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一词出自《东观汉记·马融传》一文中,在该篇文章中有这么一句话:“ 马融 才高博洽,为通儒,教养诸生,常有数千。”自此以后,便有了“教养”一词了。 - O3 u o' E! [# z! ?" s 6 _- U$ |; A2 g4 @何为“教养”?' y! K& n: J. M A
: x5 Q# [& u9 q9 O$ T
《词语新解》中解释称,“教养”是指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状况。“教养”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等共同形成的一个结果。, N- i+ G- o' m
0 N$ D% [ K7 n一位社会学家指出,“教养”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表现,“教养”反映了一个人的品质、行为和态度。应该说,“教养”既关系到个人的形象的好坏,也影响到一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优劣。 8 N/ H3 C# b/ _! i8 u9 g ( ]: ~# H, r l$ a% g# U2 @% D* r' F这位社会学家接着指出,尊重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如果对他人没有尊重,就无法与他人交往。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应当尊重他人的观点、感受和权利,礼貌待人,千万不要采用粗俗的语言和行动去伤害他人的感情。在与他人交流时,我们一定要学会倾听,千万不要打断别人的发言,否则,就是对他人的不尊重。 : }: d9 R5 \6 e. m; U4 E. C6 h7 m + s. Z7 i s) G; {这位社会学家继续指出,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往往能够反映这个人的内心世界。在与他人交往时,我们一定要学会谦虚、低调,千万不要张狂。另外,在与人相处时,我们一定要讲究文明,不能随意攻击或侮辱他人。$ m4 k- I$ a;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