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3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5岁的李陈氏,出生于清朝的“老宝贝

[复制链接]

7万

主题

7万

稿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26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6:1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今年重阳节,河南郑州115岁的李陈氏的寿宴,让不少人津津乐道,还引来了记者。
根据民政部门统计,郑州市超过百岁的老人有500多位。这位生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的老太太,目前是郑州市最长寿的老人。
“我116岁(虚岁)了。”11月5日,接受采访时,李陈氏说道:“他们(的年龄)都没有撵上我”,引得在场人哈哈大笑。 河南郑州115岁老人李陈氏
闲不住的长寿老人
在李陈氏的小女儿李桂英的家中,记者见到了李陈氏。
李桂英将老太太安排在正对大门的宽绰地方落座,面前还搁着一把帮助走路的助力手扶椅。
房子朝阳,和煦的阳光透过阳台大窗洒进客厅。老太太却捂得严实。深红色小袄、花条纹棉裤,头上还戴着一个毛线帽。看到有人到来,老人微微抬手似在打招呼,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 李陈氏坐在床边
助力椅上放着一条黄色围裙,老太太不停翻弄,时而展平,时而折叠,有时嘴里还哼着小曲。
李桂英解释说,近几年老人家的身板儿虽不似先前硬朗,脑子也没以前清楚,但没事儿就寻思着找活干,闲不下来。所以专门放块围裙让她摆弄,手里只要有活儿,人也会安静下来。
记者递上大象新闻的小象玩偶,老太太接过便爱不释手,脸上流露出孩子般的笑意。 家人给李陈氏找了点"活儿"干
生日1月1,寿宴九月九
根据李陈氏家人的介绍,李陈氏祖籍安徽萧县,生于1910年,比辛亥革命还早一年,时属清宣统二年。
“解放前家里条件不好,我妈生了六七个孩子,养活大的只有我们兄弟姊妹4人。”李桂英说自己上面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大哥前些年去世。母亲最初随二哥在扬州生活,20世纪八十年代来的郑州,先是随大哥在新密矿区,后来户口也随着大哥迁到了中原区。 李陈氏用助力椅行走
李桂英解释,因为二哥身体也不好,目前主要是姐妹俩和大哥的儿子轮流照顾老人家。
说话间,李桂英的丈夫侯金生找出了老太太的身份证。
身份证显示,李陈氏的出生日期是“1910年1月1日”。因为老人家实在记不得自己生日,办身份证的时候就填了“1月1日”。从李陈氏60岁那年,儿女们几乎年年重阳节都会摆酒席庆生,一家人众星捧月,痛痛快快吃顿团圆饭。 李陈氏与家中小辈
寿宴上专拣喜爱的肥肉吃
老人的女婿侯金生找出老太太90岁生日四世同堂,以及百岁生日五世同堂的寿宴照片。记者数了数,90岁生日照片里,亲人来了30多位。百岁寿宴时,多达40多位。 李陈氏九十寿辰时拍的全家福
侯金生说,李家开枝散叶,除了河南,还有安徽、江苏、山东、湖南,甚至海外都有亲属。
今年重阳节寿宴,侯金生夫妇专门挑了一家高档餐厅,摆了3桌,勉强坐下,“最开始办寿宴,是两桌坐不满。现在做寿宴,是三桌坐不下。”老太太特别开心,还专拣自己喜爱的肥肉要吃。 李陈氏百岁寿辰时拍的全家福
“不过现在岁数大了,为了老人健康,我们有意控制。”李桂英介绍,母亲现在的早餐一般是牛奶、蛋糕、芝麻糊之类,鸡蛋和红薯是每天必吃的;午餐是面条或者大米炒菜;晚餐也以粥类、青菜的清淡家常饭为主。
90多岁还踩缝纫机为重孙做棉衣
“跟老人一起生活这么久,我发现她长寿的秘诀有5点。”谈起老人家的养生之道,侯金生有自己的观察。
一是得益于家族基因。李陈氏的母亲高寿——活到98岁,“那时候医疗条件不好,搁现在,那也得活过100岁。”
二是作息规律,尤其是睡眠质量高。李桂英说,母亲现在每天睡三次,晚觉能睡6个小时左右,白天上午会眯一觉,下午再眯一会儿,每次1个小时左右。 李陈氏115岁生日现场
三是不挑食。侯金生说,岳母一辈子对吃的从不挑挑拣拣,粗茶淡饭、鸡鸭鱼肉都喜欢。他还说,李陈氏90岁之前患过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但这几年老太太的身体反而越来越好了,连药都没吃过,“她身体健健康康的,也不吃啥保健品。”
四是闲不住。李桂英说自己1岁时丧父,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带着4个孩子,“五十年代,缺吃少穿。我妈要强得很,啥活儿都能干,别说地里的农活儿,家里的院墙塌了,她一个人搬砖、和泥、垒墙,都不用叫人帮忙,90多岁的时候,给孙子、重孙子做棉衣,缝纫机还踩得飞快。” 李陈氏戴着寿星帽
第五就是心态特别好。据侯金生夫妇回忆,老太太110岁前,思路还很清晰,整天乐呵呵的,别人说个啥话,她都能接上。“跟邻居们关系也都好,90多岁的时候,还一起打麻将。”
古稀今不稀,只因今胜昔
从5年前开始,老太太开始犯糊涂,腿脚也不如以往麻利,身边离不开人,李桂英也开始每晚陪着老妈睡觉,寸步不离。
说到这里,侯金生又补充了长寿秘诀的第六点——儿孙们孝顺。 李陈氏坐在家中沙发上
侯金生说,李家大哥活着的时候,就是出了名的孝顺,也给兄弟姊妹和后辈起到了榜样作用。现在大哥家的儿子还接力伺候老人家。
“座谈”的时候,一旁的老太太不时接过话茬,小声嘟囔着。李桂英“翻译”不及,索性站起来,趴在母亲耳边大声说:“电视台的记者来看你了,你也说两句。” 家人晒老人的照片
李陈氏呵呵笑着,说了句“我116(虚岁)了。”接着,也不知道想起了谁,又笑着说:“他们都没撵上我。”
一句话,把大家伙儿都逗乐了。
采访中记者得知,侯金生夫妇也已年逾古稀。侯金生73岁,李桂英71岁,这可真是“古稀今不稀,只因今胜昔”。 侯金生夫妇也已年逾古稀

, {; A/ p9 n4 C0 f, {. e6 ^

下载 (10).jpg (40.1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 (10).jpg

下载 (11).jpg (45.8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 (11).jpg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11-10 08:51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