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年前,辽宁一对老夫妇,东拼西凑、四处借钱,借来了7万元,将女儿送去德国留学。
) F3 t# L/ r1 X# I7 Q/ }可别后整整21年,都没有再见过。
% Z L7 F! F7 s2 x7 O
a6 A9 O, Y0 U3 h* t" n/ \2021年,老两口相继因病去世。( I* J# i+ }! J, K0 a; B" K( r
& Y3 \9 `$ b4 n( X3 p临死之前才知道,自己心心念念的女儿,原来早已改名换姓,在德国结婚生子,还成为了慕尼黑大学人文学院的终身教授……) U3 B; \, N4 Q
* B, S9 c7 n" R! J; Y: \* s$ d% t
老话常说:百善孝为先。
& d" G+ d6 S# g A2 J5 x9 q: D% t: M3 e2 v- N7 j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如此“狼心狗肺”,不认亲生父母呢?
6 E$ M& S) v% n" |
, `) ^) U0 s$ H7 S是她天性凉薄,还是另有隐情?
消失的孩子; ^( }' [1 W/ b! s6 P
7 w h N/ S: U. |) t8 f/ m! u- g2020年,一则《寻亲启示》登上了各大媒体平台的头条上。# H ^5 X. A3 Y% o5 E
' I+ A4 {% j8 b4 m# R6 ]) K
其实媒体经常刊登一些公益性质的寻人启事。这条之所以能备受关注,是因为它的标题实在太有争议:
4 @$ ~4 Q# b6 W0 j( h0 ~5 X! J$ B; `3 e/ } w
“独生女儿留学德国17年杳无音信,父母重病,想见孩子最后一面。”8 S {, W- v/ N, v' P
7 n Y" V, }* A) ?
老两口在镜头前满目沧桑,眼中尽是担忧,他们声音颤抖,喊话全世界,希望大家能帮助他们寻找到自己的女儿。
9 ?( v: {* J+ z' z3 D! i0 }$ i6 a1 t3 u8 z* O4 v; E( R1 C: e$ i
这老两口分别是曹兆刚和刘玉红,他们来自辽宁一户普通人家。据他们说,2000年,他们为了供女儿读书,东拼西凑借了七万块钱,把女儿送到德国留学。
头两年,女儿还偶尔会打个电话到家里来,到了后来,就彻底没消息了。
! a$ W, C3 k \+ d- y0 H) l' L; K曾经的号码早已打不通了,甚至请求警方联系德国大使馆帮忙寻找女儿,最后也查无此人。- [; T4 [$ H% G
% i! T7 u" N2 t% Q; N看着老泪纵横,身残体弱的老两口,无数网友的心都被揪了起来。
/ | @0 y, Y, S$ W
# N8 V5 ^" v$ q6 o( T4 a" o很多人猜测,这么多年不联系,怕不是人已经没了吧?5 C3 M3 U- v7 G7 _
. v, z& N8 P4 s
随着关注的人越来越多,许多热心网友,也纷纷出来提供线索。
+ h) z B9 Q3 X/ o2 s. u2 [" Q: w! a- s1 I5 b) d. U
将线索整合推理,最终,还真让大家找出了真相。" R$ B% V7 N( d" w8 R
4 h, d+ u6 Y7 }/ H1 }$ ~. a. e, `好消息是,女儿并没有死;$ |$ u4 h# B- X' Y6 m! `
O: z3 A- d9 Z W" P# t% Y0 p
坏消息是,女儿在德国活的风生水起,她不联系家人,纯粹是因为不愿联系……
“我都是为你好”" l9 f X8 e1 Y4 k5 P' e, `9 U
+ d" F; U$ I$ k: v6 @& c“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你吗?!”' s6 [* K7 T% J) G
, k- O- g* |- w, ^. W& |) }% B“我都是为了你好,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知好歹?”
3 z, j# A8 U* v, t$ x9 B; d; H' X8 B/ r. q
“为了培养你,爸妈吃了那么多苦,你要是不知道努力,就是个白眼狼!”
