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顶鹤居然被牵到“尔滨”街头了。近日,多则视频显示哈尔滨出现一只身披印有“鹤岗小串”字样布条的丹顶鹤,被人员用绳牵引着在街头行走。黑龙江省林草局就此表示,此举是为了响应省冰雪旅游节活动安排,宣传推广鹤岗市旅游,但“未经过行政许可,已第一时间立即暂停该活动,依法依规对责任单位进行处罚”。) @, } r8 ~/ n! `
: e; K/ [+ F3 r" b% \9 k; H
不止鹤岗,此前有媒体报道,齐齐哈尔也曾计划运2只丹顶鹤去哈尔滨和游客见面,后取消该计划;1月10日,吉林长春动植物公园也把东北虎幼崽带至某酒店,与外地游客零距离互动。
来自鹤岗的丹顶鹤行走在哈尔滨的大街上。视频截图
) e0 @/ z+ J* o8 w/ v- e2 c; E* M- e( x- y# }- w" N ]2 o: _0 Q
这个冬天,“尔滨”乃至整个东北地区冰雪旅游爆火,南方游客纷纷来到冰天雪地打卡游玩。而当地也花式宠客,把各种压箱底儿的稀罕物件拿出来,你想到的、想不到的,一股脑儿抖搂给外地游客。这样的良性互动,无疑成就了冬季旅游的一个传奇。
, L# ?7 h, o4 Y" f$ ~, H* o) [6 k- c1 v' N! ]+ i
游客大老远跑过来,冻得直跳脚,不给他们来一点“绝”的,不让他们感受一下东北人民的热忱,那绝对说不过去。更何况,这样毫无保留地晾晒家底,本身也潜藏着对流量密码的渴求。
: o" Z3 e2 T5 N1 U3 ]& b: x( {, X, I" g7 `- M! ^5 d
“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当年朱哲琴一曲《丹顶鹤的故事》,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故事就在眼前,传说就在身边。相信很多人都能体会,在冰冷的哈尔滨街头,偶遇丹顶鹤会是怎样的欣喜。# H2 [3 f* V0 r, y3 M/ u
" B0 _. M, c) J' r. x7 Z然而,凡事总有边界和底线,待客要热情,但不能被突然而至的客流量冲昏了头脑。丹顶鹤也好,东北虎也罢,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其与正常的人群之间,理应保持安全距离,不应“触手可及”,更不能像早前耍猴那样,把它们当作指指点点、随意戏弄的物件。野生动物处于紧张恐惧状态下很可能产生应激反应,其与人类零距离接触也存在卫生风险。0 z p0 L( ]4 i G
% ^& m' }5 e+ T1 @! S哪怕是人工养殖的,也不应如此。毕竟,这些保护动物,将来的出路在于野化放归,以壮大野生种群。当地未经行政审批,就把一级保护动物牵到大庭广众之下,并不合规。这就好比,成都或者陕南为了吸引游客,而把一只大熊猫牵到大街上给人看,这显然突破了很多人的认知。# u2 d5 J0 v; X* r- o2 C6 k* O
. a8 X2 c0 H1 a' X4 Y
值得注意的是,对此提出质疑的,并非当地野生动物管理部门,而是动物保护志愿者。这也让人产生疑问,类似野生动物展示展演行为,相应的审批流程和监管流程为何失效?事实上,把丹顶鹤牵到哈尔滨,并非什么隐秘行为,而恰恰是一次事先张扬的宠客行动,像《听说南方游客想看丹顶鹤 鹤岗把唯一的丹顶鹤借给哈尔滨》《齐齐哈尔居然和丹顶鹤谈妥了 当地文旅:即将从鹤城起飞相约哈尔滨》等信息,早已传得沸沸扬扬。
( F0 E/ D, f& M( T# ` ~
9 {% O7 B( z. \3 y p尽管当地职能部门后来叫停了展演,但其在这个过程中的表现,或难以经得起检视。这也再度警醒有关各方,采取一切手段揽客、引流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手段仍需讲究,尤其是在实操上,很多办法需经得起社会公众的审视。( v- L: L+ |& p, ]
- } U+ X, s. w6 u' i说到底,地方发展旅游、刺激流量的心情可以理解,注意力经济时代,出一些新奇特的招吸引游客也无可厚非,但还是要守住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不可百无禁忌。* b4 y7 \( R* z6 B/ n* q
- s3 m0 E3 l: e% p8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