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填报志愿算是广撒网了!
3 b; b* u' S1 I2 [, p; j在8月份,学生们的录取通知书开始陆续邮寄,也算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拿到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皆大欢喜。
但如果出现了意外和小插曲的话,接下来的选择将会困难重重。是复读还是硬着头皮继续下去呢?令人无奈。& G, n- K3 a p& w
# L( v" [- S. D6 J( k
一次性收到7封通知书,女生却高兴不起来5 g \- _ U! n" b! E
" B: [* ~" C* `) l/ h3 u对于高考生来说,报考的志愿学校有很多,但最终在彼此选择的情况下,一定是收到一份录取通知书的,学生也要凭借通知书前来报到才行。
- f J+ _5 m0 Q4 W. d' P- _" [3 u' _% m2 S
但是这位女生却陆续收到了7封录取通知书。当第一份通知书送到家的时候,女孩满脑疑惑,这是怎么一回事?我明明没有被录取的消息呀!
从那时候开始,家门就被快递员敲烂了,一份一份又一份,最终到手7份,并且每份都是沉甸甸的,就像是自己真的被录取一样。
# U) N3 h' ?2 x4 l( `. e8 b! P( {& Z: J: a& V! \5 _
只是,当全家人一起把录取通知书拆开的时候,才发现,并不是那么一回事,这7家续学校就像串通好了,要羞辱自己一样。甚至女孩还伤心得痛哭起来。
“4个字”让家长崩溃
, S- q& S7 a# f8 e: B& m, y3 H* d! a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女孩不是掉档了吗?凭借她的成绩考不上任何像样的学校,但这些录取通知书又怎么解释呢? r! ?! I3 O8 Q$ w7 @9 G
2 M+ p p( c: ~& p原来,这些录取通知书上都写了四个字:自主考试。也就是说,这是自考机构玩的把戏,想要用这个招数引诱考生和家长上钩。
如果没有识破这个骗局的话,真的拿着通知书按照上面的地址前来报到的话,就真的是被迫上学了。这非自愿的入学,换做是谁也接受无能吧!
% N3 c L, ~( U: K
* s5 e: }# Y5 X, L% C0 ]好在这个把戏被学生一家发现了,但是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这不是在一起嘲笑学生成绩不好吗?成绩不好难道就要忍受这种莫名的羞辱吗?
学生个人信息岌岌可危# r c2 h7 _& I. K; x
3 @* C/ A4 }% \$ n8 T, R8 {
其实,每年报考阶段,不少学生家长都会接到不同机构和招生办打来的电话,用各种不同的话术吸引学生家长为学生前来报名。! R4 @- {+ |7 w( \' ^8 Q
9 {( q+ F4 q; r8 n: A
其中,不少不明所以的家长都容易上当受骗。毕竟他们深知自己孩子的水平,与其说抱着侥幸心理试一试其他学校,不如直接选择一个稳妥一点的学校。
而对于人性这种求稳的心态,这些招生办玩得很好,他们拿捏地恰到好处,用最短的时间击溃对方的心理防线。每年以这种电话的方式,下定决心的案例也不在少数哦!
: j2 L) K4 f* E G ?8 [( m
' u6 Z @! c2 q1 r6 \这不禁让我们心生疑问,学生的个人信息是谁泄露出去的呢?本不相干的机构除了知道学生家长的联系方式之外,还知道学生的家庭住址,这多可笑呀!
总而言之,通过这件尴尬事,也给我们所有人敲响了警钟,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信息安全,不仅仅是学生自己保护自己,学生家长也尽量不要想外人泄露才行。
/ e. w7 N4 w8 s l( _6 S1 }
/ C- m6 C( U8 @5 e8 P6 f* h2 }3 }1 Y不管是通过手机填写个人信息,还是通过线下填写,都要搞清楚才行,不要让自己吃了不清不楚的亏才行。
& u+ S: K! R& w' n1 o3 l8 g; F9 i8 _# D! V6 V; V* ~- ^8 A
话题讨论:你觉得公务员岗位怎么样?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0 _- B" \! A, B$ o
, F, ~, Q5 A0 b4 z- P7 ? n+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