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3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一其实只放一天”引热议:中国假期真的少吗?凑假还要持续多久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稿子

2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457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4-16 16:38: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
五一”临近,假期相关的旅游预订进入高峰。然而,近期在社交平台上,“五一其实只放一天”的词条冲上热搜,引发热议。关于国定假期如何休,是否应该调休的讨论热度再起。& c8 i# Y; Z2 _: w; v  x& z; V1 ^

! c. O+ z" Z9 K; [( E  Q$ j- u. S“凑假”模式下双休变单休
; i; D0 e# o) ]3 k. J9 C9 A$ {
) ~+ }4 \; b4 G' O6 W不少网友吐槽称,4月在清明假期和五一假期调休后,“凑假”模式下,连续几个星期“双休”都变成了“单休”,假期前后上了三个“六天班”。 有网友甚至翻出了2013年歌手那英关于调休放假的评论:“我就不明白这假期为什么要与星期六星期天凑到一起,而且还要挪呢?孩子连着上七天八天的课,确实挺累的……生活节奏被打乱其实挺像分泌失调,制定假期的同学能认真考虑一下我们生活吗?” 不少网友表示,希望能够正常放假,正常双休。 更有网友表示,希望能够在不调休的情况下休更长的假。 4月12日发起的“你希望怎样放假?”的投票中,“不调休,也要长假”的选项票数最多,为1.1万票;位列第二的选项为“假期长短无所谓,不调休就行”,有6033票。而选择“调休拼长假”的仅517票。 中国假期真的少吗?​​​​​​​# z# [9 ~- H- z  n9 L+ f, t( b
* a3 U8 y5 @/ W- w+ B+ \! b
目前中国的休假模式有何利弊?与其他国家相比,假期真的少吗?
/ k9 B3 H. o) B1 f* [' s$ j  V' T$ h2 C/ U( j
环球旅讯首席分析师彭涵表示,从舆论层面可以看出,目前公众对于调休“凑假”模式,意见很大、希望政策得以调整的呼声非常高。究其根源,在于调休“凑假”模式是没有增加大家的假期总量,只是在拆东墙补西墙,让公众在享受假期之后就必须“还债”,把欠下的工作日给补上。这种模式的导向很明显,不是为了让公众真正“休息”,而是为了集中假期、方便拉动消费经济。所以公众对此意见很大,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4 T7 J# b- @2 j5 g) R4 w# g
  t- }0 m1 G5 v2 s, w  d事实上,从全球各国的公共假期来看,中国的假期并不算少。若不计调休,中国的公共假期包括:元旦1天(1月1日)、春节3天(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清明节1天(农历清明当日)、劳动节1天(5月1日)、端午节1天(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1天(农历八月十五)、国庆节3天(10月1日至3日),共计11天,与大部分欧美国家基本持平。不过,在加上职工的带薪假期后,中国职工全年的总假期数便不及全球多数国家。! |% X: P: U& o0 l! B1 w
/ N: ?3 J+ _  a( L9 H3 R# ?
某银行分行行长、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ICC CHINA)银行委员会信用证组、保理福费廷组专家薛键指出,例如欧盟立法规定,所有27个成员国都必须依法授予所有员工至少4周的带薪假期,因此主要的欧洲国家的年度带薪假期(公共假期+带薪休假)都不短。' c, l, L' W' H1 f1 b7 h
6 t' L$ H4 g0 O/ i
更关注人,才能真正落实带薪休假8 v/ @8 }7 P2 l# }  ]- a
6 `% x" d( b; P: Q) d+ t
彭涵指出,为公众提供更多实在的假期、更多的休假机会,其实代表了在节假日这个话题上的思路导向:到底是更关注人,还是更关注经济和消费?
6 t' {' p2 [! B& a
" G3 U4 n: G/ X1 X可见的是,近年来,“落实带薪休假”一直是政策力推的方向。8 z4 W* W+ n+ E* ~( n* T0 z
" j- v  S' @6 C/ d, }3 ]# `+ U
如2019年12月12日,国家发改委、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公安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全国总工会、中国气象局等9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改善节假日旅游出行环境 促进旅游消费的实施意见》,提出要优化节假日出行环境、增加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旅游景区管理水平以及完善带薪休假制度、制定出台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的办法等。) x5 a! D6 T. U' `2 k

1 ~6 J6 ~5 Y$ t6 o' A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提出积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促进带薪休假与法定节假日、周休日合理分布、均衡配置。, p- p; ~" ?8 f% ^
3 o* _! w: Y0 R, e
2023年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明确提出“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弹性作息”。
0 w4 r3 ^! e7 E% n: e4 I2 X
. X! ], i% a" ]2 r彭涵称,从长远来看,更关注人,才是真正地关注经济和消费,这也是国家层面力推带薪休假等政策的原因。4 T' X. S" b0 O, m# R# d

: ^  [4 `& M! x3 C/ |3 a此外,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还表示,从需求和供给的对照可以看到,现行的法定节假日安排在时间格局上确实存在提升空间,尤其是下半年的法定节假日太少,假期之间的衔接较差,分布不够合理。' x; U* i" g7 T- Y
  G8 U" M  t/ l! k  G7 {0 C0 a' i
程超功指出,增加法定节假日,特别是下半年的节假日可以从两个维度来挖掘,一个是传统节假日(含重要的历史纪念日)之前不放假的可以考虑放假(如重阳节、冬至、腊八节等),另一个是针对暑期等旅游消费旺季可以增加专门的假日。' D9 c3 Q% b# v  h7 j
& n( d* A* Q  y, R8 b7 Y4 h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5-5 12:01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