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j) s* F8 ~0 w; I6 S( D- E
5月23日下午2时许,成都新都龙桥镇毗河突然涨水,一名11岁小女孩被卷进河水中。事发后,这一河段仍有大人小孩在河边玩耍 ; O! f. @6 ]; ?: s. Z
! f. n+ K; p4 c) w
“要不是她让我先跑,可能她就不会离开……”获救的小芸说 " o4 ]! O0 l: R$ p# F1 s B
2 L) h' K$ B1 h4 @5 E8 H, q+ d路过的马先生奋不顾身救起了3名小女孩,但仍为小卉的遇难万分惋惜 23日,成都市新都区龙桥镇发生一起悲剧:毗河突然涨水,4名在河道砂石堆玩耍的女童被困,尽管路过的一名搬运工及时救起3人,但仍有一名女童被大水冲走,最终溺亡。
, s/ H+ d9 `* f5 ^: T# N 未被救起的是小芸的姐姐小卉,她为了给妹妹捡拖鞋,被卷入河水中。5 i& ^- n3 B/ u" V- H* ~# l
看着小卉作业本上漂亮的字迹,谈起她最后为爸爸炒的下酒菜,一家人泪流不止。小芸习惯性地将一个馍馍掰成两半,她说:“我要留给姐姐!”2 \/ [+ p0 t+ P a
危2 `" o3 W; l5 z! l% h
玩“踩泥巴” 4名小女孩被困河道! m* h& C8 ~" ~5 h6 x% b9 g
23日中午,一直“温顺”的毗河突然涨水,奔腾而来的河水漫过堤坝、翻过水闸,伴随着轰隆巨响,朝着下游奔腾而下。
0 }6 u: c- |$ W/ E* H4 u% s+ U 下游“毗河新城”小区旁的河道中,11岁的小卉和9岁的妹妹小芸正在和两位小伙伴赤着脚“踩泥巴”。河道中不时回荡着她们脆生生的笑声。2 z5 Z9 C' \8 K8 C
小芸最先听到这轰隆巨响,抬头一看,水流撞在河道中的石头上涌起了浪花。另外两名小伙伴反应较快,开始从河道跑向岸边,而小卉也拉着妹妹朝河道中砂石堆的高点跑去。
) D. _0 y; F' Q; z8 ?8 y* ]( X! @ 很快,汹涌的河水扑到了她们身边,两位小伙伴在一个砂石堆缺口处被冲出七八米远。再往下一点,就是一个深潭,情况万分危急。
4 I9 u& |' P$ D* y" P& K6 [ 搬运工勇救3人
1 f0 q4 D4 m) F7 b9 n1 }+ E 妹妹逃生姐姐被冲走. w8 I: V) s$ z; n, m3 Q2 W
这时,在古柏布料市场当搬运工的马传贵刚好路过岸边。看到了这一幕,他迅速冲向河道,把手机扔在岸边后,跃入河中。
9 H6 B: s- x) B& A2 p “水急得很,一会儿就已经涨了半米高。”马传贵说,两个准备跑向岸边的小女孩被大水一冲,在河道中打滚。他从深潭游到两个小女孩滚落处,折返两次将两个小女孩救到岸上。! k a* B( n+ ^# X
第三次下水时,站在砂石堆高处的小卉姐妹正试着蹚水过河,马传贵赶紧将年纪稍小的小芸抱着游向岸边。正当他回头准备去接小卉时,已不见了她的踪影,“我在潭里捞了很久,都没找到。”马传贵说,因为水流太急,他边找边被河水往下冲,但一直未发现小卉,直到在下游50米处方才上岸。下午4点过,赶来的亲友们在深潭下游的角上找到了小卉的尸体。! ?7 |. V, U R: L9 k
24日,面对小芸母亲杨小平等人的感谢,马传贵连连摇头,“可惜没把姐姐救上来,她们要是再在砂石堆上等我一下就好了。”
! H# f( T- B8 A+ z 情
/ X" g4 D' a1 t6 i4 H 获救妹妹:姐姐从小是我的保护伞
/ V: t7 `' ~, N' e# |2 E% D 9岁的小芸蜷缩着坐在街边。眼泪顺着她长长的睫毛往下流,她用双手紧紧抱住膝盖,微微发抖。面对姐姐的最后一次“保护”,小芸说,“要不是她让我先跑,她自己去捡鞋子,可能她就不会离开……”
* H. C( z1 ]$ ~2 U) v. o9 _- Z2 b' [ 24日早上,小芸用自己零花钱,买来一个馍馍。小心翼翼地从中间掰开,她吃了一半,留了一半。“那是留给姐姐的。”这是小芸第一次对姐姐表达思念,而此时,姐妹两人已经阴阳相隔。
