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会宁:易地扶贫搬迁现“豆腐渣工程” 外链图片" U: Q# u) d: c4 M4 T. L
设为封片0 u1 n# u+ _( W2 L# ^6 W
4 k. H! [ I1 ^, f, Z* D
2 J; u1 g) y, F T6 i( R/ u 房屋的围墙开裂,地基下沉,墙体脱落严重,排水不畅雨水倒灌屋内,使用的水泥砂浆用手都能捏碎,有的房屋整体倾斜……这些都是甘肃省会宁县太平镇大山川村易地扶贫新村——仁和山川家苑的真实写照。不仅如此,这个被称为会宁县太平店镇大山川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新村房屋 “掏钱就可随意买卖”。2 d2 ^' K: L3 A2 ^8 @% f
扶贫新村变危房 太平店镇大山川村易地扶贫新村位于G22青兰高速大山川出口处,2014年建成,目前总共分两排,南侧为平房,北侧是2层的楼房,共60户。 住在平房的住户刘文(化名)说自己是去年刚搬进新村的,住进来没多久,房子就开始出现裂缝,地基下陷,如今他家的右侧围墙由于地基下陷有倒塌的危险,施工单位已经给予重建。其他几面围墙则是仅用水泥砂浆把裂缝抹平,而对于房屋出现的裂缝,刘文说“他们不管”。 ' C4 m, P. c; x$ S, p
现场施工的工人说:“我们来维修已经五六天了,一共有6、7位工人,主要是对围墙的裂缝进行抹灰然后再刷白,老板让干哪里就干哪里”。 而村民们担心,这样遮丑式的修补并不起作用,院墙随时都会有倒塌的危险,尤其是怕砸着娃儿。 ![]() 外链图片9 _- ~9 R9 x% j n" v
设为封片, ]1 n. t: I1 @9 P+ n
# [, A' i/ L+ @" v: D4 y' D! ^
& S! |% \% l4 S; W) Q" V+ `8 B# D" X7 d1 \
施工单位仅对裂缝进行抹灰遮掩,由于地基下陷,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刘文说外面看着挺好,但百分之七八十屋里面都有裂缝。一位大姐带我们看完自己家房屋墙体裂缝之后说,地基下陷现在连大门都关不上了,不得已只能把门下的的水泥打掉一层。大门上面的瓷砖和院墙的琉璃瓦随时会掉下来。据现场调查,房屋外墙水泥砂浆用手一捏就碎,院墙上的琉璃瓦是用黄土粘贴的,大部分都已经脱落。 多位住户反映,地基下陷是因为当初施工地基没有夯实,下面都是空的。新村所在的位子以前是村里的耕地,被政府以每亩1.4万元征收后开始建的新村,施工单位仅做简单的平整就开始在上面建房,时间一久房子就整体下沉。一下雨,院子里的水排不出去,就开始沿下陷的缝隙倒灌,这样地基就会越陷越深。有些住户不敢住,又搬出去了。 据了解,2018年7月一场大雨过后,大山川扶贫新村北侧楼房从后面数第二排房屋共5户出现严重下陷和倾倒,目前倾倒的房屋被拆除后正在进行重建。对于其他没有倾斜、倒塌的楼房,政府出面协调,施工单位给予抹灰维修。村民表示,对于地基下陷后雨水倒灌问题则不予处理。 新村住户说整个地基下沉,是没办法维修的,这样的房子住着整天提心吊胆,没有一点安全感。 ![]() 外链图片
5 x$ C, h6 b$ k) V0 F" M设为封片, X" Q% `) S5 b$ R" z$ H- ~8 R! Q. x
6 F" I G, I' \4 Y4 d( q. y: a8 ^# M
* U" ^3 \- l* @; f+ ~" p
( h$ z0 b, I$ _2 J5 i5 T! [# @6 e9 ~* t/ m( j$ I n% H+ X0 N
![]() 外链图片* }* m ?( o8 o
设为封片
7 K- M8 W: F7 F3 v9 r m2 J$ }+ i& n2 C. U" R7 `
3 \5 v& ~: Z8 `) @: Q
1 T" h ~+ P5 O- u% M施工单位对大山川扶贫新村塌陷的房子进行重建 扶贫新房谁都可以买 太平店镇大山川易地扶贫新村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仁和山川家苑。这名字听起来更像是个商品房小区,事实上已经搬来新村的住户并非都是贫困户,而是有钱愿意购买就可以住进来。 村民提供的《会宁县太平镇大山川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维修协议书》(简称维修协议书)显示,该工程确是一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维修协议书显示甲方为甘肃拓达建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拓达公司),据村民介绍,拓达公司即扶贫新村的施工单位。 会宁县发改局易地办提供的资料显示,拓达公司只中标了新村北侧的30套楼房的项目施工,房屋主体结构为二层砖混结构小楼,每套建筑面积是135平米,每套总造价19.65万元(含土建、安装、电照、装饰等),经费来源是政府补贴每户3万元,其余由入住农户交纳。工程前期资金由建筑单位垫资,工程交付使用后有承建单位收取。 走访中村民介绍,他们购买的楼房的价格是13.6万元,政府给每户补贴的钱他们没有直接拿到,这个钱怎么用的,他们并不清楚。 有关南侧的30套平房由哪个单位施工,工程资金来源及有多少贫困户入住等问题发改局易地办未予解释,之后我们尝试联系太平店镇党委书记王宝忠,其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 外链图片$ o7 h. w0 E6 i; o4 y