这些话是曹茜从小听到大的。
6 o! Z. T/ n- j6 f想破脑袋,她也想不出什么一家三口温馨幸福的画面,一闭眼,就是这些宛如诅咒的“爱”。; m: C& ^4 K' }/ F
3 }/ Y: @1 H1 W# e G. n5 {: m- ?1979年,曹茜在辽宁出生,因身体原因,母亲刘玉红不能再生育,所有她就是家中唯一的孩子。
. {2 l! z. ~4 X9 w7 n1 X6 G4 R- C/ {' F/ C" g! H
父母把所有希望,全都压在了这个独女身上。
尤其是父亲,向来好面子的曹兆刚,从小就对她要求非常严格,别的孩子在外头玩游戏的时候,她就要在家里背古诗,写算数。
- ?, _: ?7 Q( \# b, t9 ]/ Z1 b/ _7 c( j7 b+ ^ a* k
只要她露出一点想出去玩的意思,父亲就会痛心疾首的骂她,说她不懂事,不上进。4 `1 j4 B3 H5 i$ U
( a5 P; v$ U# @3 m9 w" s0 Y
曹家条件并不算太好,但在学习这方面,从来没短过曹茜的。补习班、课外书、练习册……堆满了她整个童年。
别的孩子每年最期待的日子,就是过生日,但曹茜最怕的就是生日。! A3 ]( f: @8 F) v, t
每年生日,母亲都会做一大桌子好吃的,把大鱼大肉往她碗里夹,自己则吃着剩菜,一边吃一边念叨:“我可舍不得吃这些好的,要不是你生日,我也舍不得买这么些肉。”$ h# S2 _$ O7 ]3 U2 c6 I
. E C% K( m2 M) A, S, i/ {% o
父亲也会在旁边搭腔:“看到了吧,你妈天天为了你,这舍不得吃那舍不得吃。小没良心的,你可得好好学习,以后好好孝敬她。”
- P. f( ?8 @0 H8 j. m& m
u3 P" B, q4 `年幼的曹茜每次都备受煎熬,她默默嚼着嘴里的肉,味同嚼蜡。
篡改志愿& z' w2 g. D2 S7 D, X
( {4 Z3 I* C/ v- t
在这种高压之中,曹茜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 \1 v9 @% K/ ~' Y y- |' }8 F
" T; x; d' J1 ~2 |5 m2 U因为小时候从不出去玩,她也没什么朋友,院子里的孩子们甚至都不认识她。$ U: K) R0 w" |
8 i5 L* j; v5 u# ^+ i" |可孤僻的曹茜,成绩确实突飞猛进,从来都是名列前茅。- }9 l- @4 C% o4 G
0 ]% \( t# f9 [$ z! S% N* |6 R也只有每当拿成绩单回家时,父亲严肃的脸上,才会露出一丝笑容。
: F; K. r, O- b. H- L$ j
) m* a' y9 o% _7 s! Z, M1 B这时的曹茜,其实心中还怀有梦想,她想去南方看看,从高中开始,她就梦想去广州中山大学读书。& B( T& o( X6 Y: t$ |5 f* H
1 ]$ d1 V- J3 T5 ?$ R) g1 l& t. _努力没有白费,曹茜高考时超常发挥,上中山大学绰绰有余。她兴奋的报了志愿,等待通知书的这个暑假,她性格都比以前开朗了一些。
然而,当辽宁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里时,曹茜整个人都傻了。 b$ Y2 u. z; x
她冲出家门,跑向学校,问老师什么情况?
# r2 y, r1 b5 d8 u C7 ?% ~
( O% D: H+ C/ z% V, d她的第二第三志愿明明也都是南方学校,就算滑档了也不该是辽宁师范啊?
* g$ ~3 |9 S a5 I! [6 H' o- L/ f
+ J! k5 t2 D: I5 D' T" P3 g* t老师告诉她,她报完志愿之后,父亲曹兆刚就到学校找到老师,把她的志愿给改了。' `9 U# G; }& ]: }& X- @
; X r& p: ^$ O- M3 ] u他们老两口就这么一个闺女,自然不愿让女儿跑那么远。
, p. n- z8 z9 G3 v) Y! j+ \3 s# z2 M6 o p4 ~5 O: Y+ n# N
他们给女儿的人生规划很简单:在本地上个师范,毕业后就近找个学校当老师,然后嫁人生子,孝敬父母。
v% [0 Q0 P$ c1 s8 q: ^: }
o- F9 m, x6 M3 a+ K0 V曹茜崩溃了,这是她从小到大第一次崩溃,在老师办公室,哭的撕心裂肺……
老师怜悯的看着她,却也无计可施。' W+ t! ?$ j: R% _7 K6 G
+ i% n2 y3 A0 e3 x& b4 i发泄过后,曹茜一言不发的回到家,母亲又向以前一样做了一大桌子菜,有些心虚的喊她来吃饭。
/ R! u' ?' M T/ R5 H8 r9 ^8 }2 X* u
( A; Z R% P+ d4 [' m/ |. I4 S- s她撇了一眼桌子上的菜,默默说了句“不饿”。谁知一旁的父亲却大发雷霆:“滚过来吃饭!你妈为了给你做饭,一大早就出去买菜,养你这么大白养了?”
