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津生 4 m8 l5 j: T+ n5 \2 g/ K }
张津生的小布袋里有硝酸甘油和神宁药液。 2 y! |1 a$ p& q$ K6 W7 Q2 t& z7 |
患者被成功救助后,空姐高兴地与张津生合影。 8 w, W8 D- T5 U0 k) G- m
张津生 年龄:73岁
2 v; M& e) B. N }" Y4 [ 社区:通州区梨园镇大稿新村中泽馨园小区
% y, ~# ~* H. O c3 z; k 【榜样说】( u; d' N$ s6 p3 C+ I" \
这条命在我眼前,这个人在我眼前走了,一个家庭破碎了。我伸手他可能躲过一劫,即使担风险,我也应该伸手。 ——张津生
* N; K3 a* j4 [2 p3 j 只要外出,张津生总是随身携带一黑色小布袋。如同楼道里总放置着救命的灭火器,张津生说,黑布口袋里装的也是他的灭火器:一瓶硝酸甘油,一瓶药液。% e2 S* w% Y- P& [% P
今年4月8日,飞往南非的飞机上,张津生没想到他的“灭火器”无意中救了外国男子一命。对于2000美元的感谢金,张津生拒绝了:“人要活出尊严,男人要有点风度,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1 N, ^& F; }* z' c0 g, G- |
千钧一发,两粒随身药丸救人
0 A3 f N" d& J) n 4月7日中午12点多,张津生踏上了飞往南非的航班。孩子已成家立业,73岁的张津生该好好享受人生了——俄罗斯、泰国、尼泊尔,退休的张津生脚步遍布多个国家和地区。# g, S0 r0 y/ U7 c
和往常一样,张津生裤袋里携带着小黑布袋。但让张津生没想到的是,这两小瓶廉价药品在万里高空救人于千钧一发之时。1 P8 X+ j6 D/ M. @ I5 w
飞机经由迪拜转机飞往南非,吃过飞机餐后,机舱里异常安静——13个小时的长途飞行,疲惫的乘客昏昏欲睡。张津生睡了一会儿醒来。
7 z6 D J" D0 O1 n) r+ W: Y 突然,前排女乘客惊慌失措地站起来,大声呼喊空姐,不一会空姐拿来一个救急包处理,但好像没起作用。很快,飞机大屏幕上弹出多国语言字幕——紧急救援,请内科医生速到后舱位待命。3 }) U) A: `& G9 i
张津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吃饭时,前排两位夫妻谈笑风生,妻子吃饭时还把一小瓶葡萄酒让给络腮胡丈夫喝。张津生没站起来:“咱不是医生,这种情况首先要尊重医生。”
; D7 P+ }4 e& V1 x. @4 _ 但始终没医生过来。张津生站起来挤进人群,40多岁的络腮胡男子面色苍白,冷汗满额,牙关紧咬,失禁的小便浸透裤子。
; [8 n8 Q* |! E3 D. |& i “哎哟,这不是一次性心肌缺血吗?”身患心脑血管病的张津生告诉患者妻子,自己也患这种病,身上的药也许可以帮到他。
# z$ j% L% b) A' G8 S 在征求同意后,张津生右手手指用力掰开“络腮胡”咬紧的牙关,放进两粒硝酸甘油,又将“神宁”药液滴到鼻窦两侧。10多分钟后,张津生紧握着的络腮胡的手掌开始发热,脉搏有力地跳动,络腮胡睁开了眼睛。 b! W J6 \3 u5 k% b* A! Q. l
张津生高兴极了,嘿,这次“蒙”对了,这外国男子躲过了一劫!