设为封片( ^* S% v2 ^: U9 |9 ^9 m
6 R3 e Y) \" Y$ a4 C7 G' b
; W t# I$ X" o
- N" X1 s! A: P$ h, B* y+ c) b* A
太平店镇大山川村易地扶贫搬迁新村房屋墙体开裂严重 村民说,扶贫也没扶真贫,大山川村有些建档立卡户本该享受易地搬迁的,但是这个新村建起来后村民要自己掏钱买。平房刚建成时跟农民收7.5万,没有人愿意住,最后降为6万,后来地基下沉太严重的又降价到5万,再加上装修的费用,贫困户一般都拿不出来。楼房的价格就更高了。而会宁县发改局有关负责人称,原则上是贫困户才可以住进来。 刘文说自己家不是贫困户,新村的平房是从一个姓俞的老板手里买的,只交了定金便开始装修了,光装修花了差不多十万元。有的村民为了给孩子结婚用,也在此购买了房屋,因为山上路不好走,这里方便些。 易地扶贫搬迁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贫困户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而大山川村的扶贫新村相应的配套设施也不完善。其中一家贫困户老人说,村干部和帮扶人员曾做过自己的工作,让其搬到新村去住,但是在新村没有地方养牛,如果搬过去就没法饲养这些家禽牲畜,家里也就没有了收入,更无法脱贫。再加上听说房屋质量不行,动员了几次也没有去,如今他还是住在自己家八十年代建的旧房子里。 扶贫咋成了走形式? 大山川村的易地扶贫新村建起来只有四、五年的时间,便出现了地基下陷,墙体裂缝,雨水倒灌等问题,直到有房屋倾斜才引起重视给予维修。村民说领导来只是看外观,根本就不到屋里去,墙刷的挺白,但是屋里裂缝他们看不见。 更有村民毫无讳言地说这个工程纯粹是豆腐渣工程,为了省钱偷工减料,最后真正用到建房的钱就只有那么点,房子也只能建成这个样子。 ![]() 外链图片
% W' S6 H6 A3 J+ N设为封片
6 H, L8 {( y' M0 r9 m1 A \1 ~
8 q1 _# L9 s; ~% j$ V: b. m9 b3 k; R# s, f+ s0 l: ?2 C
! Q( `# c+ Z1 |" a2 g G/ }
房屋地基开裂,墙皮脱落严重,水泥砂浆用手都能捏碎 新村建成后房屋质量有问题,大家没有人搬,村干部开始做工作,然后价格一再降低,目的是想让大家早点搬进来,因为上面要来检查,新村房屋不能都空着。 “扶贫政策好,但在政策落实上出了问题。”村民说。贫困户评定不够公开透明,有些该享的优惠政策没享受到,扶贫资金被层层扒皮。扶贫没有真正让大家脱贫,比如有的贫困户贷款到期了,需要一次性偿还五5万元贷款,家里5头牛被强行牵走,每头牛按8000元折算抵了4万元,最后还倒欠1万元。 扶贫易地搬迁配套设施没有跟上,村民搬迁后无法改善生活条件,买房还要掏那么多钱,脱贫不成了空话吗? “太平店镇大山川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硬化巷道路面项目招标公告”显示,2014年度建成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019年3月才进行招标,我们在走访时巷道路面才刚完成硬化。排水设施不完善,设计不合理,也客观上造成了雨水无法外排,房屋地基下陷。村民称扶贫新村完全做成了“样子工程”“豆腐渣工程”,甚至连形象工程都算不上,而像这样的工程,在会宁县还有很多。 当前,中央政府三令五申要严抓扶贫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防止“雁过拔毛”。然而,会宁县太平店镇大山川扶贫新村却出现了“豆腐渣工程”,这中间是否存在腐败和作风问题,当地扶贫过程的验收和管理程序是否得到了认真落实,扶贫能否做实事、扶真贫,能否甩掉扶贫领域的各种形式主义之风?会宁县还有多少类似的“豆腐渣工程”?我们将继续关注 ![]() 外链图片
' ^1 ]; c3 O3 @! W/ s- {1 T设为封片
+ s8 x5 o+ }3 X9 Q1 w( s. q; G6 A6 v9 c8 i7 f$ X& Z
" e* V8 L- @) D3 W- k
) m. \7 ]; @" R( ?2 N: F6 E9 L2 Z# s# E# T! L$ c" b' [
![]() 外链图片! R/ g; ^4 j- Z
设为封片
9 T' L4 Q$ R$ q- I$ p. D8 F1 [2 p3 x
9 Z3 J+ {. U, y/ v) h% }7 l5 q
3 S% G, q. b4 Z" B& n4 @: u- B6 ^9 Y用黄土粘砌的瓦片
7 b' s+ o6 t6 v+ w1 E3 s$ |8 p6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