这种从小听到大的“亲情绑架”,让曹茜感到很无力。
! Z- U8 p; l' U& z她默默地坐在餐桌上,眼里噙着泪,一口一口扒着饭。
" K6 E* Q& m; o( { W0 |: J1 w% g; M2 t' ?, e7 ]
父亲这才缓和下来:“你一个女孩子,跑那么远上大学不安全,家里也是担心你。再说,万一你以后不回来了,谁给你妈养老?”9 G3 o, Q+ e: _0 e$ v/ l/ O# A
6 C; w5 g! J" E) h
曹茜抬头看了看父亲,想说点什么,但还是沉默了。
留学/ s, b3 f$ S7 q4 d# f$ r
& N9 ?* ^/ }! z' r
曹茜终究是没能逃开亲情的枷锁。
& E' K3 _2 V* l% P% O4 j* K3 e* ?4 D( a' r4 z9 m% X0 k
但她到了辽宁师范后,开始比高中更努力的学习。到了大二,一个机会来了。
/ I/ v5 k+ F, i/ g9 C1 e. C7 o" E, J4 t" p, X, {) k8 q" ~
因为成绩优异,曹茜获得了去德国慕尼黑大学做交换生的名额。( d& X$ s. P9 m' d
: C. M! ?- M" I" Z4 G& L- T她拿到报名表的时候,呼吸都慢了半拍,她深思熟虑很久,还是在周末回了趟家,打算和父母商量一下这个事儿。/ n; S" p' C1 b- x7 ]. h
7 t# ?: l. P, d& B% c7 W其实曹茜本来没报多大希望,毕竟连南方城市都不让她去,又怎么可能愿意让她出国?但好巧不巧,这次回家,家里有个亲戚在,一听她说获得了去德国留学的机会,立马惊呼出来。
亲戚一个劲儿的夸曹茜,还跟曹兆刚说,“德国留学的机会,那可比其他国家难多了啊!茜茜也太优秀了,老曹啊,你怎么教育的孩子啊,太优秀了简直……”) y6 S5 P ^, l/ x
亲戚的夸赞,极大程度满足了父亲的面子,他很快就在飘飘然中,答应了曹茜去德国留学的请求。
: D/ N1 y/ G6 g3 R( j b! C. f( c. N" a% g8 G
曹茜眼前一亮,生怕父亲后悔,立刻就当着父母和亲戚的面,给导员打电话,那边开始办理交换生手续。
, b" u X( w5 m" u8 t$ |- T' h& P8 r
k- z5 f6 j( ?6 B曹兆刚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M8 j7 c- O. q, n* D& h
5 w0 V$ O3 C( k- k7 Y' j* f. r
他有些不高兴,但转念一想,孩子能出国留学,那是个多有面子的事儿啊?再说出国留学回来,说不定以后还能做个大学老师,不管是收入,还是工作体面度,都会好很多。德国那么远,他不觉得女儿会留在那边永远不回来了。
0 T3 l$ n9 j7 Q, x+ X
9 G6 B8 o4 z! P$ k5 P于是他也不多说什么,也算是彻底想通了。4 F! W( l' C4 B5 K& {8 A
4 t! j# t; E: D8 \
可是学费又是个大问题,2000年的七万块钱,不是个小数目。# _/ F+ u3 C" R( o
7 q4 R/ }' N8 u6 J- L2 ]为了让曹茜出去读书,老两口把自己攒了一辈子的积蓄全都拿出来,又四处找亲戚们借了一些钱。
3 G2 G6 q; b6 l2 J2 ~/ j' E
; Y! D' J( r- ~/ P最后凑齐了七万块钱,让曹茜拿着这些钱,出去读书了。那时的老两口怎么也没想到,这一别,就是永别了。矛盾激化