! L- ^: G3 }. }# ]2 O' S$ c “久病成医”,生死关头频伸手
- i# x' X8 |3 Y% p& ~ 张津生不是没有迟疑:“虽然看他的症状和我的病相似,万一救人出事了咋办啊,毕竟咱不是专业医生。”
, j9 Z9 I+ d- f, | Y 但形势严峻,如果再无人救援,飞机必定要从万里高空紧急迫降,之后再用最快速度找到合适的医院。“但这一切都要耗费很多时间,恐怕会耽误病人治疗。”
5 ]4 A" t% g" Z 看着女士因伤心哭泣起伏的肩膀,张津生动了恻隐之心:“她是真害怕了,怕将要永远失去丈夫,生离死别就发生在此时此地。我觉得我判断应该没问题,因为之前遇到过多次类似情形。”! ]) z3 [0 H' J+ d# U) b
一次在饭店吃饭。包房有两个大桌,旁边桌几位70多岁的老人开同学会,多年未见,觥筹交错。张津生注意到一位女士坐到包间沙发上,忽然流下口水,接着冷汗簇满额头,裤子也湿了一块。张津生过去一摸,女士双手冰凉,张津生赶紧拿出随身药物,并拨打了120。在急救车来之前,老人慢慢缓了过来。
' M d0 u6 L3 _ v! c 马路上、篮球场上,张津生也遇过类似患者:“一次性心肌缺血症状很好判断,主要表现为脸色苍白、额头冒汗、大小便失禁等。”! s$ v, E+ S) F
对于飞机上救人,有20多年心脑血管病史的张津生将之趣称为“久病成医”,只是觉得不想日后内疚:“如果他走了,妻子没了丈夫,孩子没了父亲,这条命在我眼前,我一伸手他的家庭可能躲过一劫。即使有风险,我也应该伸手。”
/ ^4 ?1 Y; ~0 K/ S3 v 拒收2000美元,收获空姐拥抱
0 p8 i$ [4 {; l( H# L& X4 y 络腮胡醒来后,张津生回到座位去睡觉。睡梦中,张津生闻到一阵香水味,睁眼一看,络腮胡的妻子正默默站在一旁。她递来一个棉布包就转身走了。包里是一张英文纸条和一叠美元,有人将纸条译成中文:“救命之恩必须报答,请笑纳。”
3 l+ O, }3 V/ W6 N9 E 张津生数了下美元,嘿,20张呢,折合人民币12000多元,正好相当于他此次旅行的费用。3 |2 `5 N: o+ n# C+ ~2 y
张津生有点心动——1万多元可以住好一点的酒店,可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买什么就买什么。4 s- q3 F* i" l+ q h% [! i
但他还是决定把钱还回去:“毕竟你是北京爷们,干吗那么见钱眼开呐?人要活出尊严,男人要有点风度吧,况且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8 E& @: X! ]" M 最重要的是张津生也被人救过。前些年,骑车经过保福寺桥附近,张津生突然病发,从自行车上摔下来不省人事。几位经过的小伙子摸索到张津生口袋里的卡片和药片,及时救了他一命。小伙子走时只留下一句话:“四海之内皆兄弟,有缘再相聚。”
8 I# k, K# O4 o( Z0 p9 f 张津生将钱还给络腮胡的妻子,像当年救他的小伙子一样说了句:“四海之内皆兄弟,有缘再相聚。”有人译成英文,络腮胡夫妻俩一下子满眼泪水,络腮胡妻子紧紧握住张津生双手不撒开。* e5 U* [) s2 Y! R
张津生有点尴尬,赶紧开了句玩笑,希望借以脱身:“你能让我和本机组最漂亮的姑娘合个影吗?”7 D S- f* [$ J) h: p, H
没想到这被当了真。不久,一位空姐过来和张津生合影,并在一次性照片上画了个心形符号。在开普敦国际机场,张津生接受入境检查时,再次见到合影的姑娘。姑娘一看到张津生,扔下拉杆箱,张开双臂扑过来拥抱张津生,并用中文欢迎张津生:“欢迎大哥再来,咱们北京见!”
) u# P5 n7 B" b6 @, _9 S+ @" k0 _# c 不远处,机长也高举双臂,竖起两个大拇哥。
! e# w4 A& x, l 发出呼吁,关注心脑血管病
( ], M0 C) M0 ?2 k6 }3 F, K 年轻时看电影《驯火记》,张津生第一次意识到生命的脆弱。
2 ]0 F* P9 |; F 《驯火记》的主人公巴什基尔采夫以苏联宇航之父科罗廖夫为原型,讲述了他激情荣耀的一生。巴什基尔采夫倾其毕生精力从事火箭卫星的研发,将苏联第二艘飞船成功飞天,并为苏联培养了大批航天人才。但在前往莫斯科途中,因心脏病突发离世。* y) v( N! o* Y
“一个风华正茂的人就这样死了,太可惜。如果他的司机和助手了解他的病症,用点速效救心丸就可以挽救一个如此有价值的生命。”
1 q$ b$ l* |. f 而邻居的病症也让张津生见识到生命的不堪一击,见识到心脑血管病的厉害。- {1 H2 f/ U- ~4 {$ m
张津生原来所在单元楼一共18户人家,其中3户人家有人突发一次性心肌缺血。因抢救不及时,一人死亡,一人半身不遂,一人成植物人。/ ?' a( W: ^0 V8 c& \) W
去世的邻居当天送完孙子上学,回家后前往小公园打牌,但正打牌时,突然歪倒在地。而周围人不清楚如何救治,老人就这样离世了。
. C2 z/ m) s- w, W' o* x5 B 2010年,张津生也突发过一次性心肌缺血,所幸晕倒在工作室,同事当即将他送往100米左右的医疗室,才逃过一劫。
' x3 G4 L0 v8 i3 T) B 劫难过后,按照医嘱,张津生制作了写有名字、家庭电话、所患疾病、救治方法等的救生卡。他将救生卡、一瓶硝酸甘油、一瓶神宁药液放进黑色小袋,只要出远门,总是随身放在外衣口袋。
# ~7 H' x3 C) K+ o# M% A “这种病越来越普遍了,瞬间要命,改变你的人生,”张津生呼吁更多老年人平常注意防范,好好调整日常生活规律,如果家里有人患有心脑血管病,家里人都应学习一点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知识,并让患者随身携带卡片和药物。# e! R( O$ c9 I1 s7 l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侯润芳 实习生 刘思维+ y7 c* V6 H' r
本版摄影/王嘉宁0 i# S) }* r7 ?3 |& j4 V0 _' H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