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0.8]图为相关报道截图 3 e- l6 Z+ M, M; M6 p2 }[size=0.8]2023年6月,基里洛夫表示,俄方掌握的证据显示,美国积极参与在其他国家领土上进行的生物计划,并将乌克兰列为进行生物计划的单独地区。俄方质疑美乌用军事生物研究冒充以和平为目的的合作,并表示美国在世界各地的生物实验室对所在地居民构成长期威胁。2 |4 m7 {4 f) N4 [4 A' m
[size=0.8]此外,俄罗斯媒体称,基里洛夫“参与揭露了叙利亚白头盔的挑衅行为”。2018年他在俄罗斯外交部和国防部为负责调查叙利亚化武事件的外交使团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说:“在叙利亚杜马镇的武装分子化学实验室内采集的一系列样本中除有机氯化合物外,还发现了沙林的分解产物。叙利亚化武事件报告未将这一产物与使用沙林毒气联系起来,而是解释称,是化武袭击受害者在这一房间用水消毒留下的。那么沙林毒气从哪里来?我们认为,它是内奸蓄意放入样本以便进一步诬陷叙利亚政府军的。”
[size=0.8]基里洛夫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 : n/ d3 ~0 W) _. a7 F Z- Z[size=0.8]而乌克兰方面则指责俄军在俄乌冲突中使用化学武器,而基里洛夫就是“直接策划者”。据乌克兰《基辅独立报》报道,乌克兰检察官16日缺席审判基里洛夫及其部队在乌克兰使用违禁化学武器。10月,英国也曾宣布制裁基里洛夫,原因是“俄军在战场上使用氯化苦等有毒化学制剂”,而俄方完全否认了乌克兰及西方的相关指责。/ v5 B* f' ?# R
[size=0.8]种种迹象显示,乌克兰专门针对基里洛夫组织的这次暗杀行动,显然与他在化武方面的种种言行有关。目前关于俄乌冲突中双方有没有使用化学武器,还没有第三方的可信证据,这也让乌军刺杀行动的目的增加了更多的神秘性。7 _7 U, \4 c# u* W8 Y% o% Z
[size=0.8]但话又说回来,“违规使用化武”已经成为西方发动舆论战的典型借口。例如西方多年来一直指责叙利亚阿萨德政府军使用化学武器,并以此作为制裁叙利亚的重要理由之一。在阿萨德政府倒台时,美国拜登政府也多次宣称“正在严密监视政府军遗留的化学武器”。但讽刺的是,叙利亚反对派武装掌权后,并没有发现所谓的“化学武器仓库”,西方媒体也不再谈及这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下落。至于以色列空军更是肆无忌惮地空袭叙利亚武器库,丝毫看不出对“化学武器一旦在空袭中泄漏可能造成惨重人员伤亡”的担心。# S4 m K3 O6 h. ?6 }5 N
: C V2 z) }: c: i2 Y)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