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l8 c3 V9 W: a% S+ ^本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虽然遭到美西方国家的抵制,但依旧有一百多个国家出席参与,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合作,依旧是不变的话题,而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这届论坛意义非同寻常。1 h4 H8 s. S/ L* n! n! ^
4 |0 Q' Y1 [& Z8 z0 ~$ y, s
西方制裁继续,中俄合作正常
俄罗斯多家媒体报道,由于受到西方制裁的影响,俄罗斯的航空公司面临一定的困境。美欧国家禁止向俄罗斯提供飞机及零部件供应,就连大型航空公司都停止了在俄业务,这也让很多人十分担忧,俄罗斯的大部分飞机将处于停飞状态。即便如此,这并不能阻止其他国家与俄罗斯的往来。
在俄罗斯举行的第二十五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普京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表示虽然有人试图用单边主义的做法来维护所谓的秩序,但这一切并不顺应时代潮流,单极世界已经终结,亚洲才是新中心。普京表示俄罗斯已经打算将亚洲作为发展的中心,并有意于和中国强化合作。
普京表示中俄贸易还会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并在年内创造记录。他表示此举并非出于俄乌局势,而是迫于世界发展的趋势,中俄在政治方面建立了稳定互信关系,并将从中获益,但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会事事依赖中国,也不需要中国任何问题都支持俄罗斯。当着全球的面,普京能说出这番实话,证明了普京对中俄关系的信心。 中俄合作凸显强大韧性
同一时间,"俄罗斯-中国"商务对话在圣彼得堡举行,中方代表参加了活动并致辞。中方代表称,面对全球经济下行、新冠疫情盛行等多种考验,中俄之间不断相互支持,深化交流合作,两国经贸合作可以说是逆势而行,也在考验中凸显了强大的韧性。
数据统计,中俄贸易在2021年度已经再创历史新高,未来还将呈增长的趋势。尤其是在外部环境相对复杂和考验之下,中俄贸易大幅增加,前五个月已经多达658亿美元。中俄之间具有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其双边贸易亮点诸多,合作成果丰硕,具有较强的抗击外部风险的能力。中方代表在肯定了中俄两国之前合作的成果的基础上,强调双方将会继续本着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前提开展贸易合作。
自从俄乌冲突以来,虽然俄罗斯受到了来自西方国家的联合制裁,经济风险巨大,但是中国始终反对制裁,中俄之间的贸易合作也正常进行,可见两国的友谊历久弥坚,也不会轻易受到西方社会的挑拨。 5 u; b, W4 I _0 o, l- G7 `
绝不让中国单打独斗,美日澳印对华发难之际,70岁普京力挺中国
* o( m# I$ o) v) }3 f) t0 q1 k
5 u% F0 v x8 f, e7 l, k近段时间以来,美西方国家重拾冷战思维,大搞"小圈子"集团,并在台湾问题上大作文章,企图全方位"围堵"中国。中俄友好关系经过几十年发展,友好互助早已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主旋律,双方全面考虑彼此利益,俄罗斯绝不让中国单打独斗,多次向中方提供支持。在第19届香格里拉对话会期间,美防长冠冕堂皇地宣称,美国要通过"自由开放的印太"维护"地区和平与繁荣",想为所谓的"印太战略"罩上光鲜的面纱,却难以掩盖自私的目的。一直以来,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发展,搭建了各种合作机制,不断挑拨中国与他国的关系,意图分裂亚洲,胁迫地区国家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严重破坏了地区和平稳定。
