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丈夫懂得让妈妈休息,再短的假期也能得到休养。丈夫不闻不顾,再长的产假也可能会抑郁。01又一则民生新闻上了微博热搜。 前几天,催生二胎的消息引发热议。这两天,一则让女性休满一年产假的新闻,刷爆朋友圈。 华南师大教授认为,现在的产假时间太短,应该休满一年产假,真正将女性从工作岗位上解放出来,让她们愿意生二孩,毕竟,在家把孩子带好,也是一个工作。 原以为,这会是一个人人点赞的建议,谁料网友却并不买账。 大部分网友表示: 延长产假我能接受,可全心全意带孩子是什么意思? 生养孩子怎么就变成女性的工作了? 爸爸不用出点力吗? 一直以来, 女人不仅要照顾家庭,还要在职场打拼;如果没有全职的工作,也得找点事做,存点私房,否则每次要钱就得看脸色。 除了家事、孩子一把抓,更不能忘了收拾自己,上得厅堂…… 而男人,只要能养家,只要能挣钱,那就是称职的好爸爸。 这个时代,对女性的要求太高了。 尽管已是2018年了,我们还是觉得,选择事业的妈妈很糟糕,因为她不顾家庭;全职妈妈也不够好,因为生儿育女是本分,这不算是一份工作。 对女人这么苛刻的时候,你可曾想过,生孩子,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02 那些年,妈妈为生育买的单 生孩子,会付出多大代价呢? 很多人说,会严重影响女人的职业生涯。 其实,这只是一方面而已。女性本身为此付出的代价,一眼就可看到。 之前,马来西亚的一个妈妈,在脸书上分享了自己生完孩子之后的肚子。 这个23岁的妈妈,近照看起来,年轻可爱,就连身材,也恢复得很好。 可当她掀起自己的衣服,松松垮垮的肚皮上,张裂的纹路,清晰可见。 刚看到照片时,我完全被惊到,闺蜜抱着娃瞄了一眼,叹了一口气:“我也是这样啊。” 闺蜜告诉我,这还是小事,产后腰痛才想死。 她是去年年初生的孩子,一个20多岁的年轻妈妈,总喜欢像个老人似的,没事就捶自己的背。 去医院检查时,医生说,这是母乳喂养导致的钙质流失,再加上照顾孩子期间,过于劳累,引发了腰肌劳损。 除此之外,产后脱发、抑郁……那更是备受煎熬。 每一位母亲,在生孩子前,都是脸上长个痘痘也要尖叫半天的小公举。 而她最大的气魄,是敢于奉上美貌、身材甚至是健康的资本,换来为人母亲的资格。 可能会痛苦,也可能会难过,但做了选择,就不后悔。 这是女性的无畏。 03 休满一年产假,不如爸爸给妈妈放假 之前,陪朋友去参加孕妈培训班。 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孕妈是丈夫陪着过来的。 朋友告诉我,这个准爸爸每节课都来,不是在一旁听课做记录,就是陪着妻子一起演示。 大家都说,这么体贴的丈夫实在少见,真是难得。 男人却说:“我只是希望,等孩子生下来时能帮忙,免得什么都不会。女人生孩子,是要从鬼门关走一遭的,想想就可怕,怎么能把所有事情都交给她呢?” 后来那孕妈生了个女儿,月子期间,除了喂奶,大部分的事情都是丈夫负责,出月子没多久,身材就恢复了,看起来跟没孩子的少女一样。 前段时间,那个新妈妈还发朋友圈,说孩子断奶成功,丈夫给她放假3天,她要跟小姐妹一起出门旅游了。 幸福感,不言而喻。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女人可以为了孩子付出一切。 但这不意味着,生养孩子是女人一个人的事儿。 记得网上流传很久的一个段子。 有个男人发贴炫耀:“我老婆,可以自己在家睡,自己去逛街,自己去旅游,自己做饭,怀孕可以自己去做体检,自己带小孩,你们敢在她面前自称女汉子?” 网友冷冷地回复:“在我们村,一般管这样的女人叫寡妇。” 莞尔一笑的同时,不禁感叹:女人很强,也很脆弱,她能独自扛起一切,也需要丈夫为她分担一点。 弗罗伦斯·伊萨克斯说,承担义务,是幸福而长久的婚姻关系的基础。 比起让女人休满一年产假,不如爸爸给妈妈放假。 如果一个丈夫没有家庭责任感,那家事就会变成妻子的义务,度日如年。 而高质量的婚姻,都是相依相惜的,虽有一地的鸡零狗碎,你不厌烦,我就不孤单。 生孩子可怕吗?当然可怕! 但比生孩子更可怕的,是有一个像孩子一样的丈夫。 事实上,丈夫懂得让妈妈休息,再短的假期也能得到休养。 丈夫不闻不顾,再长的产假都是折磨。 04 做女人不易,也记得给自己放个假 听说,世上最大的谎言就是,等孩子长大就好了。 从怀孕开始,就各种不便;熬到出生,又整日连轴转,连睡觉的时间都不够;上了幼儿园,除了接送,还要买菜做饭;上了小学,就得辗转于家里、公司和各种培训班…… 走不出的怪圈。 电视剧《今生是第一次》中,有个「十九号房间」的故事。 一个标准的贤妻良母,她最大的愿望,并不是打理好家庭,而是拥有一个私人空间。 一天,她瞒着家人去旅馆里,长租了一个房间。每个月,她都会去那里待一段时间,什么都不做,只是待着,就觉得很自在,像做回自己。 后来,当丈夫发现这个秘密房间时,妻子宁愿说自己出轨了,也不愿出卖这个秘密基地。 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和时间,这是对自己,也是对旁人的负责。 对妈妈来说,更是如此。 身边的一位宝妈,生了孩子后,从吃喝拉撒,到教说话,辅导功课,买衣服等等一系列事情,都是她全权负责,从没睡过一个好觉。 偶尔抱怨太累,但也从未放松过。 直到有一次,她得了肺炎,孩子也咳嗽了。 孩子一生病,全家人都怪她,说是她传染的。 难过之时,医生说,肺炎没好前,要离孩子远一点。那个星期,她把孩子丢给婆婆,去闺蜜家住了几天。 逛街、看电影、玩游戏、还画了很久没碰过的油画……做了不少自己喜欢做的事。 回去后,丈夫说她变了。不再整日愁眉苦脸,满满的急躁,现在的她,就像回到刚结婚时那样,温柔又爱笑。就连婆婆对她的态度,都格外不一样了。 这时她才明白,即使是妈妈,也要适时放手,留出私人时间,给自己放假。当我们过度地专注于家庭时,就会出现一种假象:必须一味付出,才算尽职尽责。 时间久了,自己透不过气,还毫不自知,最后压力过大,心理失衡。 正如心理学中的「青蛙效应」:最容易致人于死地的,是当实际情况逐渐恶化时,自己却没有丝毫清醒的察觉。 这种感觉,就像是把自己锁在一个满是鲜花的屋子,挡住了自己的阳光,也会让家人感到压抑。 聪明的妈妈,懂得在为家庭付出之前,先好好爱自己。 理想的家庭各有不同,但永远离不开家人的倾心付出,彼此守护。 爸爸主动帮妈妈,妈妈懂得爱自己,做到这些,比延长再多天的假期,还要有效。 因为,妈妈决定家的温度,妈妈幸福,整个家就幸福。(文章来自大风号:凯叔讲故事) 3 ?) a6 j B0 Y- W7 ]! b"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