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南大地的医疗版图上,运城安国中医结核病医院始终以“公益为魂、仁术为骨”的姿态,践行着“医者济苍生”的承诺。自1962年焦起周、武桂兰夫妇以中医抗痨起家,这家扎根基层的医院便将公益基因镌刻于血脉,三十余年来以专业与温情交织的公益实践,成为守护健康的一座“灯塔”。 “抗痨扶贫”协助政府培训基层医生 深耕结防:从技术攻坚到全民科普 作为结核病防治的“排头兵”,安国医院以“终结结核流行”为使命,构建起“技术+科普”的立体防线。2004年启动“抗痨扶贫”工程,医院协助运城市政府培训基层医生3787名,为基层医疗体系注入“结防”力量;同年,在山西省“控制结核病三晋行”活动中,医疗队历时半个多月、行程2300公里,跨越沁源、临猗等10县(市),为患者送医送药、为民众普及知识,用脚步丈量出结防事业的广度。 专题邮票展览 在科普创新上,医院以“文化赋能”突破传统宣教模式。2024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期间,医院推出“防治结核病邮票展览”,通过瑞士1913年抗痨明信片、中国1948年“资助防痨”附捐邮票等历史展品,让防治知识跨越时空与公众对话;国家邮政部门为其发行的个性化邮票,医院制作的防治结核病扑克牌、结防日纪念银章等文创产品,更让健康理念融入生活场景。 志愿者在方舱医院支援抗疫 危难时刻:以专业能力筑牢社会防线 公益精神在安国医院从不止于医疗领域。2021年汾河洪峰肆虐新绛,医院连夜筹措价值10万元的棉被、代餐食品与牛奶,院长闫瑞冬冒雨带队驰援灾区,将“医者仁心”化作雪中送炭的暖流;新冠疫情期间,5名医护人员进入方舱医院支援抗疫一线,30余名医护人员化身“大白”,从高铁站到社区核酸点,从凌晨到深夜,用专业与坚守筑起抗疫屏障。 院领导带头献血 生命接力:热血与助学共谱希望之歌 在生命守护的链条上,安国医院始终以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力量。 面对无偿献血号召,医院数十名员工毫不犹豫挺身而出,化身“生命守护者”。累计捐献的 35000 毫升热血,如同一条坚韧的“红色纽带”,将医患的心紧紧相连,让患者重燃生的希望。 2000 年,院长焦安国心系桑梓,出资 25 万元为家乡新建两层、20 间教室的小学,父老乡亲感其善举,将其命名为“安国学校”。2018 年起,医院又投身公益助学,资助 26 名医学贫困生圆梦,让知识照亮寒门学子前路。 褒奖与感恩 薪火相传:以创新续写公益新篇 从焦起周、武桂兰夫妇以“回生灵”疗法攻克痨病,到如今医院集诊疗、科研、公益于一体,安国医院始终以创新驱动发展。而各种公益项目的持续推进,则让结防事业如星火燎原。 三十余载风雨兼程,安国医院以公益为纽带,将医者仁心化作抗击病痛的利刃、抗洪救灾的盾牌、传递希望的火种。他们用行动诠释:公益不仅是责任,更是医者与患者、医院与社会共同书写的生命诗篇。 6 B3 U# q/ v; q1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