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笔耕政文两辉煌:评李松晨的多重人生维度

[复制链接]

8009

主题

8552

稿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67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8: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李松晨先生以“政”立基、以“文”铸魂,在政务履职与书法文化领域双线深耕,用数十年的坚守与创造,书写了一段政文交融的精彩人生,堪称当代跨界发展的典范。! A3 a. s0 y2 D/ q, Q# \% ?) Y5 c
政务履职:恪尽职守的实干者
       从1981年进入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工作,到2004年起在全国政协历任多项重要职务,李松晨先生始终秉持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在关键岗位上担当作为。$ q7 Y3 G3 p& K  z! m" \/ m9 E
       1. 在中央书记处办公室担任秘书期间,他精准把握工作需求,高效完成各项事务协调与文书处理工作,为决策部署的顺畅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r" @4 F7 x. H! M0 n$ H3 V
       2. 任职工人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时,他以出版为载体,推动文化传播与思想交流,在副社长、社长兼总编辑等岗位上,严把出版质量关,策划推出了众多兼具思想性与可读性的优质出版物。, K/ V  j0 m* j( G5 M" }  |/ @
       3. 在全国政协工作期间,他更是勇挑重担,2004年至2009年先后担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大会文件起草组、简报组、发言组第一副组长及常委会发言组组长,深度参与大会筹备与组织工作,以扎实的业务能力保障了会议的顺利开展,为政协履职贡献了重要力量。
- H) ?$ o* q1 n# C) y
书法文化:传承创新的耕耘者
       2008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后,李松晨先生在书法领域的才华与成就逐渐凸显,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书法文化的重要力量。
5 ]1 G4 ?7 N% }) Z, v& E
       创作实践成果丰硕:他的书画作品多次在全国政协、全国新闻出版界、中直机关及中央电视书画频道等举办的高规格活动中展出并获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其仿毛泽东书法作品尤为出彩,《长征》《满江红》《沁园春》等经典诗词的书法创作,不仅精准还原了毛体书法的雄健气势与独特韵味,更融入了个人对诗词内涵的深刻理解,其中《沁园春·雪》还在2013年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迎春活动中展播,让更多人领略到毛体书法的魅力。* Z7 [, \1 o5 M# R# F9 z
       学术整理贡献卓著:除了个人创作,李松晨更致力于书法文化的系统整理与传承。他主编的《历代名家楷书字帖》《中国书法大观》《传世名家书法》等系列丛书,涵盖楷书、行书、草书等多种书体,总计百余册,规模宏大、内容详实,为书法学习者提供了权威的参考资料,极大地推动了传统书法艺术的普及与研究。同时,他还为100余部唐诗宋词相关典籍题写书名,其书法作品与古典文学深度融合,为书籍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 k: \+ o$ D* S+ G2 w9 g
       李松晨先生的人生轨迹,是政务担当与文化情怀的完美融合。他在政务工作中展现的责任与严谨,滋养了其书法创作的沉稳气度;而书法艺术赋予他的文化素养,又为政务工作注入了人文温度。他以实际行动证明,不同领域的深耕并非相互割裂,而是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成就,为当代人如何平衡职业发展与文化追求提供了宝贵的启示。8 K& j; Q9 V5 G0 x3 P1 q3 T2 {9 w
       作者:王世军,国礼画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
2 ~( S. Y% Y2 H! C
! @# J% P: w! y7 F9 C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9-16 15:02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