近期美国为了孤立中国,不断强化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同盟及伙伴关系,构建了一个个反华遏华的"小圈子",尤其美日印澳"四方机制"。美国对该组织给予厚望,试图将其打造成"印太版北约"。5月底,美日印澳四国领导人在日本东京,举行第二次面对面峰会。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不能在印太地区发生类似俄乌冲突那样的事情"。很明显,这番话就是直指目前的台海局势。峰会结束后,四方发表共同声明强调"自由开放的印太",并含沙射影地污蔑中国"破坏"了海洋基础规则秩序。美日澳印对华发难之际,70岁俄总统普京力挺中国。6月17日,普京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表示,单极世界已经走到了尽头,多极化不可避免,亚洲和中国已"成为新的世界发展中心"。俄罗斯有意与中国长期合作并在合作中受益。普京15日在中俄元首通话中指出,俄方反对任何势力借口台湾等问题干涉中国内政。俄驻华大使杰尼索夫也曾表示,两岸本来就同属一地,如果以后有机会坐高铁去台湾省。网友纷纷留言称赞,"俄罗斯立场坚定讲义气"。
俄罗斯发出最后通牒,一场新的恶斗开始了!俄罗斯发出最后通牒,一场新的恶斗开始了。对俄罗斯来说,这完全是一场被刀架到脖子上的反抗,俄罗斯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对立陶宛来说,这是绞杀俄罗斯行动的继续,我后面有靠山,怕你怎的。
对的,俄罗斯和这个最讨厌俄罗斯的邻国,又杠上了。
r- Y: K j K. a, R但考虑到乌克兰危机的大背景,局势正以让人喘过气来的节奏在继续。' N( O& E2 U. T
" C% w1 v8 z8 V+ F
先出手的是立陶宛。按照立陶宛的命令,从6月18日,阻断俄罗斯和飞地加里宁格勒的运输通道。 立陶宛的理由,这是执行欧盟对俄罗斯的禁令,所有俄罗斯违禁物质,一律不得过境。那什么算是违禁资呢? 按照欧盟禁令,俄罗斯的煤炭、钢铁、建筑材料,等等,统统不能入境。也就是说,俄罗斯到加里宁格勒的约50%货品,现在都不能过境立陶宛。 这次瞄准加里宁格勒,立陶宛应该也是看准了俄罗斯的软肋。
- `* _1 ]' {8 a4 G) f# B加里宁格勒是俄罗斯的飞地,原先属于德国的东普鲁士,二战后按照《波兹坦协议》割让给苏联。但苏联解体后,属于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就孤悬在波罗的海边,与立陶宛和波兰接壤。
8 Z5 \, Z P6 A1 t- h9 U' w2 M4 g% W. f. k# A1 p, P2 X
加里宁格勒与俄罗斯本土,现在主要有三条通道,一条是地下的油气管道,一条是途经立陶宛的铁路通道,还有一条就是海上运输。 现在立陶宛对最重要的铁路运输下手,说不定哪一天,立陶宛还会掘地三尺,掐掉俄罗斯通向加里宁格勒的油气管道。
俄罗斯自然大怒。 6月20日,立陶宛驻俄罗斯临时代办被叫到俄外交部,被骂了个狗血喷头。俄指责立陶宛“违反国际义务”,是“公开的敌对行为”。 为什么这么说?
* B' d8 n1 \/ H7 Y$ y4 P
俄罗斯的解释是,俄罗斯和立陶宛和欧盟是有协议的。比如2002年,立陶宛要加入北约,俄罗斯就考虑到相关过境问题,与欧盟达成协议,确保过境运输自由。
, N6 k2 I& I- u0 Z7 b t
% Z S" R% q" e. o6 f立陶宛和欧盟,你们的契约精神呢?
普京发言人佩斯科夫就警告:局势已经不只是严重,立陶宛的这一决定实在是史无前例的,违反了所有的一切。
! z& R! _# o8 f4 V! \+ X按照俄罗斯媒体的说法,俄罗斯已发出最后通牒,如果立陶宛还不采取行动恢复过境运输,那就别怪俄罗斯不客气。
5 Q+ o" J! L6 G" c" i- c5 \" g
+ `; X+ c6 }$ u6 n& ^( q0 [3 [为什么召见的是立陶宛代办而不是大使?