% y) N) s! |! r1 H0 n( p当曹茜坐上飞往德国的航班时,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感,令她如获新生。
+ }+ A1 F, T. S& T: T) {. G3 U
4 j; I# Q) e6 q" ?# b其实刚到德国的曹茜,还并没有下定决心,再也不回去。$ m. g$ \1 v1 [4 Z( }" g* Z: b
) `# l+ T! V/ s但因为语言和教育体系的差异,令她非常难适应。+ F2 p% d! w5 f% @7 J
+ M! ], Z6 H. X$ c2 z3 r0 \
为了尽快融入新环境,她没日没夜的学习,泡在图书馆里查资料、练语法,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 v" u3 j; w* J+ V J# B5 U
! _( z- `3 y* [ j
这也就导致,她很长时间没时间跟家里联系。
; w* m+ f9 T7 l$ g+ j- C0 f6 s$ @" v6 p) J9 P( b
再跟家里联系时,已经已经过去大半年了,这会让曹茜刚因科研成果,获得了德国奖学金,想打电话和家人分享。
谁知父亲接到电话的第一句话,不是关心她,而是劈头盖脸的谩骂:“你还知道打电话给家里?我还以为你死外面了呢!”
# K6 v! [. |8 k. b& ~0 w
4 `; @# G+ q" J7 ^6 Z曹茜愣住,或许就是这时开始,她心底最后一丝火花,也熄灭了。: E: @9 z. p! H" U5 N
. e; G. O" g- o5 g( Z
从此以后,她几乎不再跟家里联系,除了没钱的时候,会打电话问父亲“借钱”。6 l4 R. D1 A7 J& J5 b' J- A
/ t) t& {0 a' X5 E( a
父亲虽然总是奚落她,但偶尔也会给她打些钱,打完后就是熟悉的“你以后要是不孝敬我们,你就是白眼狼!曹茜总是默默听着,从来不回应。
”抱憾而终% I: n, z; I8 _5 o1 ~
2003年以后,曹茜再也没跟家里联系过。
( }) t' L/ m& F; d' f$ i! f& g8 `9 k! u/ l6 Z' y1 K/ S7 x
父母多次拨打她德国的号码,但永远无法接通。# v! g, c1 o* c) j, `+ W
: Z/ F$ E, l! X+ [4 L
直到2020年,曹兆刚两口子,再也没有听到任何有关女儿的消息。
: @3 Z* d0 ~( ~1 q8 N: u4 A$ L x) g
( L; K5 w6 v! U: }+ _5 U: k他们在此期间,去学校联系过之前的导师,对方告知他们,曹茜早就已经完成交换生学习期,并且已经毕业了。7 Q2 }6 I) _! }) J6 M- C
9 A7 \% H6 `0 K) l% p4 x老两口也报过警,但国内并没有女儿的踪迹,只可能是还在德国。
) q1 e; n% H t. }1 V; {/ @1 K4 d# p; y1 @* x( N
警方帮着老两口,联系了德国的大使馆,请求他们帮忙寻找一下女儿。+ b4 i; b/ v" O$ J) p
3 R! j; f' B# w大使馆那边也联系了慕尼黑大学,可学校那边说,并没有一个叫“曹茜”的中国留学生。3 [, b9 ]8 a$ G# `" r2 f2 d0 {+ x$ s
4 @# a' e3 F( s: N6 v7 ]
好好一个女儿,就这么“人间蒸发”了?
