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F3 ]# V; O2 X9 S3 ~6 m曾经,孩子们背着沉甸甸的书包,每天爬藤梯上下学。 " l) _! ^: P; O& M5 g: n! K5 y
, E8 m- @' g: a
原来的藤梯已换成了钢梯。 进出村子都要徒手攀爬17段、落差近千米的陡峭藤梯,去年5月,媒体报道让凉山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勒尔社一夜变得全国闻名,这个名副其实的“悬崖村”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
, p. j b$ {# E9 d1 _: S- K “进村的路,已经变成了钢梯!”2月13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再次回访这里,村文书莫色子古喜上眉梢。他说,这大半年来,村子里发生的很多变化令他没有想到:曾经娶妻困难的村子,短短4个月时间内,就连续有6个姑娘嫁了进来;而在前不久,还传来了令全村振奋的好消息:村子将进行旅游开发,打造成为景区。
" u8 |: {* H5 f$ p 阿土勒尔村拥有峡谷、溶洞、温泉、原始森林等旅游资源,目前,成都一家旅游集团已入驻,拟投资3亿元,打造“悬崖村—古里大峡谷”景区。以后,村民们不搬迁,在村里就能实现挣钱的梦想。& [6 O! {$ c. r8 o* j
道路之变
% H o; w) M4 Y3 x& s$ p( m 钢梯取代藤梯
6 S7 \# x" n3 a8 O; p/ Y. q0 S2 P 村民上山少走半个小时+ D* M- |) i4 Z; V) N7 I1 S
去年5月,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攀爬藤梯进村,脚下是千米深的悬崖,步步惊心。“小时候上学,爸爸送我下山,会用一根绳子,一头套在我的身上,一头绑在他的腰上……”村文书莫色子古说。- S Z0 D, }# M1 L2 E
“现在进村的路,已经变成钢梯了。”2月13日,莫色子古告诉记者,原来的藤梯,已经被用钢管搭建的钢梯所取代,钢梯两旁还焊接了扶手。比起藤梯的惊心动魄,这条钢管路走起来要让人踏实安心得多。& B# j- _$ G: I
钢梯,是从去年8月开始启动修建的,州、县两级财政共投入了100万元。11月,钢梯完工投入使用。莫色子古说,这些钢管牢牢焊入悬崖,一共组成21段、767级台阶。整个钢梯用了大约1500根、40多吨钢管,光是固定用的扣件,就用了6000多个。
' j/ I" Q q% E 钢管都是请村民用人力,一根根背上山的。在修建钢梯时,莫色子古负责统计钢管数量、计算人员工资。1.5米的钢管,每背一根工钱10元,6米的,则是每根60元。# i* y% ?, a4 p/ N7 `9 ], `
与原来的藤梯相比,钢梯是直上直下的,不仅比藤梯好走、安全,还节约了路程。喷了防锈油漆后,寿命可达10至20年。! n4 v: M2 Z" a& e
莫色子古说,以前,攀爬藤梯上山进村,村民需要1个半小时左右,而不熟悉的外地人至少需要3个小时。现在钢梯修好后,村民上山可节约半个小时,下山就更快了。+ h* Q% K6 f, y2 h. s
目前,“悬崖村”的适龄儿童实现了100%入学,在勒尔社山上,还建立了幼儿教学点。虽然钢梯修好了,但为减少孩子们上下山的次数,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勒尔小学只允许学生在彝族年等重大节假日,以及寒暑假回家,其他时间全部住校。这样,住在勒尔社的24名学生,每年回家的次数降低到过去的十分之一。
& {0 z$ M- j/ C. Q 生活之变
p9 o8 z; v' B) l 村里喜迎6名新娘' I- o' R8 v3 |0 p4 e9 M
“不好娶老婆”成历史
T7 p( z& D% r# v' g% r 在微信上,莫色子古给自己取名为“悬崖之子”,从他的祖辈开始,几代人就在“悬崖村”扎根。
' G m7 P8 F1 X* a: d 去年记者在村里采访时,莫色子古说,村里有土地、收成好,但是因为交通问题,村里的小伙要娶老婆,很是头疼,要颇费一般周折。- ^. R |' O- H$ y$ B! m
不过,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2月6日,村民莫色阿果在村里办了一场热热闹闹的婚礼,新娘来自雷波县。第二天,村民吉巴伍勒也喜迎新娘,新娘来自不远处的昭觉县哈甘乡。7 r" N* M; f* t! a
“最近村里喜事不断。”莫色子古笑着说,他要收回去年“不好娶老婆”的说法。他算了一下,最近不到4个月时间,村里的小伙子们,已经迎娶了6位来自外村的新娘。
! ]. K) V6 O( _2 i 以前进村要爬藤梯,外面的新娘嫁进村来,需要提前一个月挑选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将新娘从山下背上来。不过,现在不用找人背了,新娘可以自己走上山。“钢梯修好了,新娘也不嫌弃这里交通不好了,以后村里的人会更多,喜事也会更多。”莫色子古说。6 |8 a# e1 ~# I* b" _; ]* ~