很简单,乌克兰危机后,立陶宛和俄罗斯,已经相互驱逐了对方的大使。 别看是小国,但立陶宛是反俄情绪最强烈的一个邻国。立陶宛除了输送大量武器给乌克兰外,还切断了与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电力贸易,立陶宛也成为第一个彻底斩断俄进口能源的欧盟成员。 立陶宛的背后,是欧盟,是北约。
3 H! N8 e- B5 p: E# U( r
那俄罗斯就找欧盟算账。第二天,余怒未消的俄罗斯,又召见了欧盟驻俄罗斯大使埃德勒,继续一顿痛骂。( u* H/ s1 `" Z) w; r
4 Z) a. n% h2 Z/ u
很有意思的是,立陶宛那边,也立刻找来俄罗斯临时代办(请注意,也没有大使),“澄清”:立陶宛是执行欧盟的制裁决定,不违反禁令的俄罗斯人员或货物,仍可以通过。 什么意思?
意思也是很明确的。 1,不是我立陶宛要搞事,是我们执行欧盟的禁令。 2,冤有头、债有主,俄罗斯你要找麻烦,去找欧盟去。 3,欧盟,要不要取消制裁,我只听你的。
( p6 m- X2 T* d% @; J3 a) Z' x. e可以说,完美甩锅给欧盟。
) a% V7 s2 K: s; f1 z
: y. u) Q1 a: \# R: Z但欧盟的措辞,也是很微妙的。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瓦尔迪斯东布罗夫斯基斯表示,他已就此事立陶宛总统瑙塞达通了电话,然后他又说:欧盟正在收集相关的情况,如果立陶宛的确就是执行欧盟的制裁,那很明显,我们需要与执行制裁的成员国站在一起。 什么意思?
( c; o: W5 B5 }; j! ?
1,敢情立陶宛执行欧盟禁令,欧盟也不知道。- x0 m& R3 M3 @; w+ g o- a
% G; u" t R% w$ O/ ?4 f- S+ I" D2,如果真是执行禁令,那欧盟只能和立陶宛站在一起。 3,估计欧盟心头,也是一万匹草原神兽奔腾而过,立陶宛,你真是嫌事情还不大啊。
但事情已经发生了,最关键的,是接下来怎么办? 如果立陶宛不妥协,那俄罗斯肯定会报复。外交举动也没什么意义,因为最不济,再驱逐临时代办,断绝两国外交关系,但对立陶宛来说,杀伤力也不大。
那杀伤力的大的,不排除两种可能性。
第一种,封锁立陶宛港口。 你断绝我铁路运输,那我就出动舰队,封锁你的港口。别忘了,加里宁格勒,是俄罗斯四大舰队之一的波罗的海舰队总部。 在这块战略飞地,俄罗斯部署有大量武器。那现在,就对付立陶宛吧。 对付美国和欧盟,俄罗斯肯定还是有顾忌,但对付立陶宛,俄罗斯不能软弱,否则后患无穷。
) X* W6 E% M5 t5 q/ V: M第二种,真拿立陶宛开刀。
M V x, z9 D b0 U. H
% o9 a% P# b) S( F5 f, {如果封锁还不够,那不排除武力。理由,总是很好找的,反正到时肯定又是罗生门。立陶宛说俄罗斯入侵,俄罗斯说立陶宛挑衅,但结果,就是双方干起来了。 那后果将是什么?
' v$ O: d2 |+ m" @, l; P
反正让人倒吸一口凉气。3 ]% `& L, }& v
! c% S! y% `+ H0 Y, I. V立陶宛肯定扛不住俄罗斯,但立陶宛毕竟是北约国家,北约就面临难题。如果不敢出手,那俄罗斯更看穿北约的真面目,出手更不会犹豫;如果北约真出手,那意味着国际格局的再一次颠覆。
但如果俄罗斯真豁出去了,反正我有核武器,美国、欧盟和北约又该怎么办呢?
这个世界,横的怕愣的,愣得到怕不要命的,一场危机引燃另一场危机,引燃危机的国家还在一边傻笑,殊不知,将一个大国逼到悬崖边,灭顶之灾就真要来了。
/ s8 z4 z+ a% T3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