这么些年,老两口从未放弃过寻找女儿的脚步,但除了日益苍老的身体,和满头白发,他们一无所获。
& O! ]! p4 `, A
9 q. ^$ k* F8 ]8 m8 V2020年,曹兆刚被确诊为肾癌,刘玉红也被确诊为乳腺癌。) Q5 t9 y$ A. ^0 R! ? X) A9 Y
7 S0 j/ u+ F4 b2 S( ]3 L1 |8 D两位老人直到,他们命不久矣了。
/ P" {5 _$ X. p+ q ]7 J3 A) c- p. ?( x9 a5 W/ s# G+ ^2 L
于是他们把最后一丝希望,寄托到了媒体身上,他们在媒体面前,深情呼唤自己的女儿,说临死之前,只想再见她一面。
本以为也没什么结果,但新闻发布后不久,一位德国IP的知情人士透漏,说曹茜是他之前的同学。
8 K$ U% q ?# b/ k$ e s* m他说,曹茜在德国取得了博士学位,并且因为能力出众,被慕尼黑大学人文学院聘为了终身教授。
) o, e: H( @ J" y. x- r! a0 R. B5 _! a# S0 B' J S
此外,该同学表示,曹茜早已经改名换姓,所以才会“查无此人”。如今曹茜不仅有很不错的工作,还早早就结婚生子了。8 w/ \" v+ w+ \- O0 z. {
# B) a* g7 m3 `, M# Q" v# B此消息是真是假,已无从考证,但对老两口来说,终究是个安慰。" g. D2 }8 S* e& v$ W% r
1 n" ~# R$ s9 p/ C/ S# G a2 d不久后,随着病情恶化,老两口相继去世。
, ~; T Y$ c7 ?9 L' w; {! _
8 f1 K6 `2 h7 K/ L9 B可惜的是,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们也再也没能见过自己的女儿。
“逃离”原生家庭
- {+ Z! H9 y$ T* y; o9 a; A5 F M
其实每年高考结束,都会发生很多关于孩子和原生家庭矛盾的新闻。
& E6 h6 d! f1 P% v: P
/ r( F C! b# k2 @, d8 E d比如2023年那个被母亲私拆档案袋的女孩;* }& H' l& y! s& U
/ d: h/ n1 L7 d6 g$ s: H
还有前些天在网上爆火的一则视频,女孩的成绩可以进一下211院校,却因种种理由,被母亲逼迫报了一个三本院校。女孩撕心裂肺的大喊:将来我走的每条路烂掉,全都会怨你!
每次有这种新闻出现,都会有很多“孩子不懂事”、“父母都是为了你好”之类的言论。
, W% E. R3 Q8 L' L& K. V$ v; w足以见得,还有多少孩子生活在这种令人窒息的家庭。
7 P9 c- q: s- N4 {6 g! ?
3 M) Y, ?( p, u+ j8 o& n! Q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错误的,反而喜欢干预子女的一切人生重大选择,以一种“过来者”的姿态,用自己失败的经验,高高在上的给孩子指他认为可以“成功的路”。% b$ j; \& l6 _" L$ b. V0 Y
* f$ h! y$ Q0 D( G% r1 I
当然,大多数父母都是很爱自己的孩子的,但大多数父母,压根就没弄明白教育的本质。
5 s7 P% b# @: w" h, E2 m2 h( w0 q9 R& m+ Y7 T& z8 R; |" I, J: ^4 O
不是逼迫孩子走一些自己不愿走的路,而是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纪伯伦曾在《先知·论孩子》中这么说:' }0 b' i, N7 X6 h) R
2 @! P& ^: U: o6 D! K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6 v. v2 f$ @; o
3 O: ~9 x( R4 T( B8 Z! k3 G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 j9 l9 q: W @+ X5 y4 o5 s- N, @( _6 r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 J% L4 }4 w) n$ s+ A
5 j' L# a, M% Y/ i( v: A' e每个孩子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b$ _7 w# U' d& f) _" H" n1 H% A
3 I6 ?2 h3 G3 ]% f' t8 b$ ~父母可以做的,是给他们爱,教他们正确的三观;而不是强行干涉他们的思想,禁锢他们的灵魂。
7 }) y! E3 U* e# a) B# y! ?8 O7 u4 d4 [/ Y7 I
只有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才能得到相应的尊重,不是吗?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r u* j4 z! z0 K
3 q P8 x# _/ x5 N曹茜的做法,或许有些极端,但童年的压抑和痛苦,别人没有经历过,就无权替她选择原谅。8 S! t R1 q; n+ D' n
1 R2 }7 m. k" U3 Y; Z9 K在无数个压力、迷茫、困境之中,在无数次欺骗和伤害之下。曹茜能做的,也不过就是收拾自己的情绪,拼尽全力,逃离禁锢了自己一生的铁笼罢了。6 u; ?+ a% B' c4 m
$ n: Z/ _$ @( H: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