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上午,62岁的史某带着57岁的老伴王某,以及54岁的老友雷某出现在余姚凤山派出所,他们是来自首的。 目前,余姚法院已将这起涉嫌虚假诉讼的案件移交给凤山派出所。据悉,这样的虚假诉讼案,在余姚尚属首例。 【发现案中案】 老友之间的借款案,让法官起疑 先说案情本身。 家住余姚市兰江街道上菱新村的雷某在去年年初向法院起诉,称家住余姚市凤山新村的史某夫妻拖欠自己借款288万元,利息47万元,总计335万。 去年5月5日,余姚法院根据起诉材料,在双方当事人都在场的情况下,做出了被告人史某、王某共同偿还雷某借款335万元的判决。 然而,在后续判决执行过程中,法官发现史某和王某之前已经被他人起诉,并且正在被执行另一起判决。 “人到晚年,还有这么多借款?” “夫妻两人跟雷某好像是朋友啊……” 从一开始,法官就发现两人与雷某之间的这起判决似乎存在诸多疑点,经初步审查,结合一系列的特征,法官认为,他们的行为已经涉嫌虚假诉讼罪,随即便将案件移交给警方。 经调查涉嫌虚假诉讼,三老人自首 这可能是余姚首例涉嫌虚假诉讼罪的案件,得知情况后,办案民警立刻着手开展调查工作。 对三人详细了解后,民警发现他们的实际关系非常好,种种证据表明,双方之间并没有存在经济债务纠纷,这突然冒出的335万欠款,实在有点天方夜谭。 “经过繁琐的调查工作后,我们基本掌握了三人充足的犯罪证据,所以就对他们进行了严密布控。”民警说,慑于法律威严以及民警劝说,三名老人向警方投案自首。 【真相有点苦】 为给弟弟还债生活窘迫 老夫妻想通过假诉讼每月少还点钱 三位老人都是余姚人,彼此相识近30年,关系很好。 但近年来,史某夫妻却很烦心,原本安稳的生活被搅得不得安宁—— 王某的弟弟因生意经营不善,欠下了大笔债务,为此,两人将自己多年来的积蓄都拿来资助弟弟,甚至将自己房子抵押,借款来帮助弟弟,期望亲人能渡过难关。 然而,弟弟的生意最终还是无力回天,没有能力还债,他竟然人间蒸发,躲了起来。 这样一来,夫妻两人便欠下200多万元债务,对于靠退休工资生活的两人来说,实在窘迫。 随着债主向法院起诉,夫妻俩抵押的房子没了,退休金也只剩下最低生活保障金额,日子变得越发拮据,常常在雷某面前以泪洗面。
% s" ~5 @7 `/ }0 ~' o+ b6 g. N% z1 k3 S6 Q2 a- m( z# ?
8 q' }" ?( a E% m/ a: `4 n
夫妻俩并不愿就此认命,希望能让退休金多回到自己手里一些,这样日子可以稍好一些。于是他们找到雷某,合计着以雷某名义向法院虚假起诉,让法院判决执行,从而分摊掉另一起判决中两人被执行的退休金额度,等到雷某拿到这些钱后,再转给史某夫妻。 出于老友情面,也同情他们的遭遇,雷某答应了这个请求,并虚构了双方债务,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不承想东窗事发,三人最终也将付出更为惨痛的法律代价。 记者了解到,目前,犯罪嫌疑人王某、雷某已经被警方刑事拘留,史某因身体原因被取保候审,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9 C- Z3 w/ W! o& x
|