1 z) J/ V) }/ s) e+ V M) _+ x, h8 a7 v$ W) S8 t: d
1 ?4 B# ~: }3 T
7 u3 p- {7 Y& q# @+ d ~0 M a
9 e1 f. B( b: l8 o( ^ 思想之变; Y. ~) p" P: ^+ u+ Z7 ^8 X
家门口寻致富门路- _/ J/ l B# R; m" y
从买到山上到卖到山下$ G$ u7 {# }! U- d: S
去年,通过村民大会表决,村里成立了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养了近400只山羊、80多只绵羊。村里还将以补贴的形式,充分利用勒尔社的自然条件,种植核桃、青花椒和脐橙。
0 A6 s) ?7 \: l: U* } 莫色子古说,若要说村里的变化,除了进村道路的改变,最难得的,是村民在转变思想和观念,种核桃、种花椒、养绵羊、养蜜蜂……都在努力想办法找致富的门路。
8 {) {' i' D2 f! B; h 去年5月,村民俄的长江从山下打了10斤苞谷酒,背上山来,请记者品尝。他说,村里可买不到酒,逢年过节需要用酒,只有去山下背上来。! v$ E' H- o. g
“现在想喝酒,不用下山了,村里就有。”今年,村民莫色拉比看到村里闲置了多年的烧酒作坊,准备将其重新运转起来。一个人本钱不够,他就找到了莫色子子,说了他的这个想法。
/ c/ Z* j8 R, T2 K H 莫色子子本来是准备外出打工的,听了莫色拉比的想法,他说:“先试下嘛,万一干成了呢。”于是,两人正式合伙,开始在村里酿造起苞谷酒。" L$ V0 H& V* c" _/ Y1 ~
莫色拉比从老一辈那里学来的酿酒法子,还是比较成功的,原料就是自家种的玉米,但土灶出酒的品质还不稳定,两人正在摸索让酒品质更好的技术。
+ B* } n7 e+ N! S; p. \ 莫色子古说,相比以前,村民们的想法更为长远。“以前,都是从山下买了东西背到山上来,现在,大家想的是,如何把山上的酒、山上的花椒、山上的核桃,卖到山下去挣钱。”
, B2 d/ E+ }1 r) i* x9 E, l
* d% T6 u. P- G
; h2 R" h4 G" W- b( Q 发展之变
x2 g/ l1 ^+ m. ]7 u/ I- ~ 有山有水有温泉; f$ n2 }. X! O; Z$ Z2 K( E
在家就能挣到钱8 `0 l6 J& y* M: c. A) e
“悬崖村”出名之后,村子该咋个发展,咋个脱贫,成了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N$ ]+ K5 j1 w
“之前有很多人建议,把我们村子集体搬迁到山下去……”莫色子古说,但是,山下没有多余的土地,搬下去后咋生活?况且,大多数村民也不愿意搬走。
- B; \1 c+ V, ]8 n 春节过后,莫色子古听到了一个好消息:村里要开发旅游了。说到旅游,莫色子古来了精神:“悬崖村”及周边村落物产丰富,这里还有峡谷、溶洞、温泉、原始森林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好看好耍的多得很。; a, l; }8 P& s3 _% c9 \# ]
根据凉山州的规划,要把“悬崖村”的旅游开发,放在大凉山旅游一个重要的布局中来考虑,设计好旅游发展思路,通过旅游业带动“悬崖村”和周边村落脱贫奔小康。1 P+ I/ Z) U) N4 g% A
这两天,莫色子古还听说了更为具体的消息:目前,成都一家旅游集团已和昭觉县政府签订了旅游开发协议,提出了“悬崖村—古里大峡谷景区”投资开发项目。项目拟投资3亿元,分两期进行,计划将景区打造成为世界级山地特种旅游目的地、全国旅游扶贫示范基地。
3 i$ k& t* H) r- A! F# R 莫色子古的消息没有听错。记者从昭觉县旅游部门获悉,根据规划,第一期项目已经启动,将建设游客集散中心、“悬崖村”索道、索桥、古里峡谷栈道、悬崖村体验险道及其他旅游附属设施。第二期则包括勒尔至上级山顶平台的索道,大平台云顶度假村等。
: ]) D: v! `) |5 Z& T" O* M “如何让村民致富,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莫色子古认为,种、养殖,是村民增收的一个方面,发展旅游,才是“悬崖村”脱贫的关键所在。' c' j7 y2 ]4 D% c3 K1 N: _7 y
“我们要打造一个传统的彝族民俗村落,让外地游客顺着栈道、索道上来,感受我们独特的彝族风情。”莫色子古望着村下的大峡谷说,新的一年,希望能看到“悬崖村”的村民们富起来。
: ]+ r% b' J3 B& O+ a7 `' v) s) j 阿克鸠射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徐湘东
Y: j( c* U4 O2 R; d)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