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d r6 G+ Y+ ^# P8 D4 F 起火点是2单元一楼的架空层。架空层,多出现在南方城市的建筑中,一楼潮湿,往往不住人,而是被设计为没有外围墙的开敞空间层,便于通风,隔潮。一些开发商会将此处开发为公共活动空间,比如游泳池、会客厅。但不少小区的架空层,最终是用于停放住户的电动车、自行车等。事故所在明尚西苑小区,便是后者。% Z1 _: t3 P0 Q% x9 X' }" p
8 Y$ \) n! Y0 ~: M) s& l
中国消防协会科普委委员、退役消防员许传升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介绍,目前没有明确规定称,架空层不能停放电动车,或为电动自行车充电。不过,2023年国家消防救援局办公室曾在给网民的回复中提到,根据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的规定,高层民用建筑的架空层内如果设有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或安全出口,同样不得停放电动自行车或为电动自行车充电,避免引发电动自行车火灾,影响建筑人员疏散安全。
南京雨花台区明尚西苑附近某安置房小区的采光井,部分居民自行安装防盗窗拓展空间或摆放杂物。 图源:受访者提供 # [. r% u2 k8 e( v! w3 M 东南大学物业管理研究所所长黄安永也向《中国新闻周刊》提到,架空层并非一定不能停放电动车,但前提是要看架空层的环境、消防的安全性、架空层的用电负荷能力,物业还需要对车辆停放进行管理,“并不是停在架空层就可以了,这是不负责任的”。8 s. D& F. ?! R. K1 c {4 a1 t6 W
: p! e0 k5 ~* F0 P7 Q/ n) Z 2020年和2021年,一位曾居住在该小区的住户曾在社交媒体两次反映小区电动车乱放和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多次和街道物业反映,一直说在想办法,从年头开始到现在没有动静”。2022年4月,南京广播电视台的《法治现场》栏目,曾报道过明尚西苑小区架空层挤满电动车的问题。一位该小区的住户在节目中提到,她曾在晚上8点时数过,她所住单元楼下的架空层,停放了180多辆电动车。据报道,2019年,该小区2栋曾因电动车充电发生火灾,此后小区决定将原本用于健身休闲和停放自行车的架空层,用于停放电动自行车,也有部分电动车可以在此充电。4 z# b; {4 G4 u- p3 c4 N
$ @# V6 t! D# D2 V! X$ d 2022年时,有居民因架空层停放的电动车太密集,曾向物业表达过担忧。小区物业和业委会向媒体表示,他们曾对电动车停放进行整治,但效果不佳,很多居民仍将电动车停放在架空层,甚至还有人将电动车带进电梯或者住户内。因架空层最初并未设计用于停放电动车,没有烟感喷淋设施,物业表示,也在请专业人士查看能否增设消防设施。 , N/ |. |; g- \8 \- i & \+ F( {0 s* o5 E; {9 x( M# ]6 i 现场视频显示,火灾虽发生在一楼,但黑色浓烟随后卷至中高层,从窗户中溢出,高层也有部分房间亦发生明火。据媒体报道,明火被扑灭后,据现场照片,20多层到34层的外墙都有被火烧过的痕迹。黄安永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说,明尚西苑小区是典型的安置房结构,因居住密度大,楼层高,为了在通风、采光方面达标,设计时会保留许多通风口。但正因这种建筑特点,一旦着火,浓烟和火情很容易随通风口蔓延至楼上。; ]: B& o* E7 j
}6 i1 @: V A& J% h- v3 U
电动车停放充电难题何解?, Q! m2 t+ X+ @7 Q2 i
- u9 P, _* `0 S' z1 T2 Z
实际上,岱山安置房片区的不少小区内,都是30多层的高楼,有住户称为“鸽子笼”。陈赫向《中国新闻周刊》提到,在明尚西苑小区火灾后,他所在小区的一楼架空层,仍有许多电动车在架空层杂乱地停放。他所在的业主群中,业主纷纷向物业表达担忧,并建议物业管理架空层,完善停放和充电空间。6 G8 \" j, y& P4 O3 U+ M/ n
/ v: A) d! s) `3 v
黄安永提到,尤其是像此类保障房,住户以电动自行车为主要出行工具,甚至一个家庭中每个人都有一辆电动车,该如何保证他们的安全充电需求,是在此次事故后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4 V% H# P0 a5 o+ f. }9 J/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