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3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还在纠结皮肤黑?其实不知不觉你已经赢了!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稿子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643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2-13 15:14: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有人后台留言给春春,有没有一种魔法,叫做“我年龄比你大,看起来还要比你小”?我想了想,排除医美、娃娃脸因素,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

我比你黑!尽管目前没有人在大范围内做过统计,但仍有很多相关研究,确确实实证明了肤色黑的人比肤色白的人衰老得更慢。这也就说明了,黑,也有黑的好处。

我们将同年龄下的白人和黑人进行对比就会发现,肤色较黑的人皮肤总体会显得更加光滑和紧致,并且这种现象随着年龄的增大变得越来越明显。

为什么肤色黑的人会比肤色白的人衰老得更慢呢?那我们就要先搞清楚一点:什么是衰老?

衰老意味着:变黄、变松、变干

从医学和生物学的角度来考虑,衰老分为3个方面,即细胞色素的沉积、皮肤密度降低+角质层变薄、细胞水分的减少,我们把它概括为六字箴言:变黄、变松、变干。

变黄指的是细胞色素沉积的影响

这是一个人体细胞的光学显微镜图片,可以很明显看出部分的细胞颜色比较深,这就是细胞衰老过后里面的色素堆积越来越多,导致整个细胞颜色发黄,从脸上表现出来那就是→不知不觉,你惊恐地发现自己已经成了“黄脸婆”了。

在这一点上,肤色黑一点反而就成了宝贵的优势,越是白的人,肤色暗黄显得就越明显,这也真的算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变松指的是皮肤密度与角质层

如果说色素沉积还只是视觉上的差距,那么黑肤色对胶原纤维网的保持能力就显得得天独厚了。与白皮肤相比,肤色较黑的人主要有两大不同之处:皮肤密度更大,表皮角质层更厚。

上面就是一个人体皮肤的模式图,红色标注的地方为真皮乳头层,如果这个部位褶皱较多,那我们就说皮肤的密度大,同样的胶原纤维的含量就更加丰富,皮肤黑的人这部分褶皱一般较多,皮肤自然显得更加紧致。

不仅如此,乳头层的褶皱还和年龄有关系,年龄越大的人,褶皱的“波浪”几乎看不见了,所以可以说白人的皮肤天生就比黑人“年龄更大”。

另外一个是皮肤的角质层,一般来说皮肤角质层厚的人普遍肤色要黑一些,角质层就像是给我们皮肤表面装上的一层盔甲,角质层越厚,对各种外界损伤的抵抗能力就越强,特别是光损伤的防护。

俗话说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紫外线可以说无处不在,如果你晒1小时对皮肤的损害比得上别人晒10个小时,那怎么能老得不快。

总而言之,一言以蔽之,皮肤白的人可以晒房,晒车,晒男友,就是不能晒太阳,而皮肤黑的人,即使不涂防晒霜也是美美哒!

变干指的是细胞水分流失

我们常说的补水,补的就是皮肤内细胞的水分,然而随着人的衰老细胞水分流失几乎是无法避免的,而我们刚才提到的角质层就是保留水分最好的手段,角质层越厚,水分越不容易流失,在这一点上,黑皮肤又得1分。

我们自古以来就对白皮肤有偏爱,像“肌若玉雪”“肤如凝脂”“粉雕玉琢”这些赞美词层出不穷,更有不少形容女子肤色雪白的诗句,如《南乡子》中有云:细把冰姿比玉肤,一曲倒金壶。

抛开黑与白,想要延缓衰老,不如先从涂抹防晒开始做起。

对抗衰老,从抹防晒霜开始

其实,白有白的耀眼,黑也有黑的卓越,与其纠结自己的皮肤不够白,不如先在日常保养中先做好保湿和防晒,长期坚持下来,你会发现,属于你自己的美会更“持久”。

参考文献:

1.Slominski A, Tobin D J, Shibahara S, et al. Melanin Pigmentation in Mammalian Skin and Its Hormonal Regulation[J]. Physiological Reviews, 2004, 84(4):págs. 1155-1228.

2.Luo C C, Qian L X, Li G Y, et al. Determining the in vivo elastic properties of dermis layer of human skin using the supersonic shear imaging technique and inverse analysis[J]. Medical Physics, 2015, 42(7):4106-4115.

3.Elias P M. Stratum Corneum Defensive Functions: An Integrated View[J]. Journal of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 2010, 20(5):183-200.

4.《组织学与胚胎学》八年制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5.《皮肤美容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0 v! D7 n% q3 F) a+ G5 O# _; I; l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5-14 20:48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