" d0 w1 I/ A8 c, K 小芸的母亲说,从妹妹2岁起,就和姐姐睡一张床。在小芸心中,姐姐是一个勇敢的人,就像一把保护伞,任何时候都为她遮风挡雨。小芸记得,有好几次两人路遇大狗,姐姐捡起石头扔去吓跑它们。妹妹在学校里被同学孤立,姐姐就对她说,“他们不和你一起耍,我和你一起耍。”做了错事,姐姐也不会责骂她……/ t8 E' }# ~1 B3 A6 y
“记得有一次过生日,姐姐亲手画了一幅画,作为礼物送给我”,小芸记得,画中有一弯明月,两只长颈鹿把脖子缠绕在一起。
$ L9 d3 w1 q/ k9 e( U& X. ]5 e 最后的话:“多炒点菜让爸爸下酒”
8 N% m' q4 A/ Q/ ~; t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两姐妹住的房间,她们共用一个书桌、一张床,地上放着紧挨在一起的书包。桌上,小卉的文具摆得整齐有序。作业本上,她一笔一划摘抄着歌德、培根等人的名言警句:“人可以在自己拥有的时间里快跑几步,尽管那几步很小很小,如果持之以恒,作用却很大很大。”
0 `# S7 [% r) t( Q& ~& l' \ 母亲杨小平记得,女儿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爸爸要喝酒,我多用些茄子炒辣椒。”这是事发当天的中午,小卉在家做饭炒菜时说的。
7 b6 W, V {' z$ L" Z1 n# O9 E' H$ k4 L 为了让卖菜的父母亲能早一点回家吃饭,一到周末,小卉就提前把水烧开,摘好菜,等着大人一回家就煮面吃。11岁的小卉现在已经可以自己做饭炒菜、洗碗洗衣。常常杨小平交代给两个女儿的家务活,小卉会帮妹妹一起做完。
; N; g! W3 g4 S H 小卉的同班同学小晴住在隔壁,她说,平时在学校,小卉爱说爱笑,同学关系很好,性格开朗,“别人嫌苦嫌累的活,她就干,就像大姐姐一样。”
$ e( T8 X5 i- ~; H7 n4 H, H (小芸、小卉均为化名)
3 {6 v8 v8 O: e3 M7 [0 @ 问% {; j* }( h. G. G
不见警示标志
3 z4 q0 L3 \# V 下游仍有孩子玩水% o( B, p9 |5 O: u9 s8 p
23日上午,华西都市报记者来到了小芸姐妹被困的河段处。此时的河水已恢复平静,流势较缓。
- j: o. a1 W) ]3 e$ Z& q8 A7 [ 小芸等人玩“踩泥巴”的位置位于河心处的砂石堆上。记者发现,这一河段砂石堆沿河道呈长条形分布,将河水走势切分成两支,主流靠左岸往下流;另一支则沿着砂石堆的缺口位置流入右侧深潭。 k" A) x o' c# g9 w
记者看到,深潭的尽头,是一个更大的砂石堆。此时,小卉的悲剧并未对其他人造成影响,10多人聚集在砂石堆的低洼处,成人用水清洗摩托车,小孩则在一旁玩水。而在岸边,记者也未见有任何警示标志。“如果突然涨水,类似的悲剧可能还要发生。”杨小平说。8 h3 E7 Q% v6 z+ B* c
龙桥堰管理方:未开闸放水/ k) W, H) s3 ^; G9 t
中午12点过,记者来到位于事发地上游约300米的龙桥堰管理处。一位自称是代管的彭姓管理员说,22日,龙桥堰管理处接到过上游的放水通知。“通知我说昨天(22日)上午7点半会放水,9点钟水就到这里了,11点钟水就涨起来了,12点过水就翻堰了。”
9 k K4 M* U( E; S) [) t 小卉出事后,记者曾走访了“毗河新城”附近的小区保安、居民,他们均称未收到过上游放水通知。对此,彭说,这个堰是今年才竣工的,22日是第一次涨水翻堰。“一旦涨水,我们咋个通知得到老百姓呢。”当记者要求进一步采访龙桥堰管理处的相关负责人时,彭以不方便为由拒绝。8 |5 J$ G$ U# a- x# Y+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