锅贴+两份馄饨+三盘饺子…对于年轻的好胃口真是羡慕不已。如果我有王大陆的嘴和XXXL的胃就好了,这样的话,玉米香菇、素三鲜和荠菜肉、韭菜肉馅一样来一份!

不到两分钟,一碗鲜活水灵的小馄饨就上桌了。煮熟后的小馄饨浮在汤里,薄如蝉翼皮包裹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肉馅,勺子舀一个轻巧地滑入了嗓子眼。

滴上几滴辣油,和汤里的荤油立刻把这碗馄饨变得活色生香。一碗下肚,寒冷和饥饿都被缓解了,松软温暖的小幸福在心头氤氲。

吃饺子和锅贴之前,重点安利下毛家水饺的咸辣酱!和醋混合蘸锅贴和饺子吃,美味加分!来毛家吃饺子锅贴的食客,一定不能拆散这对最佳CP。

早在南邮、南财人的朋友圈里,我就被毛家的鲜肉锅贴圈了粉。点锅贴的时候,老板说菜肉锅贴不用等,鲜肉的要等一会。没关系,等啊。

与草桥和七家湾清真锅贴不同的是,毛家的锅贴是猪肉馅的,吃起来更香。

使用纯正的菜籽油,做出来的锅贴金灿灿明晃晃。每个锅贴像弯弯的月牙,咬一口,汁水丰盈,面皮劲道酥脆。如果觉得有点腻味,蘸点咸辣酱和香醋,汁水和辣油香醋碰撞中和,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鲜肉水饺是毛家的经典。饺子小小一只,白白嫩嫩的,一口能吃掉一只。如果不蘸酱的话,整体味道有点偏淡,个人口味觉得没有菜肉的鲜美。

蘸上辣油香醋的话,口味立马提升了一个lever,醋的酸味和咸辣酱交错融合,烘托出馅料本身的鲜香。

老客都知道,毛家水饺的饺子汤和萝卜丁自取,吃完饺子来碗饺子汤,就着咸甜可口的腌萝卜丁,胃里十分舒服熨帖。

未来的30年,希望它还在

对于爱吃饺子的人来说,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他们对饺子是多么痴迷。只有在背井离乡,想家的时候,到毛家吃上二两手工水饺,仿佛回到家,吃出了妈妈的味道。

店里包饺子、馄饨和锅贴的阿姨共分成三波。阿姨们都带着一次性的头套、口罩、围裙和套袖,虽然是个小店,但非常注重食品的卫生。

肉馅都是老板当天在菜市场上买到的新鲜蔬菜和猪肉。和好的馅看起来青翠欲滴,非常有食欲。

最外面的隔断,一个阿姨在包鲜肉小馄饨,她用一根签子一抹一捏,一个小馄饨就成型了。动作非常有魔性,我可以一动不动看半天。

在另一个间隔,有个阿姨在包锅贴,一包就是几个小时。一个个码得整整齐齐,几分钟噌噌噌包了一筐。阿姨的手一直没停,但是店里客人点的多,根本没有多少库存。

最里面的一个小房间,几个阿姨正在热火朝天地包饺子。和面的,擀皮的,包饺子的,分工明确。面对镜头,阿姨们十分淡定,该干啥干啥。很多阿姨在这一做就是很多年,对这个店有感情。年复一年的锻炼让阿姨们早已熟练,包饺子的手速非常惊人。

一箩筐一斤70个饺子整。包完一筐,阿姨还特意数一数,生怕少了一个。

因为是24小时营业,所以他们必须黑白两班倒,有时候一包就是12个小时。其实,这样子费人费力,不如机器来得快和方便。

但好好用心花时间做出来的,带有温度的食物,人们才对它有家的念想和依恋。

曾经的三牌楼一到晚上就人声鼎沸,衣服美食铺子招摇,那种原始又鲜活的氛围,承载了多少人的青春和回忆。

2013年,三牌楼夜市被取缔之后,很多东西都消失了。伴随着三牌楼人民和南邮、南财、南工大学子,30多年的毛家水饺依然还在继续慰藉着一个个睡不着的灵魂。

" m$ a( B! [$ O. E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5-13 17:02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