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最终还是搞出事情了,四川67岁的资深广场舞大妈,成全国首例HIV - 2型女携带者。 据相关报道,四川眉山这位67岁的老人被确诊为HIV - 2型感染者。这种艾滋病毒最初在西非被发现,在国内较为罕见,这也导致其检测难度较大,治疗过程也更为复杂。
那么,艾滋病离我们远吗?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数量约为3990万,相较于2022年增加了90万,当年有63万人死于与艾滋病相关的疾病,新增感染人数约130万。在至少28个国家,新增感染病例数量呈现出上升态势。 自从我国解除艾滋病人入境限制以来,艾滋病在国内已有蔓延之势。从我国近期公布的艾滋病感染者的数据看,预防艾滋病传播已经是非常严峻的事情了。
针对这一事件,网友们展开了讨论。有网友提到,千万千万不要小看跳广场舞的大妈们。五六七八十岁的年龄,看着好像人老了。其实比年轻小伙子小姑娘身体都好,身体素质更不用说了,看跳广场舞的时候就相信了。一跳起来,两三个小时都不带歇一会的,每首曲子都跳,每曲都跳连跳一两个小时。 还有网友评论称,五年前听人说“今晚扫黄,平均年龄73”,后来知道艾滋病的高发区是:大学.养老院.广场舞。 这事想想就后怕!四川发现的首例HIV - 2感染者,是个67岁老女人,最要命的是,她自己说有过8个性伴侣。
更让人震惊的是,她在2022年4月与一名湖南男子发生了关系,而该男子早在2017年就已被确诊患有艾滋病,2022年5月离世,直到2023年,其病例才从HIV - 1更正为HIV - 2。 这意味着,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一个具有传染性的感染者,就在毫无有效预警的情况下,穿行于人群之中。 而这位67岁的女性直到2024年底的筛查才被发现感染。她剩余的6名性伴侣中,4人检测结果为阴性,1人拒绝复查,2人直接失去了联系。这不禁让人担忧,病毒可能仍在悄然传播,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是下一个“未知接触者”。 我们一直强调要保护患者隐私,但当公共安全面临巨大不确定风险时,隐私的界限究竟在哪里?如果人们连自己是否处于高危环境中都不清楚,又该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呢?我们倡导包容与尊重,但当“保护少数群体”可能对“多数人的安全”构成威胁时,又该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目前,性传播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为了更多人的健康考虑,有人建议在全国范围内,至少在艾滋病高发地区开展一次大规模普查。不过,关于“将查出艾滋病毒携带者一律在身体的隐私部位烙上一个标志”这种观点,虽然出发点可能是想减少性传播、保障他人健康,但这种做法既不人道,也不符合现代社会对隐私和尊严的保护原则,并不可取。我们更应该通过科学宣传、教育引导、提供安全的性健康服务等正当途径来预防艾滋病传播。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兴趣圈很乱,比如骑行圈、钓鱼圈等,而此次事件也让我们意识到,广场舞圈同样可能存在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 广场舞圈都是一些老年人了,身体素质差,按道理应该是玩不动了,可是这个新闻报道出来以后,真是让人目瞪口呆。不仅玩的花,而且还成为了全国首例携带HIV - 2型的女性。洁身自好,看来是一辈子的功课呀! 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呢? % \8 T- ^0 _, x2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